资源简介 云南省弥勒市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卷(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每题下面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某年7月中旬,三位旅行者驾车从独山子出发,翻越了:四座终年积雪的冰达坂(维吾尔语,意为高耸入云的雪山)到达库车(下图)。公路沿线一些地方(如甲地)年均降水量达800mm,远高于独山子和库车。"结束旅行时三人得知,独库公路北段因突发泥石流于前一天晚上临时关闭。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甲地的年均降水量远高于独山子和库车,其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2.此次泥石流突发由于( )A. 地震 B. 暴雨 C. 气温骤升 D. 滥伐乱垦3.冰达坂地区最适合在夏季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旅游项目是( )A. 冰川观光 B. 高山滑雪图 C. 雪地摩托 D. 森林探险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勒尔村位于悬崖之上,被叫作“悬崖村”,垂直于绝壁的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道路。图1为阿土勒尔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2为阿土勒尔村学生攀爬藤梯上学的照片。据此完成以下各题。图1图24.据图推测,阿土勒尔村学生上学每次攀爬藤梯的高度不低于( )A. 100米 B. 200米 C. 300米 D. 400米5.下列四幅图为四位同学手绘的沿图中EF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A. B.C. D.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融合体,“城市病”与“乡村病”互为叠加形成“城乡病”。小城镇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切入点。位于辽宁西南部绥中县北部的西平坡满族乡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是典型的农贸型小城镇。近几年在“互跃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下,当地农贸市场从单一的农副产品交易功能向复合多功能转变,读城乡分割带来的“城乡病”分析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6.小城镇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切入点的原因在于 ( )A. “城乡病”严重 B. 具有城乡双重属性C. 政策倾斜 D. 公路交通发达7.从传统农业到“互联网+农业”,西平坡满族乡经历的变化是 ( )A. 工业发展停滞 B.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C. 农贸市场转为街边经营 D. 青壮年劳动力回流8.西平坡满族乡的发展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 ( )A. 缓解交通拥堵 B.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C. 扩大城乡差距 D. 增加就业难度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以下各题。9.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0.图中甲处( )A. 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 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 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 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尉犁—且末沙漠公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连接尉犁县和且末县,总体呈南北走向,起点、终点路段分布在农耕区。塔克拉玛干沙漠春季多大风、沙暴和浮尘天气,夏季高温干燥,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冬季少雪干冷。下图示意尉犁—且末沙漠公路风沙防治体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1.尉犁—且末沙漠公路北段采用折线形沙障防沙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向多变 B. 沙丘移动较快C. 合成输沙量大 D. 植被稀少12.尉犁—且末沙漠公路防护带东侧较西侧宽,该防沙体系布局主要考虑 ( )①公路走向 ②主导风向 ③输沙量 ④农耕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3.在该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最易遭遇风沙威胁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洪都拉斯国内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其相对干旱的地区历史上以种植玉米为主。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相对干旱的地区改为以种植腰果为主。下图为洪都拉斯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4. 洪都拉斯腰果最可能种植在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15. 由玉米改种腰果,能显著增加当地的 ( )A. 种植规模 B. 种植收益 C. 农产品产量 D. 就业机会16. 推测洪都拉斯腰果主要供应 ( )A. 本国 B. 俄罗斯 C. 邻国 D. 美国二、非选择题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28.50°N,87.45°E)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定日县县城及周边震感十分明显。截至1月9日6时,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受灾群众人数达6.15万名,此次地震具有损失大、救援难等特征。下图为此次地震发生地区的示意图(图中M表示震中)。材料二 某地理学习小组听到此次地震的消息后,上网查询发现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近几年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1)试分析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8分)(2)2025年此次地震具有损失大、救援难等特征。试从地理要素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此次地震损失大、救援难的原因。(8分)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来,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具有空间差异和季节变化特点。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影响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关键污染物。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的4个城市(上海、杭州、南京和合肥)PM2.5的主要来源中,冬季为远距离传输,其他季节为本地排放。下图为2018年长三角典型城市各季节PM2.5平均值统计图。(1)简述长三角地区大气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6分)(2)分析长三角地区4个城市大气PM2.5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3)指出夏季长三角地区PM2.5的主要污染源。(8分)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亚多年冻土区(上层为活动层,下层为永冻层)的表层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远高于其他土壤,是重要的天然“储碳库”。气候变暖导致多年冻土退化,造成土壤有机碳的损失;同时,低矮的苔藓和地衣长得越来越高,灌木植物也在入侵该地区,植被碳库快速增长。科研工作者建构的实验预测模型——各有机碳库在1900~2100年间的有机碳储量年变化量(下图)预示,未来该地区气候变暖可能有减缓趋势。(1)指出图示各有机碳库2050年后有机碳储量的变化。(4分)(2)说明北亚多年冻土区表层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高的主要原因。(6分)(3)据实验模型分析未来北亚多年冻土区气候变暖可能减缓的原因。(8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伊犁谷地附近,伊犁谷地位于天山北坡,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经伊犁谷地谷口进入,受地形的阻挡抬升作用,多地形雨,降水较多,A正确,BCD错误。2.【答案】B【解析】七月份为该地区的夏季,降水较多,所以此次泥石流突发是由于暴雨因素,B正确;从题干信息当中无法判断出该地区发生了地震,A错误;泥石流主要是由于降水较多引起的气温骤升对泥石流突发的影响较小,C错误;滥伐乱垦不是此次泥石流突发的直接原因,D错误。3.【答案】A【解析】由于冰达坂终年积雪,在夏季依然有积雪覆盖,适合进行冰川观光,A正确;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化较多,不太适合发展高山滑雪与雪地摩托,BC错误;由于该地区海拔较高并且常年积雪,因此植被较为稀疏,不适合发展森林探险,D错误。4.【答案】A【解析】阿土勒尔村学生上学每次攀爬藤梯的位置应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处,由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是100~300米,因此阿土勒尔村学生上学每次攀爬藤梯的高度不低于100米。5.【答案】B【解析】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E点应为剖面线上最高处,A错误;EF之间要经过一处明显的陡崖,C错误;由图上等高线数值判断,F处应该为一个上坡,D错误;等高线地形图中A处为山峰,C处为陡崖,E点应为剖面线上最高处,F处为一个上坡,B图符合。6.【答案】B【解析】辽宁西南部绥中县北部的西平坡满族乡,既有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也有农贸市场,具有城乡双重属性,B正确;“城市病”与“乡村病”互为叠加形成“城乡病”,并非小城镇“城乡病”严重,A错误;为了解决“城乡病”,才进行政策倾斜,C错误;公路交通发达不是小城镇的典型特征,城市交通更为发达,D错误。7.【答案】D【解析】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下,当地农贸市场从单一的农副产品交易功能向复合多功能转变,有利于推动当地工业发展,A错误;“互联网+农业”,更多人从单一农副产品交易中脱离出来,从事复合多功能经营,需要更多易于接受新兴事物的劳动力,B错误,D正确;从图文中无法获取农贸市场转为街边经营的相关信息,C错误。8.【答案】B【解析】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西平坡满族乡,缓解“城乡病”,助力解决城乡要素流动不畅、基础设施衔接不畅等问题,能有效促进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就业难度,B正确,CD错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可能还会加重城市交通拥堵,A错误。9.【答案】B【解析】化石形成于沉积岩中,②砂岩为沉积岩,选B。图中①为沉积物,还没有形成岩石;③大理岩为变质岩;④花岗岩为岩浆岩。10.【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层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但甲所在的地层是向上抬升的,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岩浆侵入之前形成的沉积岩,C错误;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形成的,D错误。11.【答案】A【解析】风向多变,采用折线形沙障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方向的风力,起到更好的防风沙效果,A正确;沙丘移动较快不是采用折线形沙障的主要原因,B错误;合成输沙量大不是采用折线形沙障的主要决定因素,C错误;植被稀少与采用折线形沙障的形式关系不大,D错误。12.【答案】B【解析】主导风向和输沙量是影响防沙体系布局的重要因素,东侧较宽可以更好地抵御来自主导风向的风沙和较大输沙量,②③正确;公路走向不是主要考虑因素,①错误;农耕区在起点和终点路段,与防护带东西侧宽窄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B。13.【答案】A【解析】春季多大风、沙暴和浮尘天气,风沙活动频繁,在该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最易遭遇风沙威胁,A正确;夏季虽然高温干燥,但风沙天气相对较少,B错误;秋季气温下降迅速,但风沙威胁不如春季严重,C错误;冬季少雪干冷,风沙活动相对较少,D 错误。14.【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受东北信风控制,甲地地处背风坡,气候干旱,适合种植玉米和腰果等耐旱作物,A正确;乙、丁都在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较多,丙地地处东北部沿海地区,降水量大于甲地,BCD错误。15.【答案】B【解析】在市场需求的主导下该地区改种腰果,改种腰果能增加农户的收益,B正确;种植腰果没有明显增加种植规模、农产品产量和就业机会,ACD错误。16.【答案】D【解析】洪都拉斯本国、邻国经济较落后,市场容量有限,AC错误;该国位于北美洲,向美国出口便利,D正确;与俄罗斯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且市场需求比美国小,B错误。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碰撞)边界附近;地壳活跃,断裂发育(导致地震灾害频发)。(2)6.8级地震,震级较高,地震释放能量巨大,破坏性强;震源深度10km,属浅源地震,地震波在传播到地面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小,破坏性强;震区地处山地高原地区,地形崎岖道路交通中断,救援难度大;震区海拔高,冬季寒冷,救援难度大;高寒缺氧,增加救援难度。18.【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 冬季高,夏季低,春秋过渡。(2)冬季,北方城市集中供暖,PM2.5排放量大; 大量的PM2.5随冬季风南下,到达长三角地区,使其PM2.5增高; 夏季,长三角地区雨季长,降水多,大量PM2.5作为凝结核随雨水降落地表,减少大气中的含量。(3)当地的煤炭发电厂、重化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家庭炉灶等。19.【答案】(1)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下降;凋落物有机碳库储量增加;植被有机碳库储量快速增加。(2)暖季上层冻土融化,苔藓、地衣繁盛,生物残体返还土壤有机碳多;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有机碳速度慢;受永冻层阻隔,有机碳不易淋失;植物生长缓慢,对土壤有机碳消耗少。(3)全球变暖,冻土消融增加,造成土壤有机碳释放增加;水热条件改善,植被生长快,植被及凋落物储碳量增长迅速,储碳能力增强;植被及凋落物储碳增量大于土壤释碳增量,总有机碳增加,减缓该地区气候变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