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地理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皇都侗文化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西南部,民居多为三层木楼。近年来,皇都侗文化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在立足村寨风貌基础上,对村寨进行改造建设,其中,主街由泥土路演变为柏油路并扩宽,辅街改造与主街不同。左图示意现今皇都侗文化村空间结构,右图示意改造后的辅街剖面结构。完成下面小题。1. 影响皇都侗文化村主街空间形态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耕地分布 B. 文化旅游 C. 地形地势 D. 村寨布局2. 推测相较改造前,改造后皇都侗文化村( )A. 果园改为旱地 B. 河流改为停车场 C. 木楼改为砖房 D. 水田改为荷花池3. 辅街改造与主街不同,主要是为了( )A. 节省建造成本 B. 杜绝村寨的水患 C. 出行更加便利 D. 增强旅游体验感依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武汉都市发展区被划分为1个中心城区和6个新城组群的“一主六副”空间发展结构(如图1所示),常住人口约为1049.75万人,占武汉市人口的85%以上。近年来,武汉都市发展区内人口迁移活跃,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结构等均处于动态变化当中。图2示意武汉都市发展区人口动态变化的综合类型划分。完成下面小题。4. 近年来武汉都市发展区内人口迁移活跃的背景是( )①主城更新改造②实施严格的户籍制度③新城快速发展④耕地大面积的撂荒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 武汉都市发展区人口动态变化最小的类型是( )A. Ⅰ动态型 B. Ⅲ动态型 C. Ⅳ动态型 D. Ⅴ动态型6. 武汉都市发展区人口动态变化的综合类型Ⅱ动态型( )①人口流失较多②人口增长显著③人口流动处于低活跃④人口流动处于高活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水污染转移指一个区域内将水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和负担转移到由其他区域去承受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在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跨区域贸易中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农业水污染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最大来源,严重威胁我国水环境安全。下图示意我国区域间农业水污染转移过程。完成下面小题。7. 基于生产者责任核算,下列4个省级行政区农业水污染排放量最大的是( )A. 西藏 B. 北京 C. 山东 D. 上海8. 针对我国区域间农业水污染转移过程,下列措施最为合理的是( )A. 改变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格局 B. 区域①大幅度地提高生产要素价格C. 区域②向区域③提供农业技术支持 D. 区域③向区域②提供农业资金支持北极西北航道始于白令海峡,经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极群岛,最终进入大西洋。下图示意由白令海峡出发的北极西北航道可能的2条航线。总体来看,北极西北航道整体的船舶通航风险处于较高水平。完成下面小题。9. 北极西北航道整体的船舶通航风险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因为( )A. 地理环境复杂 B. 经济活动多 C. 通航密度较高 D. 河流分布多10. 每年北极西北航道船舶通航的最佳窗口期是( )A. 2月中旬至下旬 B. 6月中旬至下旬 C. 8月下旬至9月上旬 D. 12月下旬至1月上旬11. 北极西北航道中,相较航线2,航线1( )A. 航线较长 B. 所经区域北路偏多 C. 航道复杂 D. 所经区域峡湾众多三门峡盆地,是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呈三角形的山间构造盆地。上新世时期渭河盆地和三门峡盆地相互独立,早更新世时期两盆地相互连通,水流由渭河盆地注入三门峡盆地形成三门古湖。在晚更新世时期,三门古湖因湖水向东溢流而消亡。下图示意三门峡盆地及邻区断裂体系。完成下面小题。12. 形成三门峡盆地构造作用力的方向为( )A. 东—西 B. 西南—东北 C. 南—北 D. 西北—东南13. 推测与三门古湖形成关联性最大的是( )A. 火山活动剧烈 B. 青藏高原隆升 C. 渭河盆地下陷 D. 全球进入冰期14. 三门古湖消亡最可能是由于( )A. 流水侵蚀 B. 盆地抬升 C. 湖水下渗 D. 蒸发增强大理苍山位于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位于横断山脉云岭的南端。大理苍山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5℃,山麓到山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800mm。下图示意大理苍山植被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15. 据图中信息推测可知,随着海拔高程增大,大理苍山东西两坡( )①自然带谱带幅整体变大②自然带谱的带幅整体变小③植被分布类型趋同性变大④植被分布类型趋同性变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 针叶—杜鹃—箭竹矮林是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灌木状、多主干的矮曲林,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为( )A. 少云雾,气温低 B. 风力强劲,土壤贫瘠C. 全年寒冷、干燥 D. 地形崎岖,光照强烈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1990年和2022年全球能源加工炼制环节(侧重于能源化工业,包括烯烃、芳烃、石脑油、沥青和硫磺等一次化工产品)的相互依赖网络,线条越粗,依赖指数越大。1990~2022年中国全球能源加工炼制环节地位有所提升,但与欧盟能源大国相比,中国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1)指出1990~2022年全球能源加工炼制环节相互依赖网络的主要变化。(2)推测1990~2022年我国全球能源加工炼制环节地位有所提升的原因。(3)请你为提高我国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高家庄村呈现以“农业种植+废品回收”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20世纪90年代,该村开始从事“电梯拆解+零件售卖”,但早期从业人员数量较少。随着2015年“互联网+”深入推进,高家庄村形成了以“家庭网店模式”为主体的“拆解电梯+网销二手配件”的电子商务村。近年来,高家庄村电子商务村工厂和库房逐渐独立于企业网店,呈现出厂店分离的“企业经营模式”,如下图所示。(1)分析早期“电梯拆解+零件售卖”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的原因。(2)简述高家庄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3)相较“家庭网店模式”,说明高家庄村“企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一定深度的土层中有机碳的储量,是反映土壤特性的重要指标。下图分别示意天山地理位置及天山北坡不同垂直植被带表层土壤(0~10cm)有机碳密度随海拔的变化。最新研究显示,近些年来天山地区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1)分析天山北坡荒漠草原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的原因。(2)比较山地草原带和山地针叶林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变化的异同。(3)气候暖湿化可能会导致天山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地理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C 2. D 3. D【4~6题答案】【答案】4. A 5. C 6. B【7~8题答案】【答案】7. C 8. D【9~11题答案】【答案】9 A 10. C 11. B【12~14题答案】【答案】12. D 13. B 14. A【15~16题答案】【答案】15. C 16. 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国家和地区间相互依赖程度有所上升;集聚程度下降,呈现由欧美发达国家(地区)向周边国家(地区)分散的趋势;网络中心东移;北美、欧洲和东亚三极空间格局显著等。(2)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速度快,能源需求增加,能源加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加强了对能源加工炼制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工炼制环节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工炼制环节具有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特点,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将该环节转移到亚洲地区等。(3)加大对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优化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积极倡导多元化贸易,建立更大范围的多元供应链和产业链;加大储运能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继续加强海外能源合作,提高全球分工地位等。【18题答案】【答案】(1)电梯结构复杂,拆解技术要求较高;电楼拆解常常涉及高空作业,工作风险较大;二手电梯配件市场需求小等。(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内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加速当地农村居民非农化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巩固壮大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就地城镇化等。(3)企业数量少,规模大;有独立生产厂房,基础设施较完备;专业化程度高,企业间信息交流多;经营范围广,业务能力强等。【19题答案】【答案】(1)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覆盖度低,有机碳来源少;土壤受侵蚀严重,有机碳随土壤流失多;气温高,微生物活跃,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导致有机碳的含量较低等。(2)同:山地草原带和山地针叶林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都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最大值均出现在植被带的中部。异:相较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变化幅度大。(3)气候暖湿化使天山地区降水增加,温度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增加;气候暖湿化使土壤湿度增加,土壤结构改善,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和保存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