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 操场上(教案+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识字7 操场上(教案+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操场上
cāo
chǎnɡ
shànɡ
第一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
同学们,当我们举行运动会时候,我们要到哪里去?
平舌音
翘舌音

cāo



提手旁表示手拿。
早操 做操
操心
看图说话
下课了,操场上变得热闹起来。瞧,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什么体育活动呢?
_______(谁)在操场上________(干什么)。
打球
dǎ qiú
拍皮球
pāi pí qiú
踢足球
tī zú qiú
跳高
tiào ɡāo
拔河
bá hé
跑步
pǎo bù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可以把三个活动一起说吗?谁来试一试?
操场上真热闹,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_。
认读词语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dǎ qiú
bá hé
pāi pí qiú
tiào ɡāo
pǎo bù
tī zú qiú
借助拼音自由读词语,圈出生字。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三拼音节
平舌音
同桌合作读,去掉拼音读。
理解“打球”
你打过什么球?
篮球
羽毛球
排球
这些活动都可以叫做“打球”。
理解“拔河”
你知道“拔河”的活动规则吗?
拔河是大家一起玩的活动,把人分成两队,两队的人数必须相同。活动开始,两队队员拉拽绳子,把对方拉过中心点就赢了。
理解“跳高”“踢足球”
识记生字
这里有两个筐子,请你想一想这些小球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打球
拔河
跑步
踢足 球
跳高
拍皮球
提手旁
足字旁

演变过程
“手”字的本义就是人手,即腕以下能拿东西做事的部分。“手”作左偏旁时写作“扌”。





pāi
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部动作有关。
扌+友+丶
拔河
拔出
扌+白
拍手
节拍
拔河用力要流汗,谁在拔字里找到这滴汗?
在生活中,你拔过什么呢?
拔牙
拓展内容
你还能说出与手部动作有关的活动名称吗?
扔沙包
rēnɡ
捉迷藏
zuō cánɡ
演变过程
甲骨文的“足”,上面是一个骨头状的形状,下面是一个脚丫子的形状。“足”作偏旁时写作“ ”。

tiào

pǎo


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足部动作有关。

+包=跑
长跑跑车
踢球
踢打
拓展内容
你还能说出与足部动作有关的活动名称吗?
跳绳
shénɡ
跨栏
kuà lán
踢毽子
jiàn
朗读指导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不要拖沓,注意字与字的连贯,读出词语之间的停顿。
指导书写



pǎo

shā
这三个字书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宽窄、高低、笔画穿插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左窄右宽。
左小右大。



bāo
结构
组词
打开 打卡拍打
左右结构
造句
妈妈上班要打卡。

笔顺
☆提手旁的提起笔要比横往左一些,“丁”的横穿插在提手旁的横下面一点儿。
结构
组词
沙子 沙发 飞沙走石
左右结构
造句
爸爸在沙发上睡着了。
shā
☆“少”的两个点方向不一致,右侧的点略高于左侧,且走势更平稳一些;最后一笔撇要长。
笔顺
结构
组词
长跑 跑车
左右结构
造句
小优在长跑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pǎo
☆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包”的最后一笔竖弯钩要舒展。
笔顺
操场上
cāo
chǎnɡ
shànɡ
第二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
回顾词语
游戏:找朋友

皮球

足球








初读儿歌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用“○”画出生字。
后鼻音
翘舌音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出节奏。
男女生比赛读,同桌互读。
读了儿歌,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内容
铃声响,下课了。
操场上,真热闹。

línɡ



手摇铃
电铃
金字旁表义,表示铃是金属制成的响器。
“令”表声,表示铃声清脆悦耳,给人美的感觉。
你还知道知道什么铃?
门铃
风铃
理解热闹
打球
拍皮球
踢足球
跳高
拔河
跑步
操场上真热闹,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_。
下课了,操场上同学会干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zhēn

nào
直—真
认真 真心 天真
两个人在集市上争吵,打闹。
热闹 哭闹
打闹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热闹的场面?
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理解内容
儿歌中的小朋友在参加哪些体育活动?

diū

shā
+去=丢
丢下 丢人
氵+少=沙
沙子 沙发
丢沙包规则
理解锻炼
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你知道参加体育活动有什么好处?
没错,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就是“锻炼”。

shēn



“身”的字形像侧立的一个妇女,突出了她的腹部。引申为“身体、自己、亲自”等意思。
身后
身高
亻+本=体
身体 物体 全体
积累运用
认一认,读一读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跳绳 踢毽 丢沙包
再和同学说一说,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同学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可真不少,操场上可真热闹!那你能把喜欢的体育活动,编到儿歌里吗?
编儿歌
铃声响,下课了。
操场上,真热闹。
( )
天天锻炼身体好。
参加体育活动能让我们变得更健康。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做一项体育活动,每天坚持半小时,在尝试把运动的过程变成小儿歌。
结构
组词
皮包 果皮
半包围结构
造句
请不要乱扔果皮。

☆第2笔长撇斜度要小,第3笔竖在竖中线上,收笔在中心点处。☆“又”横撇的横在横中线上,捺要舒展。
笔顺
指导书写
结构
组词
十足 足球
上下结构
造句
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踢足球。

☆上小下大。
☆下半部分的竖和短横均靠近竖中线和横中线,最后的撇和捺要舒展,落笔基本齐平。
笔顺
结构
组词
书包 面包 红包
半包围结构
造句
妈妈从超市里面买回了一些面包。
bāo
☆第1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2笔横折钩从撇的中点偏下起笔,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笔顺识字7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操、拔、拍”等12个生字和金字旁1个偏旁。会写“打、皮、跑”等6个字。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
4.初步养成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操、拔、拍”等12个生字和金字旁1个偏旁。会写“打、皮、跑”等6个字。正确、连贯地朗读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难点: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初步养成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操、拔、拍”等5个生字。会写“打、跑、沙”3个字。
2.正确认读词语,对应插图,了解课文的各项体育活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操场图片。
师:同学们,当我们举行运动会时候,我们要到哪里去?(操场上)今天我们就来到《操场上》,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2.板书课题,随文识字。
(1)齐读课题,教师正音。
提示:“操”是平舌音,“场、上”都是翘舌音。
随文识记“操”。
①师:“操”是一个形声字。我们知道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左边的提手旁表示手拿。
②拓展词语:早操、做操、操心。
二、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1.出示插图,说体育活动名称。
(1)师:下课了,操场上变得热闹起来。瞧,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什么体育活动呢?
出示句式:_______(谁)在操场上________(干什么)。
(2)用丰富的句子表达。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可以把三个活动一起说吗?谁来试一试?
出示句式:操场上真热闹,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_。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借助拼音自由读词语,圈出生字。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提示:“跳”是三拼音节,“足”是平舌音。
同桌合作读,去掉拼音读。
3.借助图片和动作,理解词语。
(1)出示“打球”一词。
①师:其实我们的小手可灵活了,不仅会拍皮球,还会打球。你打过什么球?(打篮球、打羽毛球、打排球)这些活动都可以叫做“打球”。
②“打球、拍皮球”进行比较,做一做“拍皮球”的动作,体会差别。
(打球的动作花样很多,而拍球是要张开小手)
联系插图,理解“拔河”一词。
师:你知道“拔河”的活动规则吗?(拔河是大家一起玩的活动,把人分成两队,两队的人数必须相同。活动开始,两队队员拉拽绳子,把对方拉过中心点就赢了)
借助视频,理解“跳高、踢足球”这两个词语。
4.齐读词语。
三、依据偏旁,识记生字
1.游戏:投球。
师:这里有两个筐子,请你想一想这些小球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打、拔、拍”都是提手旁。
“跳、跑、踢”都是足字旁。
2.了解形旁含义,随文识字。
(1)出示“扌”演变过程。
①“手”字的本义就是人手,即腕以下能拿东西做事的部分。“手”作左偏旁时写作“扌”。所以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部动作有关。
②归类识记“拔、拍”。
识记“拍”:扌+白=拍 拍手 节拍 球拍
识记“拔”:拔河用力要流汗,谁在拔字里找到这滴汗?在生活中,你拔过什么呢?(拔萝卜、拔牙)
③拓展内容:你还能说出与手部动作有关的活动名称吗?
扔沙包 投篮 捉迷藏
(2)出示“足”演变过程。
①甲骨文的“足”,上面是一个骨头状的形状,下面是一个脚丫子的形状。“足”作偏旁时写作“ ”。所以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足部动作有关。
②归类识记“跑、踢”。
③拓展内容:你还能说出与足部动作有关的活动名称吗?
跳绳 跨栏 踢毽子
(3)小结:古人造字很有智慧,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部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足部动作有关。
5.朗读指导。
强调:不要拖沓,注意字与字的连贯,读出词语之间的停顿。
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打、跑、沙”,观察占格、结构。
(1)师:这三个字书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应该关注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和笔画穿插。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打”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沙”左窄右宽。“跑”左小右大。
(2)“跑”和“足、包”进行比较。
师:我们把“跑”和“足、包”这两个字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足”字作偏旁时最后两笔发生了变化,“包”与足字旁组合时变窄了)
2.教师范写“打、跑、沙”。
“打”的书写要点:提手旁的提起笔要比横往左一些,“丁”的横穿插在提手旁的横下面一点儿。
“沙”的书写要点:“少”的两个点方向不一致,右侧的点略高于左侧,且走势更平稳一些;最后一笔撇要长。
“跑”的书写要点: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包”的最后一笔竖弯钩要舒展。
3.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师生评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图片或动作等方法,认识“铃、真、闹”等7个生字和金字旁1个偏旁。会写“皮、足、包”3个字。
2.正确认读词语,对应插图,了解课文的各项体育活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初步养成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一、回顾词语,复习导入
1.游戏:找朋友。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关于体育活动的词语,它们却走散了,快帮它们找到朋友吧!
2.认读词语。
3.过渡:体育活动真有趣,那把它们编成儿歌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二、初读儿歌,读出节奏
1.出示儿歌,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用“○”画出生字。
2.指名读,随机正音。
(1)指导读好轻声:下课了(le),热闹(nao)。
(2)重点指导:“真、沙、身”是翘舌音,“真、身”是前鼻音,“铃”是后鼻音。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出节奏。
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师:我们还可以拍手读儿歌,读出它的节奏。
4.男女生比赛读,同桌互读。
三、理解内容,随文识字
1.了解内容。
师:读了儿歌,你读懂了什么?(第3、4句告诉我们,参加体育活动,能锻炼身体,使身体更健康)
2.出示1、2句: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
(1)结合图片识记“铃”,认识新的偏旁金字旁。
师:以前的“铃”都是金属制成的,所以是金字旁。“铃”是形声字,左边的金字旁表义,表示铃是金属制成的响器;右边的“令”表声,表示铃声清脆悦耳,给人美的感觉。本义是铃铛。你还知道知道什么铃?(门铃、风铃)
回忆学校操场上的热闹场景,理解“热闹”。
①师:下课了,操场上同学会干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操场上真热闹,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_。
②随文识记“真、闹”。
比对识记“真”:直-真 认真 真心 天真。
字理识记“闹”:两个人在集市上争吵,打闹。热闹、哭闹、打闹。
③拓展场景: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热闹的场面?(游乐场、超市)
3.出示3句: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1)寻找活动。
①师:儿歌中的小朋友在参加哪些体育活动?(跳绳、踢毽、丢沙包)
②加一加识记“丢、沙”。
(2)请同学上台演示“跳绳、踢毽”。
(3)出示视频,了解“丢沙包”的玩法。
(4)理解“锻炼”。
①师:你知道参加体育活动有什么好处?(可以锻炼身体)没错,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就是“锻炼”。
②随文识记“身、体”。
字理识记“身”:“身”的字形像侧立的一个妇女,突出了她的腹部。引申为“身体、自己、亲自”等意思。身:身后、身高。
加一加识记“体”:亻+本=体 身体 物体 全体。
4.积累运用。
(1)出示课文中表述体育活动的词语。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跳绳 踢毽 丢沙包
①认一认,读一读。
②师:再和同学说一说,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2)创编儿歌。
①师:同学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可真不少,操场上可真热闹!那你能把喜欢的体育活动,编到儿歌里吗?
②出示儿歌:
铃声响,下课了。
操场上,真热闹。
( )
天天锻炼身体好。
小结:参加体育活动能让我们变得更健康。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做一项体育活动,每天坚持半小时,在尝试把运动的过程变成小儿歌。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巩固生字游戏:踢足球。
2.教师范写“皮、足、包”。
“皮”的书写要点:第2笔长撇斜度要小,第3笔竖在竖中线上,收笔在中心点处。“又”横撇的横在横中线上,捺要舒展。
“足”的书写要点:上小下大。下半部分的竖和短横均靠近竖中线和横中线,最后的撇和捺要舒展,落笔基本齐平。
“包”的书写要点:第1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2笔横折钩从撇的中点偏下起笔,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3.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师生评价。
【教学板书】
识字7 操场上
打球 拔河 拍皮球(提手旁)
跳高 跑步 踢足球(足字旁)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注重探究识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探究识字就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初步寻找汉字的规律,培养自主认字能力。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做做“打球、拔河、拍皮球”以及“跳高、跑步、踢足球”的动作,在实践中发现“打、拔、拍”这些动作都是跟手有关的,所以用了提手旁;而“跳、跑、踢”这些动作都是足有关的,所以用了足字旁。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形旁表意的规律,为以后的识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