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槟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评估检测(一)化 学(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I-127一、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各24分)1.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是A. 食醋 B. 柠檬汁 C. 肥皂水 D. 食盐水2. 《吕氏春秋》中记载“金(铜单质)柔锡(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A. 熔点一般比其组成金属的低B. 硬度一般比其组成金属的大C. 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成金属的强D. 耐磨性一般比其组成金属的好3. 如图,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固体,会引起试管内白磷燃烧,该固体可能是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C. 氯化钠 D. 碳酸钙4.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B. 打开某品牌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C. 酒精能去掉衣服上的碘渍是利用了酒精能溶解碘D. 北方养鱼池的冰面上总要打很多洞,目的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5. 向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B. 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C. 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D. 静置后试管中的混合物是溶液6. 如图所示,在打磨后的两种金属片上滴加不同的溶液,金属M上仅③处有现象,金属N上仅⑤处无明显现象。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A. 铁、M、银、NB N、铁、M、银C. 铁、N、M、银D. M、铁、N、银7.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温度/℃ 0 10 20 30 40 50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Na2CO3 7 12.5 21.5 39.7 49.0 47.3A. t1℃时,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 t1℃时,50g水中加入12gNa2CO3,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5C. t1℃时,将相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此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 t2℃的取值范围大约在40℃—50℃之间8. 某同学为探究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每组加入铁和木炭总质量为24g,食盐水体积7.5mL。“示数差3cm”指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3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变量 序号 铁炭质量比 食盐水浓度/% 示数差3cm所用时间/s 10分钟时升温值/℃① 2:1 26 90 7.8② 4:1 26 170 4.2③ 2:1 13 140 6A. 铁炭质量比、食盐水的浓度都会影响铁锈蚀的速率B. 三组都选择左侧液面上升3cm,是为了控制相同的耗氧量C. 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是因为铁锈蚀放出热量D. 带止水夹的竖直导管可以防止液体进入集气瓶影响实验结果二、非选择题(共10分)9. 探秘古钱币。(1)古币①我国古代的钱币有多种,如金币、银币、铜币、铁币等。小明同学家里收藏有一枚古币,可以被磁铁吸引,该古币是______(填币种)。②铁硬度比铜大,密度比铜小,金和银做成的钱币比铜币腐蚀速度要慢得多,似乎更适合铸造钱币,但是中国历史上铜币的使用量远大于其他材质的货币。综上所述,古代铸造钱币选择金属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填标号)。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抗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的价格(2)金属来源①黄金一般以单质形式存在自然界中,原因是______。②《淮南万毕术》曾记载“曾青(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请写出利用该方法获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鉴别真假金币黄铜是铜锌合金,呈金黄色。有不法之徒用黄铜币冒充金币,请你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金币。______(操作),______(现象),则该币为黄铜币。(4)保存。要防止钱币生锈,应如何保存?______。10. 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回归生活。请根据图示标签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名称:洁厕灵 功能: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有效成分:HCl 注意事项:勿用于大理石的清洁(1)打开“洁厕灵”时能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原因是其有效成分具有______性。(2)标签上写有“勿用于大理石的清洁”,其原因是______(写化学方程式)。(3)据报道“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用,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二者反应化学方程式2HCl+NaClO=NaCl+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4)向洁厕灵中加入水后,洁厕灵的pH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用湿布蘸取少量“洁厕灵”擦拭生锈的剪刀,可清除表面的铁锈,使其光亮如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白醋、稀硫酸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是因为白醋、稀硫酸、盐酸中都含有相同离子:______(填离子符号)。11. 水和溶液在生活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混凝剂:明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②吸附步骤中使用的试剂A可能是______(填名称);官网输送给用户的水是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查阅资料】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为-59℃,沸点为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 ClO2。ClO2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 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③ClO2的名称为______;ClO2化学性质有______(写出一点即可)(2)中国空间站超级“净化器”能从6升尿液中提取出5升蒸馏水,从而获得再生水。经净化后的再生水可满足在空间站中长期作业的航天员清洁、制氧等用途。①获取再生水是通过收集航天员的尿液和其他废水经______(填操作名称)制得。②航天员所需的氧气来自水的电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电解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______能。(3)王亚平老师用醋酸钠(化学式:CH3COONa)过饱和溶液做了一个“点水成冰”的趣味实验。下图为醋酸钠及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查阅资料】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里某种溶质超过这种溶质的饱和限度,而溶质仍未析出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过饱和溶液。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若醋酸钠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醋酸钠的方法为______。②40℃时,在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加入40g醋酸钠,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③将②中所得溶液趁热过滤,将滤液缓慢降温至30℃,无晶体析出,得到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溶液内马上会析出针状结晶,就像结成了“冰块”,从而实现点水成“冰”。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是______(“稳定”或“不稳定”)。12. 机场、火车站、地铁、公交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建设中使用了大量钢铁。工业炼铁所用高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高炉中发生的过程如图2中的过程Ⅰ到过程Ⅲ所示。(1)炼铁用到的固体原料的投放口为______(填“A”或“B”)。(2)如果用的铁矿石为赤铁矿,则过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为了让赤铁矿反应更快更充分,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4)过程Ⅳ通入O2主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______(填写元素名称)元素的含量。(5)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防止大气污染,对炉气的处理提出建议:______。1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寒假时间,通过参观场馆、采访专家、实验模拟等形式,就“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一:认识海洋资源。【查阅资料】(1)海洋除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外,还可为人类提供的资源是______(写一种)。(2)海水中的氯、钠、镁、钾、溴等11种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单质”)占海水所溶解物质总质量的99.8%以上,从中可以提取50多种化学物质。活动二:了解海水淡化。【采访专家】同学们了解蒸馏法和膜分离法(如图)是两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图中,加压后钠离子、镁离子等不能通过反渗透膜。【交流心得】(3)将海水蒸发淡化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4)淡化后的海水属于软水,其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活动三:模拟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目的是从海水中获取NaCl。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海水样品模拟海水晒盐。【实验模拟】取少量海水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海水倒入蒸发皿中,点燃酒精灯加热海水,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实验分析】同学们利用海水中两种主要物质的溶解度表对海水晒盐的过程进行分析。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CaCl2 30.1 37.8 51.7 103.3 111.0 120.1(5)海水晒盐利用的原理是______结晶。(6)若将海水完全蒸干反而不利于获取氯化钠,原因是______。活动四:从粗盐中制取精盐。海水晒盐得到的盐为粗盐,同学们对模拟实验得到的粗盐进行了提纯。如图甲所示为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7)如图甲所示的操作中,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8)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9)操作D中称取10.0g粗盐,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未溶解的粗盐的质量为2.0g,最终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4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______。(10)若100g 5%的氯化钠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浓缩为浓度为10%的溶液,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______。14. 金属回收利用对于保护金属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某品牌电器的废旧电路板含有金属Cu,可能含有CuO、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废弃物成分并回收金属Cu,兴趣小组取一定质量的该废弃物样品进行如下图实验。(1)步骤Ⅱ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2)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基本类型)。若溶液C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的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3)若一定质量的该废弃物中含有金属Cu的质量为1.6g,步骤Ⅰ和步骤Ⅲ回收铜的总质量为4.8g,则该废弃物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4)从垃圾分类的角度考虑,废旧的电路板属于______(填序号)。A. 有害垃圾 B. 可回收垃圾 C. 厨余垃圾 D. 其他垃圾15. 如图是一个变色实验,同学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碘酒为碘(I2)溶解在乙醇中形成的一种溶液;淀粉遇I2变蓝,在本实验中作为指示剂,指示I2是否存在。【进行实验】Ⅰ、向烧杯A中依次加入一定体积的3% H2O2溶液,水和2mL 1%的淀粉溶液。Ⅱ、向烧杯B中依次加入一定体积的2%碘酒、水和2粒维生素C片。Ⅲ、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序号 烧杯A 烧杯B 变色时间/sH2O2溶液体积/mL 溶液总体积/mL 碘酒体积/mL 溶液总体积/mL① 10 32 2 25 595② 10 32 5 25 193③ 10 32 10 25 39④ 5 32 5 25 399⑤ 20 32 5 25 78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看作是各液体的体积之和。【解释与结论】(1)实验①②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2)由实验②④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3)①中,若将碘酒体积改为1mL,则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95s。【继续实验】(4)补做实验证明了维生素C用量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也有影响。实验操作:向烧杯A中加入20mL 3%H2O2溶液,10mL水和2mL 1%的淀粉溶液,______。(5)同学们进一步证明了I2与维生素C能发生反应,实验是向烧杯中依次加入碘酒、水、淀粉溶液,再加入维生素C片,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反思交流】(6)除了以上因素,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还可能有:______(填一种)。(7)同学们测定某维生素C片中Vc(C6H8O6,相对分子质量为176)的含量。取该维生素C片5g,加水完全溶解,再加入淀粉溶液,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碘(I2)含量为2.54%的碘酒至溶液恰好变蓝,共消耗碘酒10mL(密度近似为1g/mL),求该维生素C片中Vc的质量分数。(碘可以与Vc反应:I2+C6H8O6=C6H6O6+2HI)槟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评估检测(一)化 学(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I-127一、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各24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10分)【9题答案】【答案】(1) ①. 铁币 ②. A(2) ①. 化学性质稳定 ②.(3) ①. 将该金币放入稀盐酸中 ②. 产生气泡 (4)保持干燥【10题答案】【答案】(1)挥发 (2)(3)Cl2 (4)变大(5) ①. ②. H+【11题答案】【答案】(1) ①. Al(OH)3 ②. 活性炭 ③. 混合物 ④. 二氧化氯 ⑤. 受热或见光易分解(或具有强氧化性等 )(2) ①. 蒸馏 ②. ③. 化学(3) ①. t1℃时,醋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②. 降温结晶 ③. 83g ④. 不稳定【12题答案】【答案】(1)A (2)(3)将矿石粉碎 (4)碳(5)回收一氧化碳,用于炼铁【13题答案】【答案】(1)化学资源(2)元素 (3)物理(4)减小 (5)蒸发(6)若将海水完全蒸干,氯化钙等杂质会留在所得氯化钠固体中,导致得到的盐不纯,增加了分离它们难度和成本 (7)DACB(8)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9)80% (10)50g【14题答案】【答案】(1)产生大量气泡,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 ①. ②. 置换 ③. Cu、CuO、Zn(3)4g (4)B【15题答案】【答案】(1)探究碘酒的体积对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的影响(2)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越大,混合后溶液变色时间越短(3)大于 (4)向烧杯B中加入5mL2%碘酒、一定体积的水,使溶液总体积为 25ml、5粒维生素C片,然后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与实验⑤对比(5)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再变为无色 (6)温度(合理即可)(7)解:设该维生素C片中Vc的质量分数为xx=3.52%答:该维生素C片中Vc的质量分数为3.5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