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单元整体设计(含教学评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单元整体设计(含教学评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新教材
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争做中国好儿童【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一、教材分析【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第四单元 “争做中国好儿童” 聚焦于学生的品德培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启蒙,将学生的视野从家庭和校园拓展到更广阔的社会与国家层面。本单元通过《快乐儿童节》《光荣的少先队》《戴上红领巾》《学先锋做先锋》四课内容,以节日体验、组织认知、仪式感受和榜样学习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儿童节的意义,感受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爱;认识少先队的光荣历史与使命,激发加入少先队的向往;了解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增强作为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学习先锋模范的事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志向。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经对家庭、学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国家、社会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认知尚浅。他们渴望参与集体活动,向往成为优秀的一员,但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缺乏清晰的概念。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榜样的影响,适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了解 “六一” 国际儿童节的来历、意义,知道儿童节是属于少年儿童的节日,感受节日中的快乐氛围和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怀。
认识少先队的全称、队旗、队徽、队歌,了解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和重要作用,知道加入少先队的基本要求和准备事项。
理解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学会正确佩戴、保管红领巾,掌握敬队礼的规范动作,了解队旗下宣誓的含义。
知道一些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能够讲述简单的榜样故事,理解先锋模范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通过参与儿童节庆祝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分享,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感知与体验。
在学习少先队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在学习佩戴红领巾、敬队礼和队旗下宣誓的过程中,通过模仿、练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讲述榜样故事、分享感受和讨论学习榜样的行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反思能力和实践转化能力,引导学生将榜样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儿童节的喜爱之情,感受社会对儿童的关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为集体和国家贡献力量的意识。
增强学生对红领巾的敬重之情,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准少先队员或少先队员的责任与使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崇敬先锋模范人物,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树立向榜样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中国好儿童。
四、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儿童节的意义、少先队的历史使命以及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国家对少年儿童的重视和期望,增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奠定基础。
(二)道德修养【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在学习少先队作风和先锋模范人物品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法治观念【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结合少先队组织的规范和要求,渗透遵守组织纪律、尊重国家象征等法治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奠定基础。
(四)健全人格
通过参与少先队相关活动和学习榜样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五)责任意识
在了解少先队的责任和学习先锋模范人物事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儿童的责任,培养学生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承担责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儿童节的快乐氛围,理解儿童节的意义,体会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怀。
掌握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包括队名、队旗、队徽、队歌、队史等,明确加入少先队的要求和准备事项。
理解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学会正确佩戴红领巾和敬队礼,牢记队旗下宣誓的内容。
了解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激发向榜样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深刻理解少先队组织的使命和责任,将对少先队的向往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
帮助学生理解红领巾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对红领巾的敬重,自觉遵守少先队的规范。
引导学生将先锋模范人物的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实践的精神。
六、单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儿童节庆祝活动、少先队入队仪式、榜样事迹讲述等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氛围、理解知识、激发情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少先队知识、先锋模范人物事迹等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实地参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榜样示范法:通过讲述先锋模范人物的故事、展示优秀少先队员的风采等方式,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和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实践体验法:组织学生参与儿童节庆祝活动、学习佩戴红领巾和敬队礼、开展向榜样学习的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教学活动结构【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本单元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品德培养和社会认知发展为主线,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 “欢乐儿童节”,通过策划和参与儿童节庆祝活动,让学生感受节日氛围,体会社会关爱;第二阶段 “向往少先队”,借助资料收集、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少先队知识,激发加入少先队的向往;第三阶段 “光荣红领巾”,通过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掌握佩戴红领巾和敬队礼的规范,增强责任感;第四阶段 “学做小先锋”,讲述榜样故事、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先锋精神,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各阶段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共同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八、单元教学过程(每课按两课时设计)
(一)第 13 课《快乐儿童节》
第一课时:欢度儿童节【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导入:播放一段往年学校或社区庆祝儿童节的精彩视频,视频中展现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等欢乐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看起来开心吗?你们期待过儿童节吗?为什么?”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快乐儿童节。
讲授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以往过儿童节的经历,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儿童节活动,如收到了什么礼物、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游戏等。在学生分享过程中,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儿童节的快乐氛围。分享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儿童节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 “六一” 国际儿童节是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而设立的节日,它是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快乐,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爱。开展 “儿童节庆祝活动策划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今年儿童节的庆祝活动方案。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方向,如文艺表演、趣味游戏、手工制作等。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策划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建议。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总结和点评,综合大家的意见,确定班级儿童节庆祝活动的最终方案。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儿童节的意义和庆祝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即将到来的儿童节庆祝活动,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儿童节庆祝活动方案,收集一些与儿童节相关的资料,如图片、故事等,为下节课的分享做准备。
第二课时:节日的快乐与关怀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如 “儿童节是为了什么而设立的?”“我们班级的儿童节庆祝活动方案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关于儿童节的快乐分享和社会关怀的学习。
新课讲授:开展 “儿童节快乐分享会”,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收集的与儿童节相关的资料,如有趣的儿童节故事、精美的儿童节图片、自己制作的儿童节手工艺品等。在学生分享过程中,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儿童节的多样快乐。分享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分享。展示一些社会各界关爱儿童的图片或新闻报道,如习近平爷爷参加庆祝 “六一” 国际儿童节活动、医生开展爱心义诊活动、爱心人士捐赠图书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在儿童节时,还有哪些人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样关心我们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儿童的成长,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们要学会感恩。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说起,如努力学习、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等。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鼓励,引导学生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儿童节的快乐不仅在于自己的享受,更在于感受社会各界的关爱并学会感恩和回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儿童节当天,记录下自己感受到的快乐瞬间和身边的关爱,用画画或者简单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在班级中展示分享。
(二)第 14 课《光荣的少先队》
第一课时:少先队员真光荣【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少先队员在学校进行升旗仪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视频,视频中展现少先队员们精神抖擞、积极向上的风貌。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视频里的哥哥姐姐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看起来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像他们一样?”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光荣的少先队。
讲授新课:展示一些少先队员在不同场合的照片,如参加少先队活动、帮助他人、获得荣誉等,引导学生观察照片,说一说少先队员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他们看起来很光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你眼中,少先队员有哪些让你羡慕的地方?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少先队员是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所以他们很光荣。开展 “我眼中的少先队员” 分享会,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身边的少先队员的故事,或者自己看到的关于少先队员的事迹。在学生分享过程中,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少先队员的光荣。分享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分享。展示少先队队旗、队徽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队旗、队徽的组成部分和象征意义,如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等。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队旗、队徽所承载的历史和精神内涵。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少先队员的光荣之处和队旗、队徽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向往之情。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了解关于少先队的知识,收集一些少先队的故事,下节课在班级中分享。
第二课时:少先队真了不起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如 “少先队员为什么很光荣?”“队旗、队徽分别象征着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关于少先队历史和重要活动的学习。
新课讲授:讲述少先队的发展历史,从安源儿童团作为少先队的先期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到各个时期少先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简单易懂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少先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使命和作用。展示一些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如 “创造杯” 活动、红领巾志愿者服务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少先队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积极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这些活动中,你能看出少先队对国家和社会有哪些贡献?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少先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了队员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 “我要加入少先队”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要加入少先队,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学习、品德、行为等方面思考。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指导,明确加入少先队需要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入队目标。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少先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少先队。
作业布置:让学生制定一份自己的入队计划,包括自己目前的不足和改进措施,以及为加入少先队将做出的努力,下节课在班级中交流分享。
(三)第 15 课《戴上红领巾》
第一课时:我是少先队员了
导入:播放一段庄严的少先队入队仪式视频,视频中展现新队员们戴上红领巾、在队旗下宣誓的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像视频里的小朋友一样戴上红领巾,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戴上红领巾。
讲授新课:展示红领巾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红领巾的来历和象征意义,讲解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革命精神。邀请一位高年级的少先队员来到课堂,现场展示正确佩戴红领巾的方法,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步骤,如将红领巾披在肩上,钝角对准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两角交叉,将右角经过左角前面拉到右边,左角不动,右角经两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抽紧等。让学生跟着高年级队员一起练习佩戴红领巾,教师和高年级队员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开展 “佩戴红领巾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佩戴红领巾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佩戴得又快又规范。比赛结束后,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展示队旗下宣誓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队旗下宣誓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感受宣誓的庄严和神圣。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队旗下宣誓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责任和使命。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和正确佩戴方法,以及队旗下宣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红领巾,牢记自己的誓言。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反复练习佩戴红领巾,给家长展示正确的佩戴方法,并向家长讲述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和队旗下宣誓的内容。
第二课时:在队旗下成长【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如 “红领巾象征着什么?”“如何正确佩戴红领巾?”“队旗下宣誓的内容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关于在队旗下成长的学习。
新课讲授:展示一些少先队员在队旗下参加各种活动的图片,如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学习少先队知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少先队员在队旗下都做些什么?这些活动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少先队员在队旗下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邀请几位高年级的少先队员来到课堂,分享他们在队旗下成长的故事,如在某次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收获、通过学习少先队知识对自己的启发等。在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在队旗下成长的意义。分享结束后,组织学生与高年级队员互动交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准少先队员或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如何在队旗下努力成长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学习、品德、社会实践等方面思考。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指导,强调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他人,为集体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示一些不尊重红领巾的行为图片,如红领巾随意丢弃、弄脏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要尊重和爱护红领巾,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代表着荣誉和责任。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在队旗下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尊重红领巾的意义,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在队旗下不断成长进步,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作业布置:让学生制作一张 “我在队旗下成长” 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自己对红领巾的认识、加入少先队后的目标以及自己知道的在队旗下成长的故事等,下节课在班级中展示分享。
(四)第 16 课《学先锋做先锋》
第一课时:时代的先锋我们的榜样
故事导入:讲述雷锋帮助战友、关心群众的故事,如雷锋帮战友洗衣服、冒雨送老奶奶回家等。故事讲完后,提问学生:“雷锋做的这些事情,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觉得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思考雷锋身上的优秀品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时代的先锋我们的榜样。
讲授新课:展示雷锋、袁隆平、张桂梅等先锋模范人物的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如袁隆平爷爷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让很多人不再挨饿;张桂梅校长创办女子高中,帮助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先锋模范人物的伟大精神。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先锋模范人物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先锋模范人物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身上具有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关爱他人等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开展 “我崇敬的榜样故事分享会”,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知道的先锋模范人物的故事,可以是课前收集的资料,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榜样故事。在学生分享过程中,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榜样的力量。分享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先锋模范人物一样的人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老师、同学、家人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明白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先锋模范人物的重要意义和优秀品质,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发现身边的榜样。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身边的榜样人物,记录下他们的事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下节课在班级中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如 “你知道哪些先锋模范人物?”“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你身边有哪些榜样人物?” 在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关于如何向先锋学习的学习。
新课讲授: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应该如何从小学先锋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说起,如帮助同学、遵守纪律、爱护环境等。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指导,强调从小学先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开展 “学先锋见行动” 实践活动策划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开展哪些实践活动来学习先锋精神,如在班级中成立 “小小雷锋互助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校园里开展 “环保小卫士” 活动,爱护校园环境等。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实践活动策划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建议。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总结和点评,综合大家的意见,确定班级 “学先锋见行动” 实践活动的最终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先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鼓励,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学习先锋模范人物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先锋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按照班级 “学先锋见行动” 实践活动方案,积极参与活动,并记录下自己的行动和感受,下节课在班级中分享。
九、单元教学评价
(一)课堂表现评价【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会、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包括是否积极举手发言、主动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参与实践操作等。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奖励小红花或小贴纸等;对于参与度较低的学生,教师主动关注,鼓励他们参与课堂互动,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与他人互动的情况,如是否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友好地与同学交流合作等。对于表现出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出现不友好行为的学生,教师及时纠正并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提问、学生的回答情况来判断。对于理解和掌握较好的学生,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额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跟上教学进度。
(二)作业评价【最新原创道法资料联系微信:LC20211226】
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对于学生制作的手抄报、记录的榜样故事、制定的入队计划和实践活动记录等,评价其内容是否丰富、准确,是否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完成质量较高的作业,在班级内展示并给予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给予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完善。
在评价学生记录的实践活动感受时,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先锋精神,是否能够将其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记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对于认识深刻的学生,给予肯定;对于认识不足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实践。
在作业评价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观察学生在作业中表达的对少先队、先锋模范人物的情感,对于充满热爱、崇敬之情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于情感态度不明确的学生,教师通过评语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阶段性评价
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设计一份小测验,考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儿童节的意义、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等。测验题目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适应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测验结果,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强化训练。
开展 “争做中国好儿童” 主题活动,如演讲比赛、故事讲述比赛等,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表达能力、情感传递以及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品德素养等。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如举办 “我心中的先锋” 绘画展览、“我与少先队” 主题手抄报展览等。在活动中,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意表达能力以及对价值观的理解和体现。通过成果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