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昆明行知中学高一年级三月月考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10月11日在西藏卓奥友峰科考中,中国科考队员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下图)。这次发现被认为具有重大的科考和生物学演变研究方面的意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在西藏卓奥友峰上发现鲨鱼化石,说明( )A. 三叠纪晚期,青藏高原已经形成 B. 青藏高原上曾有海洋C. 青藏高原曾为海洋 D. 2.2亿年前,鲨鱼生活在陆地上2. 在发现图示鲨鱼化石的地层中,最有可能发现( )A. 鸟类化石 B. 裸子植物化石 C. 由陆生爬蕨类植物形成的煤层 D. 石灰岩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天山南坡焉耆盆地,天山大量冰雪融水注入,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盛产各种淡水鱼(下图)。湖泊西侧的居民大量引河流水灌溉农田,让这里成为“西北江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附近居民引河水灌溉,对湖泊的影响不确定的是( )A. 湖泊面积缩小 B. 盐度增加 C. 密度增大 D. 结冰时间提前4. 图中四点最先结冰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下图为我国某地石林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形成图示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力是( )A. 风化剥蚀 B. 重力坍塌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6. 图示地貌分布区域( )A. 飞沙走石,沙海茫茫 B. 地形起伏和缓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气候温暖湿润我国某学校地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附近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下图示意此次研学某采样点的土壤剖面,该地土壤呈均匀的红色,酸性强,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该地土壤腐殖质少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①风化作用弱,提供有机质少②水热条件好,分解作用快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④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8. 该地的土壤,可能分布于我国( )A. 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黄土高原地区 D. 东北地区河南省2020年总人口为11526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常住人口9941万,常住人口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据此并结合图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 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其主要的原因是( )A. 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 工业、商贸繁荣C.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10. 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不便 B. 资源短缺 C. 经济落后 D. 生态脆弱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密度图,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U字型是美国人口界线,被称为“美国胡焕庸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导致美国U字型线以内②区域人口相对稀疏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条件 B. 科技水平C. 气候和地形 D. 城市分布12. 目前,③区域年轻人口大量向①④区域迁移,目的主要是( )A. 与家人团聚 B. 追求宜人气候C 开发矿产资源 D. 寻找新兴职业岗位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关于图中各功能区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 M较P的住宅环境质量差 B. Q噪声污染最小C. 中心商务区不在河流交汇处 D. 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14. 新建石油化工城应选( )A. 甲——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B. 乙——靠近机场,交通便利C. 甲——位于远郊,水陆交通便利 D. 乙——靠近市区,市场广阔如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A. a阶段 B. b阶段 C. c阶段 D. 无法确定16. 下列属于图中阶段Ⅰ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B. 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C 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丹娘沙丘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丹娘乡。它遥望皑皑的雪峰,背靠葱茏的青山,面对碧蓝的雅鲁藏布江。风力不仅给这里送来了湿润,也成就了一片沙海。下图分别为丹娘沙丘周边地形图、丹娘沙丘景观图和米林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丹娘沙丘和江心沙洲分别属于什么地貌?丹娘沙丘自河岸向北,沉积物颗粒大小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2)根据图文材料,判断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并简要说明判断理由。(3)图中A处江心沙洲最终会与河流南岸还是河流北岸相连?试分析原因。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霜冻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自然灾害。霜常形成于秋冬季节晴天的夜晚,为减少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们常采用施放烟雾、洒水、地膜覆盖等方式保护农作物。下图为霜冻景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1)简述右图中甲和戊分别表示什么 (2)根据材料,低温天气有助于霜冻形成。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晴朗的夜晚,低温的原因。(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洒水能减轻霜冻危害的原因。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西部和南部是崎岖的山地,属于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则是平缓的低地。岛上风光旖旎,吸引了大批游客。火地岛夏凉冬冷,降水差异显著。传统民居设计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以适应气候。岛上雪山巍峨,森林茂密,特别是“醉汉树”这一奇特景观,更增添了火地岛的神秘魅力。如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传统民居及醉汉树景观。(1)根据木屋和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传统民居设计的目的。(2)描述当地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说明大批游客来火地岛旅游对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昆明行知中学高一年级三月月考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C 2. B【3~4题答案】【答案】3. D 4. C【5~6题答案】【答案】5. C 6. D【7~8题答案】【答案】7. B 8. A【9~10题答案】【答案】9. A 10. D【11~12题答案】【答案】11. C 12. D【13~14题答案】【答案】13. A 14. C【15~16题答案】【答案】15. B 16. C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7题答案】【答案】(1)丹娘沙丘属于风积地貌;江心沙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从河岸向北,风力搬运距离加大,沙粒由粗逐渐变细。(2)春季。此时降水少、空气干燥,地表裸露较多且风力较强,便于风吹沙粒并在下游(北侧)堆积,使沙丘生长迅速。(3)与河流北岸相连。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岸侵蚀,北岸堆积;A处江心沙洲位于河流凸岸,北岸堆积作用更强,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会与河流北岸相连。【18题答案】【答案】(1)戊表示地面辐射,甲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2)晴朗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的快,气温下降快,气温较低。(3)洒水后,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减轻了降温幅度。【19题答案】【答案】(1)火地岛夏凉冬冷,气候寒冷,因此传统民居设计低矮,采用木质结构,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达到防寒保暖效果;岛上降水差异显著,时常有雨雪天气,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雨雪水的迅速滑落,防止积水对房屋造成损害;从“醉汉树”可以看出,当地风力较大,低矮和坡度较大的设计,能有效减少风力对房屋的冲击,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当地森林茂密,采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投资。(2)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沿海平原。原因:东部和北部地形平坦,气候相对温暖,利于居住和农业发展;沿海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利于发展渔业和对外贸易。(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促进城市用地面积的扩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