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 动物儿歌(教案+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识字5 动物儿歌(教案+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瞧,它们悄悄地出来活动啦!快来找一找图中的小动物。
蜘蛛
zhī zhū
蝴蝶
hú dié
蚯蚓
qiū yǐn
蚂蚁
mǎ yǐ
蜻蜓
qīnɡ tínɡ
蝌蚪
kē dǒu
⑤动物儿歌
一年级语文·下
第一课时
dònɡ wù ér ɡē

随题识字





植物
物品
博物馆
宠物
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把课文的生字圈画出来。
1
2
3
检查生字



zhuō



cánɡ

zào





yùn

shí

liánɡ

fánɡ

jié

wǎnɡ
后鼻音
翘舌音
后鼻音
后鼻音
后鼻音
翘舌音
平舌音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圈一圈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
1
2
3
读了儿歌,你有什么感受?
哪些小动物很忙呢?它们在哪里忙着干什么呢?
提取信息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一句,其他同学找出“谁”“在哪里”“干什么”?
蜻蜓半空展翅飞

在哪里
( )
干什么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
蜘蛛房前结网忙。
( )
读一读其他句子,说说发现。
句式特点:

在哪里
( )
( )
( )
( )
( )
干什么
读出停顿。
随文识字




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虫字旁


字的
意思
字的
意思
字的
读音
字的
读音
形旁
声旁


形声字
形声字
刚刚我们已经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现在,请你在圈画的动物名称中,找一找形声字。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虫字旁的字大多与虫子有关。
蜈蚣 小虾 蚊子
趣读儿歌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你们认识了这些虫字旁家族的小动物,它们可高兴了。现在,它们要向我们展示自己的本领,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的本领,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展翅飞
捉迷藏

zhuō
提手旁大多与手有关。
扌+足=捉
捉虫 捉住
字理识记


形声字。“辶”表义,字形像道路和脚。“米”表声。“迷”的本义与行走、移动有关,所有是走之底。
辶+米=迷
迷路 迷人

cánɡ
藏宝 藏书
藏宝图
趣读儿歌
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zào

yùn
辶+告=造
造句 打造
辶+云=运
运动 运气
字理识记
形声字。“米”表义,表示米粮。“良”表声。本义是干粮,引申指粮食。
米+良=粮
干粮 口粮
比较识记

liánɡ

shí
人+良=食
主食
食用
趣读儿歌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fánɡ
说一说你是怎么识记“房”这个字的?
户字头表示字的意思。
户字头
形声字识记
“方”表示字的读音。
猜一猜户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
户字头的字多与房屋有关。
户+方=房
房间 房子
字理识记
“网”的象形字的字形像一张捕鸟兽的网,在两根木棍之间用绳索交叉编制而成。

wǎnɡ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网上
网球

jié
团结 总结
指导书写



huān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左半部分“牛”的横变提,右半部分“勿”里面的两笔撇,第1撇短,第2撇长,均在竖中线左边收笔。
右半部分“欠”的第1撇从竖中线往右些起笔,第2撇从中心点往右些起笔,穿插到又字旁的点的下面。
⑤动物儿歌
一年级语文·下
第二课时
dònɡ wù ér ɡē
复习导入













游戏:蚂蚁搬豆
图文对照
蚯蚓
蜻蜓
蝌蚪
蜘蛛
蝴蝶
蚂蚁
回顾课文
说一说:这些小动物分别在哪里、在干什么?
展翅飞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游得欢
结网忙
了解习性
蜻蜓/半空/展翅/飞
蜻蜓是怎么飞的?谁来做一做动作?
蜻蜓是肉食性昆虫,以小型昆虫和飞虫为食,包括蚊子、蚋和其他可能对人有害的生物。蜻蜓拥有非常清晰且发达的视力,尤其是复眼,使它们能够在白天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而夜晚视力则相对较弱。
拓展提问: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展翅?
雄鹰展翅
白鹤展翅
了解习性
蝴蝶/花间/捉/迷藏。
同学们,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你玩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蝴蝶飞舞
蝴蝶在花间飞舞,就像我们在玩捉迷藏,这多么有趣呀!请两组同学读出蝴蝶飞舞的快乐。
大多蝴蝶以花蜜为食,少部分蝴蝶以果实中的汁液为食。蝴蝶的活动时间受到温度的影响,冬天温度低时,蝴蝶会化蛹越冬。
蚯蚓/土里/造/宫殿
建造
蚯蚓在认真地建造宫殿,那宫殿是什么样的?你了解宫殿吗?
宫殿有很多间房子,也有很多条道路。
这里把蚯蚓在土里松土比作“造宫殿”。
了解习性
蚂蚁/地上/运/食粮。
你觉得蚂蚁会运什么东西回家?
这些都是小蚂蚁可以吃的东西,就叫“食粮”。
勤劳
了解习性
蝌蚪/池中/游得欢
小蝌蚪在池中游泳,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
高兴、欢快
蝌蚪小时候在水里游得很欢快,长大后又为庄稼做了不少好事情,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了解习性
蜘蛛/房前/结网/忙。
蜘蛛在做什么?
蜘蛛结网
蜘蛛是怎么结网的呢?这个网有什么用呢?
合作朗读
一问一答
是谁半空展翅飞?
是谁花间捉迷藏?
……
提问“谁”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
提问“在哪里”
蜻蜓哪里展翅飞?
蝴蝶哪里捉迷藏?
……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
提问“干什么”
蜻蜓半空做什么?蝴蝶花间做什么?
……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
读一读,记一记
读了这些短语,你发现了什么?
动物名称
干什么
拓展延伸

在哪里
干什么
知了 树上 把歌唱,
公鸡 院中 来打鸣。
大雁 空中 往南飞,
蜜蜂 花丛 采蜜忙。
动物名称
干什么
知了唱歌
公鸡打鸣
大雁南飞
蜜蜂采蜜
指导书写

zào

fánɡ
半包围结构
走之底

yùn

wǎnɡ
先内后外
半包围结构
先外后内
学习新笔画
笔画 名称 例字
横折折撇 边、造、运、迷
书写要点:短横起笔稍往上斜,往左下折,形成尖角,后面的折撇要写得自然圆转。
结构
组词
造字 造句 打造
半包围结构
造句
我正在学习如何造句。
书写指导
☆先内后外,“告”的第2横在横中线上起笔,走之底的平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部分。
笔顺
zào
结构
组词
运动 运用 运气
半包围结构
造句
经常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yùn
☆先内后外,“云”的撇折在中心点上方起笔,走之底的平捺要舒展。
笔顺
结构
组词
房门 房间 房子
半包围结构
造句
小狗从房子里跑了出来。
fánɡ
☆先外后内,户字头的点从竖中线起笔,撇要舒展。☆“方”的横要长,超出户字头,收笔在横中线上;横折钩要斜而不倒。
笔顺
结构
组词
网球 渔网 上网
半包围结构
造句
渔民带着渔网出海打鱼了。
wǎnɡ
☆先外后内,同字框要大而正,里面的撇、点要分布均匀。
笔顺识字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儿歌,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识字、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同时渗透传统文化。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教学要点及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动物儿歌 2-3 1.认识51个生字和4个偏旁,会写24个字和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积累“蜻蜓展翅、和风细雨”等词语。 4.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古对今 2
操场上 2-3
人之初 2
语文园地五 2-3 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偏旁。了解“包”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 4.运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查字典有一定的速度。 5.积累歇后语,初步感受歇后语的特点。 6.介绍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7.和大人一读读《孙悟空打妖怪》,读出儿歌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识字5 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认识“物、捉、迷”等13个生字和牛字旁、虫子旁、户字头3个偏旁。会写“物、造”等6个字和横折折撇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认识“物、捉、迷”等13个生字和牛字旁、虫子旁、户字头3个偏旁。会写“物、造”等6个字和横折折撇1个笔画。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难点: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认识“物、捉、迷”等13个生字和牛字旁、虫子旁、户字头3个偏旁。会写“物、欢”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体会虫字旁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发现课文的句式特点“谁在哪里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师: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瞧,它们悄悄地出来活动啦!快来找一找图中的小动物。
2.揭示课题,随题识字。
(1)师: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了解可真不少,这六种可爱的小动物今天也组成一首有趣的儿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齐读课题《动物儿歌》。
(3)随题识记“物”。学习新的偏旁牛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师:打开书本,认真听老师把儿歌念一遍。仔细听老师是怎样读准字音,怎样把词语连起来读的。
(2)借助拼音,学生自由练读儿歌。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③把课文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习字词。
物 捉 迷 藏 造 蚂 蚁 运 食 粮 结 网
(1)教师示范读,引导:“藏、粮、房、网”是后鼻音,“捉、食”是翘舌音,“藏、造”是平舌音,需要重点正音。
(2)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读。去掉拼音,你还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吗?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数句子,圈动物。
①师:再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圈一圈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读一读这些小动物的名称。
②师:读了儿歌,你有什么感受?(我觉得小动物都很可爱,很快乐;我觉得小动物都很忙)哪些小动物很忙呢?它们在哪里忙着干什么呢?
指名朗读1行,提取信息。
蜻蜓半空展翅飞
①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一句,其他同学找出“谁”“在哪里”“干什么”?
②谁 蜻蜓 在哪里(半空)干什么 展翅飞
学生读一读其他的句子,发现课文的句式特点。
小结:整首儿歌句式非常整齐,每一句都是“谁在哪里干什么”。
4.读出停顿。
师:儿歌的每行都是由“谁”“在哪里”“干什么”3个部分组成的,我们就以此来读出
停顿。
5.教学“蚂、蚁”和虫字旁,发现规律。
(1)出示生字,说发现。
①师:这两个字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这些字都有虫子旁)你还有什么发现?
②进一步发现:左边的虫字旁表示字的意思,右边的部件表示字的读音。
在圈画的名称中,找一找其他的形声字。
①师:刚刚我们已经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现在,请你在圈画的动物名称中,找一找形声字。
②小结:这一课的动物名称,都是形声字,虫字旁的字大多与虫子有关。
(3)拓展练习,说说读音:蜈蚣 小虾、蚊子。
三、趣读儿歌,随文识字
1.过渡:你们认识了这些虫字旁家族的小动物,它们可高兴了。现在,它们要向我们展示自己的本领,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的本领,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自由朗读课文。
3.朗读第1句: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1)指名读。指导“捉迷藏”从翘舌音到平舌音的变化。
(2)识记生字“捉、迷、藏”。
①加一加识记“捉”。提手旁大多与手有关 扌+足=捉 捉虫 捉住
②字理识记“迷”。辶+米=迷 迷路 迷人
③拓展组词识记“藏”。藏书 藏宝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朗读第2句: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1)全班齐读。“运食粮”就是“运粮食”的意思。
(2)识记生字“造、运、食、粮”。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①加一加识记“造、运”。辶+告=造 造句 打造 辶+云=运 运动 运气
②字理识记“粮”。干粮 口粮
③比较识记“食”。“食、粮”有共同的部件“良”,加上不同的部件,就组成了不同的字。食:食用、主食。
(3)指名读,随机正音。
5.朗读第3句: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1)同桌互读,分享识记方法。
(2)识记生字“房、结、网”。
①根据形声字识记“房”,学习户字头。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识记“房”这个字的?猜一猜户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
②字理识记“网”。上网 网球
③组词识记“结”。结:总结、团结。
6.多种形式,趣读儿歌。
(1)师生合作,各自读一句。
(2)同桌两两合作,各自读一句。
(3)边拍手边读。
四、字形观察,指导书写
1.观察比较“物、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牛、又”作偏旁时,最后一笔的笔画发生了变化。牛字旁的笔顺与“牛”不同,要先写竖再写提。
2.教师范写“物、欢”。
“物”的书写要点:左半部分“牛”的横变提,右半部分“勿”里面的两笔撇,第1撇短,第2撇长,均在竖中线左边收笔。
“欢”的书写要点:右半部分“欠”的第1撇从竖中线往右些起笔,第2撇从中心点往右些起笔,穿插到又字旁的点的下面。
3.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师生评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会写“造、运、房、网”4个字和横折折撇1个笔画。
2.通过问答读、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1.生字游戏:蚂蚁搬豆。
2.图文对照,进行连线。
师:同学们,上节课认识了许多小动物,一起来连一连。
4.结合插图,小组回顾儿歌。
说一说:这些小动物分别在哪里、在干什么?
二、师生互动,了解习性
1.学习:蜻蜓/半空/展翅/飞。
(1)师:蜻蜓是怎么飞的?谁来做一做动作?
(2)学生说一说对蜻蜓的了解。
蜻蜓是肉食性昆虫,以小型昆虫和飞虫为食,包括蚊子、蚋和其他可能对人有害的生物。蜻蜓拥有非常清晰且发达的视力,尤其是复眼,使它们能够在白天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而夜晚视力则相对较弱。
(3)拓展提问: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展翅?(雄鹰展翅、白鹤展翅)
2.学习:蝴蝶/花间/捉/迷藏。
(1)指名读句子。
(2)回顾经验,感受“捉迷藏”的快乐。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你玩的时候心情怎么样?(高兴、开心)蝴蝶在花间飞舞,就像我们在玩捉迷藏,这多么有趣呀!请两组同学读出蝴蝶飞舞的快乐。
蝴蝶的习性。
大多蝴蝶以花蜜为食,少部分蝴蝶以果实中的汁液为食。蝴蝶的活动时间受到温度的影响,
冬天温度低时,蝴蝶会化蛹越冬。
3.学习:蚯蚓/土里/造/宫殿。
(1)理解“宫殿”。
师:蚯蚓在认真地建造宫殿,那宫殿是什么样的?你了解宫殿吗?(宫殿有很多间房子,也有很多条道路)这里把蚯蚓在土里松土比作“造宫殿”。难怪蚯蚓被称为“土壤卫士”,那我们一去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吧!
播放蚯蚓科普视频。
蚯蚓松土可真了不起,我们也来夸夸它。指名读句子。
4.学习:蚂蚁/地上/运/食粮。
(1)理解“食粮”。
师:你觉得蚂蚁会运什么东西回家?(米粒、巧克力、面包渣)这些都是小蚂蚁可以吃的
东西,就叫“食粮”。蚂蚁忙着搬食粮,可真勤劳。
(2)齐读句子。
5.学习:蝌蚪/池中/游得欢。
(1)体会蝌蚪游泳的快乐。
师:小蝌蚪在池中游泳,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欢快)
读出高兴的语气。(语速快一些)
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师:蝌蚪小时候在水里游得很欢快,长大后又为庄稼做了不少好事情,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6.学习:蜘蛛/房前/结网/忙。
(1)师:蜘蛛在做什么?(蜘蛛结网)
(2)科普蜘蛛结网。
师:蜘蛛是怎么结网的呢?这个网有什么用呢?(学生自由发言)大家说的到底对不对,我们通过一则视频来了解一下。(出示视频)蜘蛛可真有毅力,网被风刮破,它还是不停地吐丝,一遍又一遍地织网,所以说它是忙碌的。
(3)齐读句子。
三、合作朗读,积累运用
1.多种形式朗读。
(1)问答的方式朗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配合读一读这首有趣的儿歌,老师来问,你来答,读出节奏。
①提问“谁”。
是谁半空展翅飞?是谁花间捉迷藏?……分别指名学生回答。
②提问“在哪里”。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分小组回答。
③提问“干什么”。
蜻蜓半空做什么?蝴蝶花间做什么?……全体学生回答。
照样子,同桌之间合作问答。
学生一边读,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读出趣味。
2.仿照练说,积累运用。
(1)认读词语。
蜻蜓展翅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找特点。
师:读了这些短语,你发现了什么?(前面都是动物的名称,后面是动物在干什么)这些短语的结构都是“动物名称+干什么”。
(2)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认读词语:指名读,比赛读,加上动作读一读。
(3)拓展延伸。
师:我们也来模仿儿歌“谁在哪里干什么”句式,编一两句儿歌,再用“动物名称+干什么”写出短语,一起来试试吧!
动物 在哪里 干什么 动物+干什么
知了 树上 把歌唱, 知了唱歌
公鸡 院中 来打鸣。 公鸡打鸣
大雁 空中 往南飞, 大雁南飞
蜜蜂 花丛 采蜜忙。 蜜蜂采蜜
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为你们点赞!这节课我们又交到了许多的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能用爱心对待这些朋友,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蜻蜓展翅、蝴蝶飞舞的情景。同时,我们也应该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小动物们的有趣与可爱。
四、字形观察,指导书写
1.观察比较“造、运”和“房、网”: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相同点。
(1)“造、运”这两个字都走之底,走之底的撇笔都要写得平且舒展,要先内后外。
(2)“房、网”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笔顺书写规则是先外后内。
2.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撇并书空。
书写要点:短横起笔稍往上斜,往左下折,形成尖角,后面的折撇要写得自然圆转。
3.教师范写“造、运、房、网”字。
“造”的书写要点:先内后外,“告”的第2横在横中线上起笔,走之底的平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部分。
“运”的书写要点:先内后外,“云”的撇折在中心点上方起笔,走之底的平捺要舒展。
“房”的书写要点:先外后内,户字头的点从竖中线起笔,撇要舒展。“方”的横要长,超出户字头,收笔在横中线上;横折钩要斜而不倒。
“网”的书写要点:先外后内,同字框要大而正,里面的撇、点要分布均匀。
3.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师生评价。
【教学板书】
识字5 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
蝌蚪游泳 蜘蛛结网
【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本次教学中,我以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特点、感受儿歌韵律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趣味导入、多种形式朗读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生字和理解儿歌内容。
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朗读指导不够细致,部分学生朗读节奏把握不好;在引导学生创编儿歌时,给予的启发不够,学生思路不够开阔。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引导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