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一至二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在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下图为广东省方言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 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为粤语岛,这主要体现了省会城市的( )A. 文化辐射功能 B. 集聚作用C. 产业带动功能 D. 交通枢纽作用2. 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未来广东省( )A. 各方言迅速消亡 B. 方言岛数增多C. 普通话更加普及 D. 方言被粤语取代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巴颜喀拉山脉以北,平均海拔4330米,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牧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牧草难以恢复,形成裸露的黑色土地,被称为“黑土滩”。完成下面小题。3. 果洛州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矿产资源开发 B. 过度放牧C. 日照时间长 D. 地形坡度大4. “黑土滩”面积的扩大,将导致当地( )A. 降水量减少 B. 地表径流减少C. 空气湿度降低 D. 下渗增多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结构指各工业部门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三种。完成下面小题。5. 下列对区域产业结构影响不大的是( )A. 资源禀赋 B. 技术条件 C. 分工深化 D. 地域面积6. 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是( )A. 劳动力 B. 资金 C. 市场 D. 技术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起自中吉边境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经轮南、吐鲁番至宁夏中卫,管道全长约3340千米,管径1219毫米,是连接中亚和我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计划2024年10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与输入地为广东的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工程联合运行。完成下面小题。7. 建设西气东输四线工程主要为了( )A. 增强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 满足东部地区用气需求C. 加大中吉两国的能源贸易量 D. 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8. 广东省成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重要输入地的原因是广东省( )A. 经济发达,属于能源资源富集区 B. 沿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C. 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 D. 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9 西气东输四线与二线、三线工程联合运行将( )A. 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B. 降低天然气运输成本C. 提高天然气的质量 D. 增加供气的稳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完成下面小题。10. 下列人类活动,体现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的是( )A. 开垦荒地 B. 游山玩水 C. 建设湿地公园 D. 建立自然保护区11. 建设长江上游的防护林是为了维护自然环境的( )功能A. 供给功能 B. 调节功能 C. 文化功能 D. 支撑功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原油进口大国,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西北中——哈、东北中——俄、西南中—缅及海上四大原油进口通道。下图示意2019—202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及增长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下列关于图示时期我国原油进口量和增长率说法,正确的是( )A. 进口量先降低后增长B. 增长率持续增长C. 进口量在2021年达到最低值D. 两者均在2023年达到最高值13. 我国的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高度依赖,目前我国石油安全受到的挑战有( )①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③交通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及时运达国内④国内石油生产供应充足,供需矛盾逐渐减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 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我国都要确保石油安全。下列做法正确是( )①保障国内石油产量②加快海上油田开发③关闭高耗能工业④进口渠道多元化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由中国承建的世界首座全自动深海半潜式智能渔场——“海洋渔场1号”已在挪威投入使用。这座海上超级巨无霸直径110米、高69米,一年可养三文鱼150万条,可抗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25年,是深海养殖业的“划时代”装备。完成下面小题。15. 与近海养殖相比,深海养殖可以( )A. 减少资金投入 B. 减少海洋纠纷C. 缩短养殖周期 D. 提高产品质量16. “海洋渔场1号”的投入使用主要利用了( )A. 海洋矿产资源 B. 海洋能源资源C. 海洋生物资源 D. 海洋空间资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武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约为3.57万亿元,占湖北省比重62.3%。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武汉都市圈在15个国家级都市圈中位居第五,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和中心城市支撑引领作用正持续增强,全国重要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下图为武汉都市圈示意图。(1)比较武汉对鄂州和潜江辐射带动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其理由。(2)简述武汉都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3)为提高武汉市辐射带动力提出合理的对策。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出口量一度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目前,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等产业链优势显著。稀土开采与利用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下面左图为我国稀土矿比重分布图,右图为稀土矿采选流程示意图。(1)简述我国稀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2)简述我国发展稀土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3)说明白云鄂博稀土矿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我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地区耕地非粮化率高达46%。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非粮耕地化率同步增加,2019年其耕地非粮化率为52.28%,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下图示意2019年成都平原34个区县耕地非粮化率空间分布及2000—2019年该区域耕地非粮化率增量。(1)分析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远高于西南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2)请从粮食安全角度,为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一至二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A 2. C【3~4题答案】【答案】3. B 4. C【5~6题答案】【答案】5. D 6. A【7~9题答案】【答案】7. B 8. C 9. D【10~11题答案】【答案】10. A 11. B【12~14题答案】【答案】12. D 13. A 14. B【15~16题答案】【答案】15. D 16.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对鄂州辐射带动作用大于潜江。武汉和鄂州距离近,交通便利,对其辐射带动作用强;武汉和潜江距离较远,交通通达性差,对其辐射带动作用弱。 (2)武汉城市圈为武汉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等,成为武汉市发展的依托;城市圈内城市间产业分工合作,有利于武汉产业升级与提高。(3)依托都市圈内劳动力、商品市场、资源等,提高武汉经济发展水平;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提高经济带内的联通效率;完善经济带内相关配套设施等。 【18题答案】【答案】(1)中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方轻稀土为主;南方重稀土为主;北方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山东两省。(2)稀土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开采加工成本低,拥有价格优势;国内、国际市场广阔;我国稀土的采掘、冶炼、提纯等产业链技术成熟。(3)过量开采,可造成稀土资源的短缺;矿体的露天开采,造成生态破坏;含稀土的尾矿废弃,造成环境污染。【19题答案】【答案】(1)成都平原面积广阔、水热丰沛,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成本增加,但粮食价格受政策管控相对稳定,该地以小农分散经营为主,种粮收益较低;该地距大城市较近,种植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收益更高;城镇化吸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耕地撂荒,土地流转多用于地方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加剧耕地非粮化;近年来,该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以省会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等。(2)加强耕地监测监管,划定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推广优质良种和提升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多渠道畅通粮食销路,以稳定种粮收入,提高村民种粮积极性;加大耕地保护政策宣讲,提高村民粮食安全意识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