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一、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2024·云南德宏模拟)读亚洲位置图,完成1~2题。
1. 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 西南与A非洲相邻
C. 地势起伏大,四周高、中间低
D.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 图中①②③是亚洲三大半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都濒临印度洋,降水丰富
B. ①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 ②半岛是印度半岛,地势南高北低
D. ③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区域学习重在理清思路,掌握方法,让我们运用所学方法对比亚洲与北美洲。读亚洲和北美洲简图,完成3~4题。
3. 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亚洲和北美洲都是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 亚洲和北美洲都跨寒、温、热三带
C. 亚洲位于西半球,北美洲位于东半球
D.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洲和北美洲都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4. 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地理特征,不可信的是 (  )
A. 亚洲的河流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
B. 北美洲的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C. 亚洲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
D. 受地形的影响,北美洲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可以在中部畅行无阻
  亚洲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读亚洲大陆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图1)和某生活场景图(图2),完成5~7题。
5. 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①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B. 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
C. 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D. 地形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6. 亚洲最长的河流是 (  )
A. 伏尔加河
B. 长江
C. 湄公河
D. 尼罗河
7. 图2所示生活场景最可能描绘的是 (  )
A. 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
B. 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D. 北冰洋附近的因纽特人
  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读图,完成8~9题。
8. 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与河流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  )
A. 古印度—印度河、恒河
B. 古埃及—刚果河
C. 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D. 中国—长江、黄河
9. 受气候影响 (  )
A. 恒河水位基本无变化
B. 尼罗河水量最大
C. 黄河全程含沙量极小
D. 幼发拉底河无结冰期
  (2024·江苏宿迁三模)水稻被称为“亚洲粮食”。如图是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 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
A. 河流上游地区 B. 亚洲东部和南部
C. 温带大陆内部 D. 热带雨林气候区
11. 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是 (  )
① 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②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③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④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2.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 (  )
①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②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④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如图示意亚洲人口分布。据此完成13~15题。
13. 目前,亚洲人口增长特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  )
① 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 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 劳动力短缺 ④ 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4. 甲地人口稠密的自然条件是 (  )
A. 水源充足 B. 气候湿热
C. 历史悠久 D. 经济发达
15. 下列关于亚洲人口或经济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人口数量居各洲之首且高于其他各大洲人口数量之和
B. 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C. 印度、中国人口数量居前两位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大洲之首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mm。目前世界稻谷生产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
探究主题一:地理位置
(1) 亚洲东临    (填海洋),北临    (填海洋),南临    (填海洋),西与    (填大洲)接壤,东北隔    (填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    (填运河)与非洲相望。
探究主题二:地形条件
(2) 根据亚洲河流的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填地形)地区,并且位于河流沿岸,为水稻生长提供了    (填“灌溉水源”或“便利的运输”或“水力资源”),并提高了土壤肥力。
探究主题三:气候条件
(3) 看亚洲气候图类型,亚洲气候具有        、        、        的特点,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填字母)。
(4) 从A→C→D,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是    ;图中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区的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填“分旱、雨两季”或“雨热同期”)。
探究主题四:种植模式
(5) 近年来,我国许多水稻产区采用了“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稻蟹共生”模式可以    。
① 增加当地耕地面积
② 丰富农产品的类型
③ 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④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一、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B 2. D 3. B 4. B 5. A 6. B 7. C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A 15. D
16. (1) 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 欧洲 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2) 中部高,四周低 平原 灌溉水源 (3) 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E (4) 纬度因素 雨热同期 (5)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