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素能测评满分(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素能测评满分(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期末素能测评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素养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4·云南昆明模拟)巧克力山是菲律宾自然奇景,由许多相对高度介于40~120米之间的圆锥形小山丘组成。山上植被在雨季呈绿色,旱季转为巧克力般的褐色。读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图1)、巧克力山景观图(图2),完成1~3题。
1. 甲、乙两大洲 (  )
A. 濒临北冰洋,小部分位于北寒带
B. 地区发展不平衡,多为发展中国家
C.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D.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
2. 40°N穿过地区 (  )
 
A. 有亚欧两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 B. 河流都注入海洋,均为外流河
C. 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降水量大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
3. 巧克力山 (  )
A. 多是一个个海拔40~120米的小山丘 B. 等高线呈现闭合状态,中间高四周低
C. 因山上种植大量巧克力的原料而得名 D. 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北纬40度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环境多样、物产丰富。读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完成4~5题。
4. 图示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  )
① 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② 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
③ 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④ 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描述正确的是 (  )
A. 华北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 B. 内蒙古高原发展以细毛羊为主的畜牧业
C. 图兰平原临近里海,水源充足,便于灌溉 D. 阿拉尔农垦区引高山冰雪融水,盛产葡萄
  (2024·云南)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完成6~7题。
6.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  )
A.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 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C. 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
D. 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
7. 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
B. 大幅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C. 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D. 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日本人口约1.2亿,与印度都是世界人口大国,为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日本和印度一直是核能开发的积极参与者,也都是世界核电大国。2023年1月24日,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然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这一做法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强烈反对。读日本简图(图1)和印度简图(图2),完成8~10题。
8. 两国的共同特征是 (  )
A. 均为岛国 B. 地处东半球
C. 均濒临印度洋 D. 均濒临太平洋
9. 日本和印度大力发展核电的共同原因是 (  )
A. 国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 B. 经济发达,矿产资源丰富
C. 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D. 核电站的建设成本非常低
10. 关于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 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B. 扩大国土面积 C. 促进本国渔业发展 D. 只污染太平洋
  日本和美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既有其各自的特点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图1为日本示意图,图2为美国本土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 日本 (  )
A. 东临印度洋 B.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多山地丘陵 D.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12. 美国 (  )
A. 北临墨西哥 B. 和四大洋相临 C. 耕地面积广 D. 混血种人为主
13. 关于日本和美国的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产品全部面向国内市场 B. 美国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
C. 日本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D. 太平洋沿岸都有工业区分布
  亚洲南部有三大半岛,地域差异显著。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 下列关于亚洲三大半岛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② 甲半岛盛产石油,水比油贵
③ 乙半岛平原面积广大
④ 丙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乙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但旱涝灾害频发,粮食生产不稳定。该国于2024年2月24日宣布启动世界上最大的储粮计划。该国多旱涝灾害,是由于    不稳定 (  )
A. 东南季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西北季风
  读俄罗斯和巴西示意图,完成16~18题。
16. 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都位于北半球 B. 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面积广大
C. 两国的原住民为印第安人 D.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17. 从图中信息可知,两国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国土面积大 C. 河流众多,航运发达 D.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18. 如果有一艘货轮从巴西驶向俄罗斯,上面装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
A. 奶酪 B. 铁 C. 木材 D. 咖啡
  读西亚地形简图和欧洲西部简图,完成19~21题。
19. 关于西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处东方“十字路口” B. 平原面积小,城市主要沿河、沿海分布
C. 地处亚洲中部,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D. 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20. 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活动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甲地参观埃菲尔铁塔和大本钟 B. 在乙地体验峡湾风光和午夜太阳
C. 在丙地体验日光浴,参观古罗马斗兽场 D. 在丁地体验高山冰雪项目的魅力
21. 关于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都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B. 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C. 经济收入高,均以发达国家为主 D. 旅游业已成为两地的支柱产业
  读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图,完成22~23题。
22. 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
A. 野生动物争夺人类生存空间 B. 气候湿热,不利于发展经济
C.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不足 D. 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23.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共同点是 (  )
A. 经济都比较落后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被南回归线穿过 D. 濒临大西洋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酷寒、干燥、烈风等恶劣环境。图1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秦岭站景观。据此完成24~25题。
24. 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环境的行为是 (  )
A. 建材全部就地取材 B. 就地掩埋施工建筑垃圾 C. 使用风能和太阳能 D. 废弃物品就地焚烧
25. 新建秦岭站科考研究方向可能有 (  )
A. 面向太平洋开展大气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基础研究
B. 位于冰盖最高点,开展冰川深冰芯钻探研究
C. 面向印度洋开展气象、地震研究
D. 作为中山站、昆仑站的中转站,是南极地形考察的重要支撑
二、 综合能力题(共3题,共50分)
26. [隔海相望的国家] 读日本(图1)和俄罗斯(图2)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 图中两国都濒临的大洋是    (A. 北冰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太平洋)。(2分)
(2) 日本领土由四大岛和周边众多小岛组成,图1中的A是该国最大的岛屿    (A. 北海道岛 B. 本州岛 C. 四国岛 D. 九州岛)。其工业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沿海地区资源丰富 B. 环境污染较轻 C. 气候条件优越 D. 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4分)
(3) 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分)
① 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 ② 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③ 高新技术企业 ④ 污染较重的企业
(4) 据图2分析俄罗斯的工业特点是    (A. 重工业发达,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原料产地 B. 消费品制造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C. 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D. 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工业落后)。(2分)
(5) 关于图2中①②③④四个工业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④工业区为乌拉尔工业区 B. 该国家最发达的工业区是③ C. 该国食品和纺织最发达的工业区是② D. ①工业区为圣彼得堡工业区)。(2分)
(6)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在南部修建的原因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分)
①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② 以平原为主 ③ 经济比较发达 ④ 城市、人口密集
(7) 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分)
① 东京位于莫斯科的西北方向 ② 莫斯科年平均气温低于东京
③ 俄罗斯河流众多,亚洲部分内河航运价值高 ④ 日本境内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
27. [对比学习,了解国家] 某中学地理探究小组,准备将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图1为巴西与澳大利亚示意图,图2为两国地形分布简图,图3为两幅漫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 探究小组的同学阅读地图发现,两个国家都被同一条特殊的纬线    (A. 赤道 B. 南回归线 C. 北回归线 D. 南极圈)穿过,都位于    (A. 热带和北温带 B. 热带和南温带 C. 南温带和南寒带 D. 北温带和北寒带)。两国都有丰富、优质的    (A. 铝土 B. 煤 C. 铁 D. 钨)矿资源并大量出口。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城市都集中分布在    (A. 东北沿海 B. 中部地区 C. 东南沿海地区 D. 西部地区)。(8分)
(2) 该探究小组为了方便对比分析两国的地形差异,自己绘制了两幅简图,图中缺失的地形区①②分别为    (A. 亚马孙平原、西部高原 B. 中央平原、西部平原 C. 恒河平原、西部高原 D. 亚马孙平原、西部盆地)。巴西和澳大利亚最有可能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分别是    (A. 咖啡豆;羊毛 B. 大豆;大米 C. 天然橡胶;棕榈油 D. 小麦;牛羊肉)。(4分)
(3) 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巴西最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精心设计了两幅漫画,漫画1“‘地球之肺’生病了”指的是    (A. 甘蔗大量减产 B.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 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D. 矿产资源面临枯竭)。漫画2“岌岌可危”的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加剧 B. 臭氧层破坏 C. 水体污染 D. 大气污染)。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应对措施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6分)
① 禁止乱砍滥伐、禁止非法采矿 ②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③ 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和保护 ④ 减少国际合作和资金援助
28. [科学方法认识美国] 2024年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高度发达,与我国保持着经济竞争与合作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美国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水平都很高,是世界上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1) 美国农业生产高度专门化。东北部五大湖地区的农业带是    (A. 乳畜带 B. 小麦区 C. 玉米带 D. 棉花带),分析该农业带形成的原因是    (A.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人口和城市集中,市场广阔 B. 土壤肥力下降,种植业衰落,只能发展畜牧业 C. 地处热带,降水少,不能种植农作物 D.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充足,适宜牧草生长)。(4分)
(2) 美国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区,这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高度机械化 B. 区域专门化 C. 高度商品化 D. 高度工业化)。(2分)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3)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    (A. 东北部工业区 B. 南部工业区 C. 墨西哥湾沿岸 D. 西部工业区),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中国芯片产业起步晚,面对国外企业的芯片封锁政策,中国加快自主研发和生产,“中国芯”的制造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4分)
① 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② 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③ 必将减少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 ④ 可以提高相关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4) 美国东北部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制造业生产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① 煤炭、铁、水等资源丰富 ② 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 ③ 水陆交通便利 ④ 劳动力丰富,科技水平高)近些年,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因为南部    (A.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 原料充足,农业发达 C. 水源丰富,水运便利 D. 地价低廉,污染较小)。(4分)
(5) 中美两国的经济合作中,美国的有利条件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分)
① 劳动力丰富 ② 资金充足 ③ 地租低廉 ④ 科技发达
1. A 2. D 3. B 4. B 5.D 6. D 7. B 8. B 9. C 10. A 11. C 12. C 13. D 14. B 15. C 16. B 17. A 18. D 19. B 20. A 21. A 22. D 23. C 24. C 25. A
26. (1) D (2) B D (3) B (4) A (5) D (6) D (7) C
27. (1) B B C C (2) A A (3) C A A
28. (1) A A (2) B (3) D B (4) A D (5)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