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核心考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核心考点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核心考点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1、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社会主义是新型民主的原因)
(1)本质特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作用/目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4)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5)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①选举民主② 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单选)
(6)制度保障: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单选)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
(1)民主选举 ①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③原则、要求: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2) 民主决策 ①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②原则、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民主监督①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②作用: 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3、为什么增强民主意识?怎样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大题)
原因: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②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做法:①公民要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辩证地看问题,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1、法治的要求
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善治。
★★2、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重要性)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作用、原因)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世界各国)(作用、原因)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人类社会)(作用、原因)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原因)
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原因)
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原因)
⑦全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原因)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要求?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基本方针:科学立法(前提)、 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 全民守法(基础)
4、法治政府的宗旨、作用?(理解)
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作用:①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②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
依法行政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要求: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监督权力)
★★6、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厉行法治的要求)
①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中国,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国家)
②厉行法治,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④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公民)
⑤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⑥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
★7、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对道德的促进作用;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