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一、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 国际地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    国家。
2.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 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    计划完成。
时 间 成 就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1956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    和    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 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    。此后,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3)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    增长。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国家之列。2001年我国加入    组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    位。
二、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 协调   
挑 战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问题
措 施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      的道路
2. 促进各    的协调发展
挑 战 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措 施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3. 维护我国的   
挑 战 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措 施 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      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解决争议问题
三、 做负责任的大国
1. 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    影响力的大国。
2. 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    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我国坚定和平、    、合作、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    ”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  )
A. 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
C. 超级大国 D. 中等发达国家
2. 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
① 人地关系不够协调
② 区域发展不平衡
③ 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④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个地区的GDP越高,反映其发展水平越高。2022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读表,完成3~4题。
地 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22018 266513 256985
比上年增长/% 2.5 4.0 3.2
3. 从表格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推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是 (  )
A. 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最低,增长速度最慢
B. 东部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增长速度最快
C.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平衡
D. 中西部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 为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 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
B. 扩大西部地区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C. 把大量人口向西部迁移,促进资源开发
D.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污染后治理
  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据此完成5~6题。
5. 在国际事务中做“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不应该做的是 (  )
A.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彰显“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B. 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C. 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D. 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称霸世界
6. 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举措是 (  )
① 组建医疗队,支援他国
② 禁止一切外国人入境
③ 国家间共享防灾经验
④ 维和部队认真守护和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回答7~8题。
7. 上图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
A. 总量丰富 B. 人均占有量多
C. 总量缺乏 D. 人均占有量少
8. 针对图中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 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 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 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一个现代化强国须“陆海兼修”,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等方面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如图为我国海域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9. 关于我国海洋及海洋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我国海岸线长达2.2万多千米
B. 我国濒临的东海、南海属印度洋边缘海
C. 我国主张12海里领海管辖权
D. 我国对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无管辖权
10. 近年来,渤海湾因陆源排污成为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为此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 在春季设立休渔期
B. 发展造纸、炼油工业
C. 降低黄河的含沙量
D. 治理海河流域水污染
11.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其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能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华东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 溯源西电]
  三峡、葛洲坝、白鹤滩等6座世界级巨型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年均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超90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5亿吨,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如图为“西电东送”中部通道示意图。
(1) 说出“西电东送”工程中部通道主要电力类型(来源)及其优点。
(2) 简要分析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从地形和气候两个角度)。
[探究二 华东受益]
  东部地区缺乏能源,电力以火电为主,造成部分地区大气和环境污染;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电力需求量大。实施西电东送,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3) 简述“西电东送”工程中部通道对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探究三 自主创新]
  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代表了当今世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2022年7月,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部建成投运。特高压已经成为“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的金色名片。
列举两例“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的金色名片。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核心知识梳理]
一、 1. 发展中 2. (1) 五年 鞍山 铁路 公路
(2) 经济特区 (3) 持续高速 世界贸易 二
二、 1.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2. 区域 沿海与内地 3. 海洋权益 尊重历史事实
三、 1. 全球 2. 耕地 发展 共赢 3. 一带一路
[课时达标精练]
1. A 2. A 3. D 4. A 5. D 6. C
[综合素养提升]
7. D 8. B 9. C 10. D
11. (1) 类型:水力发电(水能发电、水电)。优点:清洁;可再生;污染少;运行费用低等。 (2) 地形: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气候:位于南方地区(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
(3) 缓解东部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 (4) 高铁技术;5G技术;磁悬浮列车;超级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C919大飞机;深海探测技术等。
相关解析
9.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濒临的东海、南海属太平洋边缘海;领海宽度为12海里,即我国主张12海里领海管辖权;我国对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有管辖权。 10. 环渤海沿岸地区工农业较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大量的陆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河,最终进入渤海。因此治理渤海湾海域的海水污染,当务之急是治理海河流域水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