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分层导学案(2课时)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分层导学案(2课时)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快速发展的经济
1. 发展条件: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 经济模式:历史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长期受    占领和掠夺,出口    产品,进口    产品,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初级农矿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    地位。
3. 经济发展
(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很多国家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    出口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    和    间的合作。近年来,中国在这里的投资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采矿、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领域。
  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我国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最大力度地为该地区国家发展民族经济提供支持。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图,完成1~4题。
1. 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
② 银矿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③ 适合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④ 是咖啡、可可和油棕的重要产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经济特征是 (  )
A. 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B. 进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C. 服务业发达
D. 进口产品价格高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3. 过去撒哈拉以南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  )
A. 自然条件恶劣
B. 民族内部不团结
C. 长期受殖民统治
D. 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4. 要改变图示地区经济现状,这些国家应该 (  )
①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② 大力引进原材料,利用本国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深加工 ③ 大力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 ④ 大力加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4月尼日利亚日均原油产量达128万桶,已重新夺回非洲最大石油生产国的地位。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石油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 尼日利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
A. 内陆广大地区 B. 河流上游
C. 几内亚湾沿岸 D. 高原地区
6. 在哈科特港建设石化工厂的有利条件是(  )
A. 人口稀少,环境优美
B. 靠近高校,人才众多
C. 原料丰富,交通便利
D. 气候适宜,地形平坦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该国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下图为加纳主要进出口商品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7. 2018年加纳出口的产品有 (  )
A. 石油、黄金、木板
B. 黄金、木材、化学物品
C. 黄金、木材、交通设备
D. 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
8. 下列建议利于加纳经济发展的是 (  )
A. 扩大黄金开采和生产,满足出口的需要
B. 减少进口产品的数量,节约资本
C. 扩大出口产品数量和种类,换取更多的外汇
D. 努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9. 读非洲气候分布及肯尼亚图,完成下列问题。
  非洲肯尼亚是著名的玫瑰出口国,玫瑰具有喜光喜阳、喜水喜肥的生长习性,适合在15~30℃的环境下生长。
(1)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首都是    ,有著名海港    。
(2) 位于内罗毕附近的奈瓦沙湖畔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生产基地,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其种植玫瑰的有利自然条件。
(3) 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落后。请你为非洲的经济振兴提供合理化建议。
(4) 肯尼亚的玫瑰大部分出口到欧洲西部,被誉为欧洲西部的“后花园”。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肯尼亚玫瑰大量出口到欧洲西部的原因是    。
①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对鲜花需求量大 ② 肯尼亚有航空机场,鲜花外运便捷 ③ 肯尼亚地租水平较低,劳动力廉价,鲜花价格较低 ④ 肯尼亚人才济济,玫瑰种植技术先进,玫瑰品质更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2课时 快速发展的经济
[核心知识梳理]
1. 自然资源 2. 殖民主义者 初级农矿 工业 不利 3. (1) 农矿产品 (2) 国家 地区
[课时达标精练]
1. C 2. D 3. C 4. D
[综合素养提升]
5. C 6. C 7. A 8. D
9. (1) 内罗毕 蒙巴萨 (2)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海拔高,光照充足;位于湖泊附近,水源充足;湖泊附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3) 发展民族经济,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多样化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教育水平;引进资金和技术等。 (4) A第1课时 热带草原广布 人口、粮食与环境
一、 热带草原广布
1. 地理概况
纬度位置a    穿过本区中部,b    线穿过本区北部,c    线穿过本区南部,本区大部分地处    带
海陆位置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A    沙漠以南,东临B    洋,西濒C    洋
地形特点以    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大体上由    向    倾斜
2. 气候类型
(1) 主要类型:①    气候、②    气候、③    气候、④    气候。
(2) 热带草原气候:世界面积    的热带草原分布区。热带草原气候分    、    两季。
二、 人口、粮食与环境
1. 粮食问题:热带草原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湿季如果降水及时,雨量充足,农业就有好收成;如果降水延迟到来或不足,就会发生    ,造成粮食减产和牲畜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2. 人口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
3. 环境问题: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土地肥力    和草原    ,加剧了    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读非洲简图,完成1~2题。
1. 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
B. 地跨赤道南北,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C. 半岛、岛屿少,海岸线较为平直
D. 高原面积广大,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2. 下列关于非洲气候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范围最小
② 以赤道为轴,大致南北对称分布
③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范围最广
④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两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在“走进非洲”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中,某同学抽取到如图所示题卡,请你作为场外援助,与他一起完成3~4题。
3. 图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数字序号是(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 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
A. 粮食产量下降 B. 自然灾害频发
C. 人口增长过快 D. 滥伐森林
  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是种植东西向横越非洲大陆的树墙,以解决当地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挑战。读图,完成5~6题。
5. 非洲的“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地带延伸的,其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 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6. 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所要预防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 旱涝灾害 B. 海水入侵
C. 沙漠化 D. 水土流失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能储存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1) 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    (填重要纬线)穿过其中部。
(2) A地区位于    (填地形区),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A、B两地中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    地,该地气候特点是              。C地区农作物需要大量水源,其主要分布在    沿岸附近。
(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显著作用的是    。
A. 大量开垦荒地,增加土地面积
B. 毁林开荒,提高粮食产量
C. 保护草场,严禁乱伐
D.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1课时 热带草原广布 人口、粮食与环境
[核心知识梳理]
一、 1. 赤道 北回归 南回归 热 撒哈拉 印度 大西 高原 东南 西北 2. (1)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地中海 (2) 最大 干 湿
二、 1. 湿季 旱灾 2. 首位 3. 下降 退化 水土流失
[课时达标精练]
1. B 2. D 3. B 4. C
[综合素养提升]
5. B 6. C
7. (1) 热 赤道 (2) 刚果盆地 稀疏 B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尼罗河 (3)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