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一、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 城市经济特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 、经济发展水平 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 著名古都: 、 。 3. 核心城市——上海(1)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 2487万(2020年),是我国的 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 工业城市。 (2)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 作用。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4. 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1) 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借助发达的高速 和高速公路。 (2) 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 城市一样。 二、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 文化特色文化特色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 、杭州 水乡风貌 江苏的 、同里,浙江的 、西塘等 传统文化 文化、茶文化、 文化和饮食文化 2. 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丰富的 旅游资源、便捷的 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图。读图,完成1~3题。1. 长三角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 平原广阔,气候适宜② 科技力量雄厚③ 矿产资源丰富④ 国家政策支持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②③④ D. ①②④2. 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中 ( )A. 起辐射带动作用B. 能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C. 起阻碍作用D. 能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3. 为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应( )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② 培育研发创新体系③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④ 加快人口向外迁移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结构框图,完成4~6题。4. 图中各数字与其代表的内容对应不恰当的是 ( )A. ①—同城效应B. ②—三洲五海之地C.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D. ④—水乡文化特色5. 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有 ( )① 沪剧文化 ② 丝绸文化 ③ “二人转”文化 ④ 茶文化⑤ 赛马、射箭文化A. ①②⑤ B. ①③④C. ①②④ D. ②③⑤6. 下列景点中,能体现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的是 ( )A. 古镇周庄 B. 杭州西湖C. 苏州古典园林 D. 桂林山水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3小时区际交通圈。截至202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拥有25条高铁,全年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发送旅客8.08亿人次。读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特征是 ( )A. 全部位于海岸线 B. 呈条带状分布C. 沿河沿海分布 D. 呈环状分布8. 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 ( )A. 航空运输和城际铁路B. 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C. 高速公路和海洋运输D. 内河运输和城际铁路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群一体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驶入“高铁+旅游”时代,“主题+体验”区域专项旅游产品获得普遍好评。读该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9~10题。9.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上海发展的优势有 ( )A. 海陆交通便利 B. 煤、铁资源丰富C. 少数民族集中 D. 全国著名侨乡10.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适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推出的“主题+体验”旅游产品有 ( )① 岁月余味 ② 水乡品茶 ③ 雪乡探幽 ④ 都市夜色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覆盖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下好“一盘棋”,织密“一张网”,连成“一条链”,绘就“一幅图”。读长江流域及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一盘棋”,是“规划发展棋”](1)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政策陆续出台,逐步搭建起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四梁八柱”。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们可以理解为 (填“区域内各省市自主创新,推动区域开放格局”或“统一部署,区域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张网”,是“互联互通网”](2) 近年来,随着高铁不断延伸、公路桥梁互联互通,再加上教育、医疗、政务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长三角已迈入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24小时包邮圈。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是 。 [“一条链”,是“产业链”,也是“创新链”](3) 上海龙头高昂,苏浙皖各扬所长,三省一市补短板、延长板,串起产业链、创新链,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在长三角的“造车版图”中,由上海提供 等组成汽车“大脑”,江苏提供 ,浙江提供一体化压铸机,安徽提供 ……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构建在4小时车程内。(填“动力电池”或“整车组装”或“芯片、软件”) [“一幅图”,是“绿色生态图”](4)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请你为长三角地区绘制绿色生态图提出合理建议。(至少答出两点)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核心知识梳理]一、 1. 密集 最高 2. 南京 杭州 3. (1) 超大 综合性 (2) 辐射带动 4. (1) 铁路 (2) 同一座二、 1. 古典园林 西湖 周庄 乌镇 戏曲 丝绸 2. 人文 交通[课时达标精练]1. D 2. A 3. A 4. B 5. C 6. A[综合素养提升]7. C 8. B 9. A 10. B11. (1) 统一部署,区域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 便捷的交通 (3) 芯片、软件 动力电池 整车组装 (4) 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优化能源结构,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等。相关解析7. 从图上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布局,这样便于取水、航运等。 8. 形成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间“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该地区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快捷,从而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因此其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 9.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上海发展的优势有海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等;上海煤、铁资源缺乏;长江三角洲主要是汉族,少数民族分布少;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产品有岁月余味、水乡品茶、都市夜色等;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无雪乡探幽旅游项目。第1课时 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三角洲地区1. 位置:位于长江的 地区,濒临A黄海和B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2. 范围:包括C 市、D 省南部和E 省北部地区。 3. 鱼米之乡(1) 地形以 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2) 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4. 优势——江海交汇之地(1) 沿江沿海 众多。 (2) 依托 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3) 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 ,并通过 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亚运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和杭州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6题。1. 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 )A. 珠江、南海、东海 B. 长江、黄海、东海C. 松花江、渤海、黄海 D. 长江、东海、南海2. 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B. 盛产稻米和淡水鱼C. 河网密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D. 北京、武汉都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3. 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B.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C. 临近海洋,海水鱼产量大D. 淡水鱼种类繁多,水稻产量大4. 下列关于杭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上海的东北方向B. 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C. 是长三角最大的城市D.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5. 读杭州气候资料图可知,钱塘江汛期在( )A. 1—4月 B. 4—7月C. 6—9月 D. 9—12月6. 钱塘江对杭州的影响有 ( )① 交通更便利 ② 水能资源丰富 ③ 促进旅游业发展 ④ 通航能力加强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莲藕在我国种植面积已达600万亩以上,江苏、湖北、河南、河北、江西、浙江、山东、广东等地都有种植,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读长江中下游平原位置图,完成7~9题。7.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莲藕种植省区(简称)有 ( )A. 陕、鄂、苏、赣 B. 鄂、苏、赣、浙C. 鲁、豫、鄂、赣 D. 辽、苏、浙、鄂8. 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莲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 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广 ② 水陆交通便利 ③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 劳动力充足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9.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夏采莲子冬挖藕”,挖藕选择在冬季的原因是 ( )① 水位低,利于采挖 ② 临近春节,市场需求量大 ③ 气温低,便于储运 ④ 降水丰富,产量大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在我国“弓箭形”的经济发展格局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下图是“弓箭形”经济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 长江三角洲处于“弓箭形”格局的顶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江是箭B. 东部沿海地区是弓C. 长江三角洲是箭头D. 京沪线是弦11. 关于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长江支流与西部地区相联系B. 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C. 可以通过远洋航线与世界港口相联系D.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教材活动改编题)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显著,同一条河流对于不同区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以成都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为例,完成12~13题。12. 关于成都平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成都平原是河流冲积而形成的B. 成都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 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治理成都平原的旱灾D. 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13. 关于长江上游对成都平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提供便利的水运B. 为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水源C. 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D. 支流定期泛滥提供肥沃的土壤14.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长江是中国大地的“金腰带”,它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长江流域内各地区协同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探究活动,图1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某地气候资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 探究活动一: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地处江海 交汇之地 位于 (填河流河段)地区,濒临黄海和 海 依托其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南北海上航运的 ,通过远洋航线可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2) 探究活动二: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鱼米之乡 重要稻米 产区 地形以 为主,地势低平 属于 气候,水热条件好 重要淡水 鱼产区 河网 ,湖泊星罗 (3) 探究活动三:河流对区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完成下面的结构图,说明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的支撑保障作用。① ,② ,③ ,④ 。 第1课时 江海交汇之地[核心知识梳理]1. 下游 东海 2. 上海 江苏 浙江 3. (1) 平原 (2) 河湖 4. (1) 港口 (2) 长江 (3) 中枢 远洋[课时达标精练]1. B 2. B 3. C 4. B 5. C 6. D[综合素养提升]7. B 8. C 9. A 10. D 11. A 12. C 13. B14. (1) 长江下游 东 中枢 (2) 平原 亚热带季风 密布 (3) 众多 平坦 长江三角洲 技术相关解析9.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挖藕选择在冬季的原因有冬季水位低,利于采挖,①正确;临近春节,市场需求大,②正确;冬季气温低,便于储运,③正确;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④错误。 10. 由图可知,“弓箭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箭”大致沿长江干流自西向东;“弓”大致与东部沿海地区海岸线走向一致;长江三角洲是箭头;“弦”呈南北走向,连接京津冀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故与“弦”基本一致的是京广线。 11.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可以通过长江干流与西部地区相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濒临黄海、东海,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与世界主要港口相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水运便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2 第1课时江海交汇之地 导学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7.2 第2课时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导学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