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 41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考试标准答案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阅卷
复核
本次考试共二道大题,满分 80 分;此答题纸共 2 页。
本次考试的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此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写在试题纸上和草稿纸上的解答均不能得
分。
得分 阅卷 复核
第一题(40 分)
1.1(2 分)
读数显微镜部件的名称:1. 目镜(0.5 分) 2. 调焦手轮 (0.5 分) 3. 物镜 (0.5 分)
4 测微鼓轮(0.5 分)
1.2(2 分)
(1)十字叉丝位于哪个部位?( B )(1 分)
(2)若观察到的牛顿环如图所示,应将牛顿环向( A )方向移动? (1 分)
1.3(2 分)
读数显微镜测量结果读数为:(1) 21.251~21.255 mm; (1 分)
(2) 29.028~29.032 mm。(1 分)
1.4(2 分)
减小空程误差的操作方法是: 测量数据时只朝同一方向转动测微鼓轮(螺杆) 。
1.5(2 分)
观测牛顿环实验的光路示意图:
实验考试 第 1 页/共 5 页
1.6(2 分)
实际测量过程中,通常利用下列哪一个公式计算?( A )
1.7 (2 分)
牛顿环中心是亮斑,下列哪些描述是可能的原因?( ABC )
1.8 (6 分)
(1)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R 为 856~870 mm 。(4 分)
(2)曲率半径 R 的不确定度为 8~9 mm。(2 分)
1.9(8 分)
(1)充入待测液体后牛顿环条纹排列 变密( 1 分) ,主要原因是 待测液体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
率(1 分) 。
(2)充入待测液体后,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对比度(亮暗反差)变差,最主要的原因是( B )(2 分)
(3)能够显著提高液体薄膜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可能措施有( AB )(2 分)
(4)待测液体的折射率为 1.340 。(2 分)
1.10(4 分)
(1)图中 A 点所在位置相比 O 点所在位置( B )(1 分)
(2)薄膜厚度 H 为 172~174 nm 。(3 分)
1.11(8 分)
(1)白光光源的牛顿环,仅能观察到几条干涉条纹,请解释原因。
光源的相干性的影响,两干涉光束在相遇点的光程差不能太大,光程差超过光源相干长度时,将无
法得到清晰的干涉图样,白光光源谱线较宽,相干性较差,所以仅能观察到几条级数很小的条纹。 ( 2 分)
(2)哪种方式获得的牛顿环干涉条纹对比度较高?( B )(2 分)
(3)激光笔的相干长度 Lm为 15.4 μm (3 分) ;
激光笔的谱线宽度 Δλ为 16.6 nm (1 分) 。
实验考试 第 2 页/共 5 页
得分 阅卷 复核
第二题(40 分)
2.1(3 分)
(1)液体与毛细管璧的接触角为 19.0°~19.2° 。2 分
(2)毛细管中液体是以下哪种状态 A 。1 分
2.2(2 分)
(1)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可以表示为( C )
2.3(11 分)
(1)实验中当电源电压为哪些值( CD ),可以观察到水滴内部产生大量小气泡。2 分
(2)上述现象说明电解反应主要由哪种因素导致?( B )2分
(3)在坐标纸中画出 cos ~U 2 的关系曲线:4 分
2.3 附坐标纸
利用作图法计算碳酸丙烯酯的表面张力系数为 (3.90~4.50) 10-2 N/m。2 分
在 0 V 时,碳酸丙烯酯液滴的接触角为 73.1°~ 73.7° 。1 分
2.4(9 分)
实验考试 第 3 页/共 5 页
(1)给出透镜最优的液体材料组成( B )。2 分
(2)三种透镜的类型为( B )。1 分
有水体系透镜的焦距为 -45.5~ -46.5 mm。1 分
混合体系透镜的焦距为 -50.5~ -51.5 mm。1 分
无水体系透镜的焦距为 -67.1~ -68.1 mm。1 分
(3)计算不同电压下液体透镜的焦距及焦距无穷大时对应的电压。3 分
电压/V 0 48.8~49.2 75.0
焦距/mm -22.7~ -22.9 无穷大 16.9~17.1
2.5(6 分)
(1)当驱动电压为 75.0 V,液体透镜 NA 等于 0.40 。1 分
能够清晰看见哪些黑白条纹图案 ( AB )。3 分
(2)若要清晰看见 800 lp/mm 标准分辨率卡的黑白条纹图案,需要进行哪些操作 ( AD )。2 分
2.6(9 分)
(1)请画出 S 点经过该系统成像的光路图,并在 CCD 上标出像点 S’的位置。2 分
2.6 附图 请在图中画出成像光路图并标出像点 S’的位置
(2)筒镜的焦距为85.0 mm,适配的液体物镜焦距为 17.0 mm。2分
(3)物镜与筒镜之间的距离等于 248.5~249.5 mm,CCD成像单元被充分利用。2分
(4) t=1s、2s、3s对应的液体透镜驱动电压为U1= 74.9~75.1 V、U2= 76.3~76.5 V、U3=
75.6~75.8 V。1.5分
在坐标纸上画出驱动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1.5 分
实验考试 第 4 页/共 5 页
驱动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实验考试 第 5 页/共 5 页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
实验试题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
实验试题
试题一牛顿环实验探究(40分)
(选择题中有多选题,多选少选不得分)
牛顿在1675年首先观察到牛顿环现象。如题图所示,当曲率半径R很大的平凸透镜的
凸面放在一平面玻璃上(即为“牛顿环仪”)时,透镜凸面与平面之间形成一个从中心O向
四周逐渐增厚的空气层。理论上通常描述为:当单色光由上方照射时,从空气层上下两个表
面反射的光束1和光束2在上表面附近相遇产生干涉,形成一组以O点为中心的明暗相间
的同心圆,即牛顿环。
利用牛顿环,可以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及光的波长,检验表面的平面度、球面度,
测量微小形变以及研究工件内应力的分布,在物理与工程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图:12读数显微镜中观察的牛顿环
13(2分)读数显微镜测量结果如题图所示,请分别填写读数。
(1)
mm
(2)
mm
滑动部件
滑动部件
主尺读数基准的
m打
10203040
50
1020304050
图:1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
10
1.1(2分)牛顿环实验中,主要仪器是读数显微镜,其结构如题图所示,请给出下列部件
图:1.3读数显微镜测量结果示意图
的名称。
1.4(2分)实验中利用读数显微镜进行测量时,经常会带来空程误差,减小对应的测量不
1.
2
确定度的操作方法是:」
15(2分)实验提供以下实验器材:钠光灯、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玻璃片,请根据1题
图中牛顿环形成的实验原理,设计观测牛顿环实验的光路示意图。
1.6(2分)利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时,假设入射光波长为入,第m个暗环(半
径rm,直径Dm)处的空气层厚度为δm,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一般设定δm据理论可推导出曲率半径R的表达式。基于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实验的经验,
实际测量过程中,通常利用下列哪一个公式计算?()
A.R=D-D:
4(m-2)元
B.R=tn
1m元
C.R=D
4m入
1.7(2分)利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实验中,若牛顿环中心是亮斑,下列哪些描
述是可能的原因?()
A.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之间接触处有尘埃
B.平凸透镜存在破损
图:1.1读数显微镜的仪器结构示意图
C.平板玻璃存在台阶
12利用读数显微镜观测牛顿环时,需要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交点与牛顿环中心重合。
D.45°玻璃片反射镜调节不佳
(1)(1分)十字叉丝位于哪个部位?()
1.8在牛顿环实验中,钠光灯作为光源,用读数显微镜分别测得竖直十字叉丝与左右两边第
A.物镜内
B.目镜内
C.45玻璃片反射面上
D.牛顿环仪上
5、10、15、20、25、30暗环相切的位置读数,分别表示为d、d5'、d10、d1o'…依次类推,
(2)(1分)若观察到的牛顿环如题图所示,应将牛顿环向()方向移动?
如题表所示。
A.左上
B.左下
C.右上
D.右下
实验考试第1页/共10页
实验考试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