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淄博四中高2024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地理·试卷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35题,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本人班级、姓名、考号、考场、座号用正楷字体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涂黑,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64分)
我国某都市圈2020年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3、高4.42、高1.91个百分点。下图为该都市圈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人口密度随圈层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20年来,该都市圈人口增长主要来自( )
①劳动年龄人口②老年人③政策性人口集聚④自发性人口集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20年来,该都市圈0~50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增长迅速,反映出( )
A. 人均居住用地扩大 B. 土地人口承载力提高
C. 生态环境质量较优 D. 公共服务集聚效应强
3. 该都市核心圈交通布局形态为“环形十放射状”的主要目的是( )
A. 引导人口向交通沿线分布 B. 促进物流功能向市郊聚集
C. 吸引服务业沿交通线布局 D. 构建方便快捷的通勤网络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4. 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 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 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 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 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5. 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
A. 相似的空间形态 B. 趋同的主导产业 C. 一致的功能定位 D. 相近的等级规模
6. 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
A. 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 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 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 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52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由材料可知,目前影响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策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气候因素 D. 生态因素
8. 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是( )
A. 解决污染问题 B. 带动经济发展 C. 扩大城乡差距 D. 减少地域联系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与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趋于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
A. 1300米以下地带 B. 1300~1600米地带
C. 1600~1900米地带 D. 1900~2500米地带
10. 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反映出的人地关系状况及其原因可能是( )
A. 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 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 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 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市、区)2000-2020年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变化。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广东、山东、黑龙江、西藏4个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表示广东省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与2000-2010年相比,促使2010-2020年上海老龄化趋势发生显著改变主要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老龄化周期性变动
C. 外来常住人口增加 D. 养老服务体系完善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貌 B. 环境保护 C. 开发成本 D. 防灾安全
14. 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A. 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 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 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D. 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人口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x100%.人口半城镇化率能反映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非城镇户籍人口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半城镇化率的省际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造成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半城镇化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置差异 B. 经济水平 C. 自然资源 D. 人口政策
16. 人口半城镇化率高的省级行政区( )
A. 均濒临海洋 B. “城市病”最突出 C. 经济发展速度慢 D. 就业机会较多
17. 下列对策中,有助于缓解人口半城镇化问题的是( )
A.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B. 降低城市化速度 C. 鼓励逆城市化 D. 扩大大城市规模
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④中周围最可能有大学城的是④
B. 在②的西侧工业区可建设造纸厂
C. 在①西侧的火车站附近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建设化工厂
D. 在③处由于离商业区太远,只能建设低级住宅区
19. 下列地租曲线能正确反映沿图中POM线地租水平的是( )
A. B. C. D.
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金华兰溪市西部,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下左图)。全村又以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向四面八方延伸,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村落整体地势较高,村外有溪流穿越。居住区多顺应地形建在山坡上,且围绕众多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居住片区之间隔着农田和水塘(下右图)。据材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诸葛村外侧有溪流,村内却人工开挖了许多水塘和水井,其目的是( )
A. 内外隔离,抵御外敌入侵 B. 内外相连,完善村内水运网络
C. 内外相连,利于洪水外泄 D. 调节气候,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21. 诸葛村的居住区多顺应地形分散建在山坡上,其考虑的区位优势是( )
①便于敌情观测和防御②村落少占农田和水塘③减轻洪灾害④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⑤减轻村落中心压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1990~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1990年~2020年,图示城市( )
A. 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 B. 绿地比例不断减少
C. 不透水面扩展速度不断上升 D. 绿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23. 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出各城市( )
A. 城市等级显著提高 B. 城市化水平上升
C. 工业区不断扩大 D. 绿地面积持续减小
24. 大湾区城市用地变化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A. 地下水位升高 B. 热岛效应缓解
C. 城市内涝频率增加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又称“挂树贮藏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主要选择晚熟柑橘品种实施该技术。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下列地区最有利于果农实施“留树保鲜”技术的是( )
A. 吉林 B. 郑州 C. 成都 D. 苏州
26. “花果同树”景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交通 C. 地形 D. 市场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为种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的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与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与鲁西北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非粮化”率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水热组合状况多样 B.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 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D.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8. 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方政策引导 B. 市场需求变化 C. 饮食习惯改变 D. 农业技术进步
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和耐瘠的习性。将马铃薯列为主粮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下表为2021年世界部分国家马铃薯单产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科威特 新西兰 美国 爱尔兰 德国 中国 世界平均
单产(吨/公顷) 51.9 50.8 49.1 45.6 43.8 16.3 20.7
29. 为提高我国马铃薯单产,下列因素中贡献最大的是( )
A. 科学技术 B. 播种面积 C. 劳动力数量 D. 复种指数
30. 未来马铃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原因是( )
①易保鲜储存②增产潜力大③环境适应能力强④符合大众饮食习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见下图),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显增加的是( )
A. 牧场面积 B. 牦牛数量 C. 劳动力数量 D. 收入来源
32. 当雄生长期短,牧草较矮。为保障漫长寒季的草料供应,当地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①开垦草原种植牧草②储存草原生长期牧草③建设温室种植牧草④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第Ⅱ卷(共36分)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海固人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支持下,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平原灌溉区,进行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和固原的简称,1972年该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2020年随着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二:下图为宁夏国家级贫困县分布示意图。
(1)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
(2)分析宁夏北部地区吸引“生态移民”迁入所具备的条件。
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港特区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多地少。下图为香港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1)图中甲所示城市功能区的类型是_______。
(2)分析图中丙处工业园区分布的合理性。
(3)阐述香港岛上高级住宅区向山顶和郊野公园方向发展的原因。
3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卉不仅供观赏点缀生活,还可跨界食品、医药、保健、美容化妆等多个领域。最适宜种植花卉的地区,气温应该在12℃—30℃之间,并且具有强烈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斗南约位于25°N,海拔高度约为1800米,斗南花卉小镇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花卉产业,已经成为了仅次于荷兰阿斯米尔的世界第二大鲜切花交易市场。全国70%的玫瑰、30%的康乃馨等都来自于这个滇中小镇,每天从这里运出的鲜花流向了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图为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地理位置图和昆明气候资料图。
(1)简述昆明斗南地区适宜鲜花种植的优势天气和气候条件。
(2)简述斗南鲜花能远销世界多地的社会经济原因。
(3)请对斗南地区鲜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出合理化建议。
淄博四中高2024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地理·试卷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35题,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本人班级、姓名、考号、考场、座号用正楷字体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涂黑,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64分)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D 3. D
【4~6题答案】
【答案】4. A 5. D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C 12. A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C
【15~17题答案】
【答案】15. B 16. D 17. A
【18~19题答案】
【答案】18. B 19. B
【20~21题答案】
【答案】20. D 21. B
【22~24题答案】
【答案】22. A 23. B 24. C
【25~26题答案】
【答案】25. C 26. D
【27~28题答案】
【答案】27. A 28. B
【29~30题答案】
【答案】29. A 30. C
【31~32题答案】
【答案】31 D 32. C
第Ⅱ卷(共36分)
【33题答案】
【答案】(1)地处山区,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
(2)水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土地资源较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政策支持,资金充足:风俗习惯相近。
【34题答案】
【答案】(1)商业区 (2)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地处与盛行风向垂直郊区,减少对市区的污染;临海分布,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3)山顶和郊野公园附近地势较高,环境优美;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便利。
【35题答案】
【答案】(1)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冬季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满足优质鲜花生长温度要求;地处高原,晴天多,光照充足,尽夜温差大,适合优质鲜花生长。
(2)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生产成本低;国际国内市场广阔;高速公路发达,且距离机场较近,运输便利;政策的大力支持。
(3)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鲜花培育的专业人才;加大技术投入,培育优质品种的鲜花;弓进优质的鲜花品种,开拓国内市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