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棠湖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中2024级3月月考
化学
考试时间共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2CO3可用作食用碱,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C. 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发动机所用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酸雨的形成与空气中的SO2、CO2和氮氧化物含量增多有关。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 用pH试纸测定新制SO2水溶液的酸碱性
B.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靠近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验证氨气已收集满
C. 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NaOH溶液
D. 用带橡胶塞的无色试剂瓶保存浓硝酸
3. 实验室加热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得NH3。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A. 装置甲用于制取氨气,Ca(OH)2可以换成NaOH
B. 装置乙用于干燥氨气,碱石灰可以换为无水CaCl2
C 装置丙用于收集氨气,气体需从短管处通入
D. 装置丁用于制取氨气的尾气处理,试剂X可选用NaOH溶液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gD2O所含电子数10NA
B. 在工业合成氨中,将1molN2与3molH2充分反应后得到氨气分子数小于2NA
C. 5.6gFe与足量的S隔绝空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 标准状况下,33.6LSO3含有的分子数为1.5NA
5.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物质 b中物质 c中收集气体 d中物质
A
浓氨水
B 浓硝酸 溶液
C. 浓盐酸 二氧化锰 溶液
D. 稀硝酸 FeS H2S 溶液
A. A B. B C. C D. D
6. 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7.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是不含中子的元素,Y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和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X、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X和Y形成的化合物YX3中各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
C. Y、Z、W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Y>Z>W
D. 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比Y的强
8. 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HCl
C Cl2(HCl) H2O、浓H2SO4
D NO(NO2) H2O、无水CaCl2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
B 溶液中通入少量:
C. 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H) 4]-+4NH
D. 向Na2SO3溶液中滴加稀HNO3溶液:SO+2H+=SO2↑+H2O
10. 粗盐中的杂质为、和,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进行提纯除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除去的反应:
B. 试剂Ⅰ一定不是溶液
C. 检验是否除净: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溶液
D. 滤液中加稀盐酸时仅发生反应:
11.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①比较、、S的氧化性
B. 用图②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C. 用图③装置除去SO2中的HCl气体
D. 用图④装置收集NO2气体
12. 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NO3、NaHCO3、Na2SO3和Na2SO4。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步骤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步骤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Na2SO4 B. 该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O3
C. 该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2SO3 D. 步骤②的试管口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无色的
13.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铝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B 将废铁屑溶于足量稀硫酸,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 废铁屑中不含+3价铁
C 向2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振荡,再滴加2滴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 Cl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紫色 待测液中含有钾盐
A. A B. B C. C D. D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向左倾斜Y形试管使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不变,仅将装置I中的蔗糖换成木炭,也能出现相同的现象
B. 装置Ⅱ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C. 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其主要成分为CaCO3和CaSO3
D. 置Ⅳ中无明显现象
15. 信息技术离不开芯片,现代芯片离不开高纯度的硅,工业上用“西门子法”以硅石为原料制备冶金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室温下为易挥发、易与水反应的无色液体
A. “还原”过程主要氧化产物为
B. 原料气和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
C. 上述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
D. 工业上也可以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取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器在空气中久置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铜绿能与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将少量的铜绿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等放射性核素制成的适当活度的放射源,可治疗某些浅表疾病。的中子数为_______,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与互为_______。
(3)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
①一种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请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②已知:在Na2FeO4处理饮用水的过程中铁元素会被转化为,进而在水中产生Fe(OH)3胶体, 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Na2FeO4在处理饮用水的过程中被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写出区分胶体与溶液的实验方法名称:_______。
17. I.硝酸在生产生活及国防建设中非常重要,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如下:
(1)氮气的电子式为_______,①~④各步转化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④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向装置中通入4mol 和2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工业上为了提高NO的转化率,可以适当增加的量,理论上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将2L NO完全转化成,至少应该通入空气(空气中氧气体积约20%)的体积为_______。
(3)硝酸工厂产生的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可用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下列措施能提高和去除率的有(填字母) _______。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Ⅱ.某学习小组探究稀HNO3、浓HNO3与铜的反应。
(4)填写表格中实验现象。
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略) 现象
I中_______,溶液呈蓝色
Ⅱ中反应剧烈,_______,溶液呈绿色
(5)试管I中Cu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8. SO2是硫元素中一种重要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试管B中的现象是_______,上方塞有浸NaOH溶液棉团的作用是_______。
Ⅱ. 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SO2的性质:(熔点:SO2为,为16.8℃,沸点:SO2为-10℃,为45℃)
(3)装置I模拟工业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装置Ⅱ的作用_______。
Ⅲ.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5)通空气样品的导管末端是带许多小孔的玻璃球泡,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若空气流速为,当观察到装置内_______时,结束计时,测定耗时tmin。假定空气中可被溶液充分吸收,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是_______。
19. 废物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带动社会效益起着积极作用。某废旧金属材料主要为铜、铝、铁及其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利用该材料得到胆矾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调pH可将Fe3+与Cu2+分离,但不易将Fe2+与Cu2+分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
(2)滤液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3)“酸浸”后“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过程温度不宜过高,原因为_______。
(4)“滤渣2”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一系列操作”不能采用直接蒸发结晶的原因为_______。
棠湖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中2024级3月月考
化学答案
1-5.CACBB 6-10.ABBAD 11-15.CCCDC
16. (1) ①.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②.
(2) ①. 17 ②. ③. 同位素
(3) ①. ②. 还原 ③. 丁达尔效应
17. (1) ①. ②. ① ③. 2:1
(2) ①. ②. ③.
(3)BC (4) ①. 开始无明显现象,渐有无色小气泡生成,越来越剧烈,液面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②. 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
(5)
18. (1)
(2) ①. 品红溶液褪色 ②. 吸收多余的,防止污染空气
(3)
(4)使冷凝为固体与分离
(5) ①. 增大与碘溶液的接触面积,使被充分吸收 ②.
(6) ①. 蓝色恰好褪去,且30s不恢复 ②.
19. (1)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使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加快焙烧时的反应速率,使废旧金属充分反应
(2)四氧化三铁、氧化铜
(3) ①. ②.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温度过高时,分解速率加快,会导致其浓度降低,氧化的效果就会变差
(4) ①. ②. 胆矾()含有结晶水,直接蒸发结晶时,温度较高,会使胆矾失去结晶水,不能得到纯净的胆矾晶体,所以不能直接蒸发结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