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法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填空题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______和______的体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______。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______,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______。
4.反思作为内心活动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______和______过去。
5.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6.人与自然是______。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7.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和。
8.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等 。
9.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______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______工程。
10.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______或______时,就是在反思自己。
二、选择题
11.下列行为中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
A. 给同学起难听的绰号
B. 认真倾听他人讲话
C. 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D. 对他人的求助视而不见
1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 )
A. 尊重他人
B. 宽容他人
C. 严格要求他人
D. 斤斤计较
13.当我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立刻动手打架
B. 恶语相向
C. 冷静下来,沟通解决
D. 从此不再理对方
14.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煤炭
D. 水能
15.以下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环境的是( )
A. 绿色出行
B. 随手关灯
C.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 垃圾分类
1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躲在高楼的窗户边大声呼救
B. 乘坐电梯快速逃离
C.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
D. 立即从楼上跳下去
17.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 台风
B. 洪涝
C. 滑坡
D. 干旱
18.以下哪种做法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
A. 为了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苛刻,不允许自己犯一点错
B. 听取他人合理建议,不断完善自己
C. 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D.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19.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级别最低的是( )
A. 蓝色
B. 黄色
C. 橙色
D. 红色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是相互关联的
B. 宽容能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
C. 反思会让我们不开心,所以没必要反思
D.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它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打“√”,错误的打“×”)
21.尊重他人仅仅是道德要求,与法律无关。( )
22.宽容就是要无条件地原谅别人的所有过错。( )
23.只有在失败的时候才需要反思,成功的时候不需要。( )
24.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因为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
25.发生火灾时,为了快速逃离现场,可以乘坐电梯。( )
26.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煤炭不是清洁能源。( )
27.保护地球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
28.当泥石流发生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 )
29.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一般划分为四级,其中红色表示特别严重。( )
3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
四、简答题
31.请简要阐述宽容的意义。
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
五、材料分析题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校园里,有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有的同学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顾及他人感受;有的同学在与他人交往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不考虑别人的需求。
请分析上述现象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你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修养、素质
2.不受侵犯
3.原谅他人、自己
4.分析、总结
5.空间、环境、资源
6.生命共同体
7.资源的高效利用、废物的循环利用
8.台风、洪涝、干旱、泥石流(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9.地质、防灾减灾
10.经验、教训
二、选择题
1.B 12. B 13. C 14. D 15. C
2.C 17. C 18. A 19. A 20. C
三、判断题
1.× 22. × 23. × 24. × 25. ×
2.√ 27. × 28. × 29. √ 30. ×
四、简答题
31. 宽容的意义
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开阔,化解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宽容能让我们保持平和心态,减少冲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宽容是一种美德,体现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2. 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不歧视、不侮辱。
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困难。
礼貌待人,使用文明用语,避免伤害他人自尊。
33. 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学习防灾知识,掌握自救技能(如地震时躲在坚固物体下)。
关注预警信息,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准备应急包(含食物、水、急救药品等)。
遵守安全规则,不盲目行动(如不乘坐电梯逃生)。
五、材料分析题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 存在的问题
不尊重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公共场合喧哗、自私自利。
缺乏换位思考,忽视他人感受,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2) 我的做法
主动沟通:提醒同学尊重他人,说明行为的危害。
以身作则:自己做到礼貌待人,营造尊重的氛围。
向老师反映:寻求帮助,共同纠正不良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