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课件33页+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课件33页+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自主学习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如何形成?
2
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
浏览课本P54-56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时间:3分钟)
3
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新课导入
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吉祥物巧妙融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创新设计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做核心思想的传承者》,担起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使命。
观看视频,谈谈你的感悟。
6.2做核心思想的传承者
“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
在北京 2022 年 冬 奥 会 上,“雪花”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开幕式上,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引导牌像一片片小雪花,不断汇聚,组成一朵大雪花,成为本届冬奥会的火炬台。闭幕式上,伴随着主题歌《雪花》,国家体育场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的字样。
结合视频思考:1.从“雪花”这一设计中,你体会到什么思想理念? 2.这些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活动探究一
尚和合、求大同
从古文中破译其核心思想理念
古文 体现核心思想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贵君轻”
⑤“舍生而取义者也”“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⑥“物之不齐,物之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讲仁爱
守诚信
求大同
重民本
崇正义
尚和合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如何形成?P54
产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内容: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总结归纳
活动探究二
探析孔子思想之——仁爱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思考: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1.仁爱: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2.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4
①讲仁爱,
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总结归纳
活动探究二
探析孟子思想之——民贵君轻
战国时期,孟子见百姓困于苛政战乱,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保障民生。他周游列国劝谏诸侯行仁政,如对齐宣王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强调百姓利益高于君权,此思想成为儒家民本之源。
探析荀子思想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思考:荀子与孟子都宣扬了怎样的思想理念?给你什么启示?


启示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民本思想。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知识拓展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习近平总书记常引用古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此强调百姓利益高于政权与君主,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总书记强调,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习总书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干部的天职。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4
②重民本,
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总结归纳
活动探究二
探析曾子思想之——童叟无欺
曾子妻子为安抚哭闹的孩子,承诺赶集归来后杀猪。妻子本意为哄骗,但曾子认为“童叟无欺”,坚持兑现承诺。他亲手杀猪,并教育妻子:“孩子会模仿父母行为,欺骗将导致信任危机。”
思考:1.你如何理解“童叟无欺”的意思。
2.这一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理解:“童”指儿童,“叟”指老人,“无欺”即不欺骗。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连老人和小孩都不欺骗。通常用来形容诚实守信、不欺骗任何人的品质。
2.要求: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5
③守诚信,
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总结归纳
活动探究二
探析孟子思想之——《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舍鱼取熊掌”到“舍生取义”,强调义的价值远超生命。孟子认为当生命与道义冲突时,人应选择道义。
思考:1.孟子面对道义如何选择的?
2.我们如何坚守道义、弘扬正气?
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实现社会的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正气,坚守民族大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
舍生取义
知识拓展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但依然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的坚韧和对历史的忠诚令人敬佩。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是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了正义和忠诚的象征。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宋末三杰”。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宁死不降,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历史上的正义先贤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6
④崇正义,
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实现社会的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正气,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总结归纳
活动探究二
探析晏子思想之——和
春秋时期的晏婴以“以水济水”和“琴瑟专一”为例,说明“和”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做汤只加水而不加调料,仍然是水,无法成为佳肴;如果琴瑟只弹奏一个音符,无法组成悦耳乐章。晏婴强调,“和”不是相同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不同要素的协调与平衡。这一思想与尚和合的内涵一致,即在差异中寻求和谐,推动事物发展。
思考:从晏子的言论中你对“和”有哪些感悟?
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6
⑤尚和合,
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达到平衡,即“和”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结归纳
活动探究二
探析习近平思想之——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这一思想的传承和升华。这一理念强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体现了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追求。
思考:习总书记表达的思想是什么?给我们哪些启示?
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求大同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6
⑥求大同,
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总结归纳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P54-56
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③守诚信,我们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⑤尚和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⑥求大同,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总体归纳
启思导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借助书法、绘画、故事、格言、诗歌、戏曲等多种形式,正确理解和把握核心思想理念,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展示核心思想理念的活动。
活动名称 以诚筑梦,与信同行
活动目标 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增强诚信意识,弘扬诚信精神
活动时间 202X年X月X日
活动展示的核心思想理念 守诚信
展示形式 实践活动
活动流程 活动一“诚信之星”评选活动; 活动二“笔墨传诚,剪艺绘信”主题作品征集活动
活动三“诚信做人,我来承诺”承诺书签订活动;活动四“励志·感恩·诚信"影片读后感征集活动
需要的人员、物资、场地、设备等条件 主持人、记录员、评委;教室会堂;音响设备等
活动收获与反思 活动的举办增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坚定了学生努力做诚实守信的人的信念。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做核心思想的传承者
①讲仁爱
②重民本
③守诚信
④崇正义
⑤尚和合
⑥求大同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作用?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从70年前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新时代以来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这说明我国始终坚持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
A.尚和合   B.求大同  C.守诚信  D.崇正义
B
课堂练习
2.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下列做法符合崇正义这一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A.某博主通过刷单虚构交易数据
B.搭乘公交车时,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
C.看到同学被欺负,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
D.上课迟到被抓到时,故意报错班级
C
课堂练习
3.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传统文化蕴含的理念与这一特征相契合的是( )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②重民本,求大同
③见贤思齐,见善则迁
④守诚信,崇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核心思想理念。以下名言与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和合
B.天下为公,亿兆己任——讲仁爱
C.仁爱之心,与父母均——崇正义
D.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守诚信
D
课堂练习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以下与“君子义以为上”所体现的理念一致的是( )
①小组讨论时常有不同的声音“碰撞”
②小季答应别人的事总是能说到做到
③小秦积极制止小孩向残疾人抛掷杂物
④小峰看到社会青年欺负同学,及时报警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D
感谢观看
下节课见/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三单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深刻体悟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共划分了三课,系统探讨了如何增强对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问题。 本框为第六课第二框,本课以“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为主题,围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传统文化有初步认知,具备一定学习基础,但学生对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较浅,缺乏系统认知和深度思考,难以将这些理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如何传承和践行方面存在困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核心素养分析
1.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2.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思想理念,培养仁爱,正义,诚信等的优秀品质。 3.道德修养:理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深刻内涵,并将其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准则,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4.责任意识:激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教学重点
掌握六大核心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教学难点
掌握六大核心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解读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吉祥物 提问:观看视频,谈谈你的感悟。 【导入语】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吉祥物巧妙融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创新设计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做核心思想的传承者》,担起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使命。 认真观看视频,跟随教师引导进入本节课主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课题。
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 浏览课本P54-56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如何形成?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活动探究一 (一)生活观察:“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 在北京 2022 年 冬 奥 会 上,“雪花”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开幕式上,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引导牌像一片片小雪花,不断汇聚,组成一朵大雪花,成为本届冬奥会的火炬台。闭幕式上,伴随着主题歌《雪花》,国家体育场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的字样。 播放视频《张艺谋导演解读奥运会雪花》 提问:1.从“雪花”这一设计中,你体会到什么思想理念? 2.这些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二)从古文中破译其核心思想理念 【总结归纳】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如何形成?P54 产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内容: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活动探究二 (一)探析孔子思想之——仁爱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提问: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提示:1.仁爱: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2.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总结归纳】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4 ①讲仁爱, 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二)探析荀子思想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探析孟子思想之——民贵君轻: 战国时期,孟子见百姓困于苛政战乱,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保障民生。他周游列国劝谏诸侯行仁政,如对齐宣王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强调百姓利益高于君权,此思想成为儒家民本之源。 提问:荀子与孟子都宣扬了怎样的思想理念?给你什么启示? 提示:民本思想。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启示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总结归纳】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4 ②重民本, 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探析曾子思想之——童叟无欺:曾子妻子为安抚哭闹的孩子,承诺赶集归来后杀猪。妻子本意为哄骗,但曾子认为“童叟无欺”,坚持兑现承诺。他亲手杀猪,并教育妻子:“孩子会模仿父母行为,欺骗将导致信任危机。” 提问:1.你如何理解“童叟无欺”的意思。 2.这一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提示:1.“童”指儿童,“叟”指老人,“无欺”即不欺骗。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连老人和小孩都不欺骗。通常用来形容诚实守信、不欺骗任何人的品质。 2.要求: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总结归纳】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5 ③守诚信, 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四)探析孟子思想之——《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舍鱼取熊掌”到“舍生取义”,强调义的价值远超生命。孟子认为当生命与道义冲突时,人应选择道义。 提问:1.孟子面对道义如何选择的? 2.我们如何坚守道义、弘扬正气? 提示:1.舍生取义 2.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实现社会的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正气,坚守民族大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 知识拓展:历史上的正义先贤 【总结归纳】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6 ④崇正义, 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实现社会的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正气,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五)探析晏子思想之——和:春秋时期的晏婴以“以水济水”和“琴瑟专一”为例,说明“和”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做汤只加水而不加调料,仍然是水,无法成为佳肴;如果琴瑟只弹奏一个音符,无法组成悦耳乐章。晏婴强调,“和”不是相同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不同要素的协调与平衡。这一思想与尚和合的内涵一致,即在差异中寻求和谐,推动事物发展。 提问:从晏子的言论中你对“和”有哪些感悟? 提示: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结归纳】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6 ⑤尚和合, 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达到平衡,即“和”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探析习近平思想之——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这一思想的传承和升华。这一理念强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体现了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追求。 提问:习总书记表达的思想是什么?给我们哪些启示? 提示: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总结归纳】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6 ⑥求大同, 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总体归纳】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P54-56 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③守诚信,我们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⑤尚和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⑥求大同,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启思导行 自主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 观看视频、文字素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小组针对六大核心思想理念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课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分享交流成果。 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 借助视频、文字引导学生理解思想理念的形成;通过破译古文的的思想理念,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课的六大核心思想理念。 以小组合作探究分享的方式,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各个人物相关的典故、思想进行探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讲仁爱、 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个核心思想理念,引导他们主动践行这些核心思想。
三、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导学案的练习题目。 2.点拨答案。 完成练习,主动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