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温馨提示: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笔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下列成语中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刻舟求剑 B. 风吹草动 C. 百炼成钢 D. 海市蜃楼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 提倡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C. 将垃圾分类后放入对应垃圾桶 D. 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3. 2025年3月我国首款超长寿命碳-14核电池原型机研制成功。该电池是以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及高比活度C-14为基础制造的。如图是硅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及碳-14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x=6 B. 碳-14的质子数为14C.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8g D. 硅元素和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4. 某同学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石灰水的酸碱性,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磨碎紫甘蓝 B. 加酒精浸取色素C. 分离汁液 D.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有利于保护图书资料B. 洁厕灵中含有盐酸,主要是利用了盐酸的物理性质C. 蜡烛燃烧后,减少的质量等于释放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D. 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6.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白糖作用很多,如鲜生姜片蘸白糖食用可缓解胃部不适,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蔗糖中含有11个氧原子 B. 用活性炭可以将红糖脱色制白糖C. 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2:11 D. 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7. 医院储备大量的氧气以备急用。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缩贮存在40L容积的钢瓶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压缩后氧分子静止不动B. 压缩时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C. 氧气用于急救是因为能供给呼吸D. 从钢瓶中释放出氧气时,氧分子的间隙变小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在《哪吒2》中,太乙真人用莲藕为哪吒重塑肉身,展现了莲藕在传统文化中的神奇寓意。近日,武汉轻工大学团队以莲藕纤维为原料,根据患者的骨损伤情况,利用高精度3D打印技术,实现了骨支架的特异性定制,展现了莲藕在现代科技中的创新应用。除此之外,莲藕富含淀粉,口感独特,受人喜爱。早在2021年科学家就在实验室中实现了人工合成淀粉的突破:通过化学催化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CH3OH),再经过酶促反应合成淀粉。这一技术不仅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新路径,还可能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8. 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醇不属于氧化物B.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C. 反应后原子与分子种类都不发生改变D. 参加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19. 下列对上述科技成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莲藕与现代科技结合可制备特殊材料B. 人工合成淀粉对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C. 人工合成淀粉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 以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淀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 中和反应有水和盐生成,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D. 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11. 化学、物理、生物学知识常常相互交融,下列对图中的描述或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蒸馏水的制备原理仅为水的汽化及水蒸气的液化B. 图乙中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利用了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性质C. 图丙中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肺部扩张,肺内气压变大,外界气体被吸入D. 图丁中鱼在水中向前游动过程中化学能转为了机械能12.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创新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熄灭,将反应后的装置密封放置数天后,发现铁钉表面出现了锈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前,容器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 当铁钉不再锈蚀时,容器内气体均为二氧化碳C. 实验说明只要有氧气,蜡烛就可被点燃D. 由实验现象可知蜡烛燃烧会生成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 “吹灭蜡烛”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灭火方法,化学兴趣小组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石蜡蒸气的着火点大约是260℃。【探究一】(1)小明依据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认为:吹出的气流中含有较多的______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设计了用扇子扇灭蜡烛的实验,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周围的热量,使_____。【探究二】(2)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石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1:如图甲,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实验2:如图乙,先将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烛,把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______(填现象)。【实验结论】生活中的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不只是降低温度,还有移除可燃物。【实验反思】实验2中使用两盏酒精灯可保证长玻璃管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在石蜡蒸气的着火点以上,其目的是______。【拓展应用】(3)下列生活中灭火方式与图乙实验灭火原理一致的是______(填字母)。A. 厨房炒好菜关闭燃气灶阀门B. 用沙子盖灭燃着的汽油C. 用水浇灭着火的衣物1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1)仪器①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CD装置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C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D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______(填序号)。①NaOH溶液 ②稀盐酸 ③浓硫酸 ④浓盐酸15. 我国生产食盐的主要方法包括海盐生产、井矿盐生产和湖盐生产。I.海盐生产用海水晒盐的大致过程如图。(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2)在蒸发池中借助风能和太阳能进行自然蒸发,这一过程中NaCl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一定是NaCl的______(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II.井矿盐生产(3)我省最大的矿盐在定远县。制盐燃料常用天然气,用它熬制的细盐人称“火花盐”。请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III.湖盐生产(4)我国青海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在这里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这里的“盐”是指NaCl,“碱”是指Na2CO3。①请根据如图分析“夏天晒盐”的原因_______。②若所得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Na2CO3的方法是______(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16. 某学习小组发现教材中金属参与的置换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为了解固体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小组以“铁与氧化铜固体是否能反应”为主题开展实验探究。【资料】1.氧化亚铁(FeO)和四氧化三铁(Fe3O4)均为黑色固体,但只有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2.四氧化三铁同时含有+3价和+2价的铁元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FeCl3。3.硫氰化钾溶液遇到FeCl3变成血红色。I.探究铁粉与CuO是否反应【实验1】称取CuO固体粉末和足量铁粉,混合平铺于试管中,加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1)【结论】铁粉与CuO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II.探究铁粉与CuO反应的产物【实验2】用磁铁对研磨后的产物进行分离,观察到黑色粉末被吸引;往没有被吸引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红色固体。(2)为证明红色固体为铜,老师建议选用硝酸银溶液,实验后观察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该原理是利用了铜的______比银强。【结论】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为铜。【实验3】为探究黑色固体成分,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流程。(3)小组猜想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为铁、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有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Fe2O3和FeO,不含Fe2O3的原因是______,不含FeO的原因是因为FeO不能被磁铁吸引。(4)取少量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黑色粉末中含有Fe,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发现溶液______(填现象),说明黑色粉末中含有Fe3O4。(5)上述(4)中反应后的废液呈酸性,需加入熟石灰进行处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结论】由实验2和实验3可知,铁在加热下能与氧化铜固体发生置换反应。(6)针对铁粉与CuO粉末反应现象不明显的问题,有同学认为铁粉与CuO的质量比不同可能对反应现象有影响。你觉得影响铁粉与CuO反应的因素还可能有______(写一种即可)。(7)已知铝和四氧化三铁固体在高温下也能发生置换反应,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17. 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工业上常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实现“碳捕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碳捕集”,计划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1)若要吸收4.4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2)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温馨提示: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笔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9题答案】【答案】8. A 9. D【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题答案】【答案】(1) ①. 二氧化碳 ②. 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 ①. 熄灭 ②. 使空气的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从而证明不是温度降低使得蜡烛熄灭 (3)A【14题答案】【答案】(1)铁架台 (2) ①. A ②.(3) 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①③【15题答案】【答案】(1)过滤 (2)饱和溶液(3)(4) ①.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适合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 ②. 降温结晶【16题答案】【答案】(1)能 (2)金属活动性(3)Fe2O3红棕色 (4)变血红色(5)Ca(OH)2+2HCl=CaCl2+2H2O (6)温度(7)【17题答案】【答案】(1)80g解:设要消耗多少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x。答:至少需要消耗8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2)澄清石灰水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吸收二氧化碳效果不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