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走进民法典》练习题一、单选题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知识产权包括( )①财产权②著作权③专利权④商标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从事民事活动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平等②自愿③公平④诚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观察漫画《疯狂抄袭》。漫画左侧的网络文学作者应当( )A.提升知识产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B.拒绝他人抄袭作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C.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加大侵权打击力度D.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尊重劳动保护创新4.在课堂教学“观生活·微点评”活动中,有四位同学的发言如下,你认为发言观点正确的是( )①玲玲把自己的课外书捐赠给灾区学生,行使了对合法财产的处分权②某超市为防止员工私带货物出店,员工下班被搜身后方可离店,超市侵犯了员工的财产权③青青给班上的李某起不雅绰号,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权④中学生小强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和殴打。社会青年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小强的生命、健康权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5.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下列行为属于尊重他人隐私的是( )A.小芳向同学散布同桌父母离婚的消息B.某移动公司私自出售顾客的个人信息C.医院在为病人检查时设置了屏风D.学校在宣传栏张贴获奖同学的照片6.下图漫画中“快递单”上的处理办法有利于保护公民的( )A.财产权 B.生命健康 C.隐私权 D.文化权利7.小明及家人互相分享了各自的开心事,从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看,下表空白处应依次填入( )人物 开心的事情 财产所有权爷爷 遇到老友并赠送给他一幅画爸爸 买了一部新手机妈妈 债券获得利息收入1000元小明 过生日时弹奏自己心爱的吉他A.处分、占有、收益、使用 B.处分、使用、占有、收益C.使用、收益、处分、占有 D.使用、处分、占有、收益8.下列违背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的是( )A.某食品厂用去年的馅、今年的皮做月饼B.我在网上购买的签字笔质量很差C.叔叔借钱给朋友,约定到期还钱,朋友如约还钱D.妈妈在市场买菜,商户要求买一斤菠菜必须再买半斤香菜9.王某犯下多起抢劫案,引起各方关注,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为了回应社会大众对该案的关注,当地普法办联合电视台对宣判过程进行拍摄报道。在狱中的王某得知此事后,认为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侵犯了他的肖像权,遂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电视台的行为( )①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②已构成侵害王某的隐私权③是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没有侵犯其肖像权④属于依法报道违法犯罪案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小李在小区内乱扔垃圾,破坏环境,从民法典角度看,他违背了____原则。( )A.绿色 B.公平 C.平等 D.自愿11.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强化了对人格的维护。下列行为与所侵犯的公民权利对应正确的有( )①小尚在展示的“美德少年”的照片上乱涂乱画——肖像权②小华因忌妒小辉考试成绩优异而诬蔑他作弊——名誉权③小武为了班级荣誉,迟到时登记其他班级同学的名字——荣誉权④小智未经他人同意就把他人的信息发布到网上——隐私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经济史学家赵德馨有多篇文章被擅自收录至中国知网,而他从未收到收录通知和稿费,他上诉维权,案件全部胜诉并获得赔偿70余万元。他说:“我个人维权是次要的,希望能保护知识产权和知识分子创新的积极性。”这说明( )①我们不能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②只有权益被侵害后才要增强维权意识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④要坚决使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关于“拾取到他人的遗失物该怎么办”的问题,小梁与小林分享了《民法典》相关条文。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①公民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②民法典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不履行义务要承担刑事责任④民法典体现对公民财产安全的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下列属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规定的民事活动的有( ) ①签订合同②谎报险情③盗窃抢劫④租赁房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下列行为中,体现了对他人生命健康权的尊重和维护的有( )①护送老人过马路②给生病的同学送药③为伤员献血④路遇伤者,视而不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就是指公共秩序。下列行为属于遵守公共秩序的是( )①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②常打扫自己房间③过马路时走斑马线④在图书馆大声喧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7.公民李某因车祸意外身亡,后经当地法院调解,李某留下的遗产由李某的父母、妻子和儿女共同继承。这种继承方式属于(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协商继承 D.遗赠18.在篮球比赛中,唐某无意中与刘某脸部发生碰撞致刘某受伤,刘某起诉要求唐某赔偿医药费等损失。人民法院根据民法典“自甘风险”(自愿参加运动时应清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条款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该判决( )A.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理念B.以法律为准绳平等地对待当事人C.表明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表明民法典是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二、辨析题19.当前,使用表情包成为人们之间互相调侃、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但有的同学未经本人允许,把其他同学的照片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发到同学群或朋友圈恶搞,给被恶搞的同学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针对这种现象,某班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正确对待学生间的恶搞现象。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有的同学认为:“同学之间用表情包恶搞一下,这是小事”。请谈谈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三、简答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建设开启了新纪元。(1)民法典的地位是怎样的?(2)民法典是怎样的一部法律?(3)民法典的实施具有怎样的意义?21.5月是民法典宣传月,今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某班为此开展了主题为“走近民法典”的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回看编纂过程,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深入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如在婚姻家庭编中规定家庭应当弘扬家庭美德;它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它饱含着对世界民法发展普遍性问题的独到创见。(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2)实施民法典,有何重要意义?民法典是一部对成年人充满温情,悉心呵护、关爱有加的法律,为未成年人御风寒、保平安、护尊严。第二小组的同学打算以“我与民法典”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比赛。(3)开放类设问写提纲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演讲提纲。四、情境探究题22.【明析道理知行合一】情境一 来家里玩耍的表弟无聊时对你说:“我打119,说附近有人家失火,逗着玩。”(1)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二 当有人和你说:“姓名电话都可查,住址车牌都不假,个人信息随意卖,真实具体能批发。”(2)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三 已成年的哥哥以小明还未成年为由,不允许小明继承爸爸的遗产。(3)小明有权继承遗产吗?小明和哥哥为同一顺序继承人,按遗产份额分配原则,一般应当怎样分?五、分析说明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央视前主持人因醉驾被北京朝阳派出所拘留,如果醉驾被认定,他将面临拘役6个月以及处以罚金的处理。(1)醉驾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2)醉驾可能侵犯他人和自己的哪项人身权?(3)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这项权利?24.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守护头顶的安全”“网贷被套路不用怕”“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可退款”等新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其所涉及的领域贯穿每位公民的一生,大到房产买卖、公司设立,小到针头线脑交易、物业费缴纳……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全方位保护民事权利,满足新时代人民的法治需求,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处处彰显着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法典的认识。(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请你归纳法律的作用。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C C C A D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B B B A B A B19.不同意。恶搞同学的照片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会给被恶搞的同学带来心理压力,没有做到尊重他人。20.(1)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3)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21.(1)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2)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3)首先介绍“我”与民法典的关系;其次分析民法典对自己的重要影响;最后写如何遵守民法典。22.(1) 阻止表弟拨打119电话; 这是违法行为,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2) 告诉他这是违法行为,或向相关部门举报; 这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是违法行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害。(3)有;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23.(1)犯罪(刑事违法行为)(2)生命权和健康权。(3)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24.(1)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2)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