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A卷)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单元测试卷(B卷)(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赋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答案写错别字不得分,用拼音代字也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你仔细判断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是种植东西向横越非洲大陆的树墙,以缓解当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1.图中①表示的纬线是( )A.北极圈 B.南回归线C.北回归线 D.赤道2.非洲的“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地带延伸的,其北侧和南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每年从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进行周期性的迁徙。读非洲角马迁路线图和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图,完成下面3—4小题。3.角马开始向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迁徙的时间是( )A.1月 B.6月C.8月 D.10月4.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土壤的空间差异认识大洲,应该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入手,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读非洲资料图,完成下面5—8小题。5.从地理位置看,非洲( )A.赤道穿过中部,多位于南半球 B.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温带C.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邻 D.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6.非洲的地形特点是( )A.东西高,中部低,南北纵列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东南高,北部低,以高原为主 D.北高南低,以平原,高原为主7.关于非洲气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北距离远,气温差异明显 B.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C.缺少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D.南回归线附近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8.关于非洲各要素间内在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势影响,尼罗河自北向南流动B.受气候影响,刚果河水量较小,无结冰期C.为寻找食物和水源,非洲动物5~10月由A地向B地迁徙D.人口增长迅速,人们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9.右图所示的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 )A.袋鼠和树袋熊 B.袋鼠和琴鸟C.鸸鹋和树袋熊 D.袋鼠和鸸鹋10.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沙漠和草地11.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B.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C.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D.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2.某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张关于“一带一路”经过的世界部分区域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读图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13.据图可知,澳大利亚分布最广泛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14.澳大利亚内陆人口稀少,主要的原因是( )A.气候干燥 B.雨林广布 C.交通不便 D.资源贫乏15.澳大利亚西部和东部濒临的两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印度洋、北冰洋二、读图综合题。(请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共24分)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6分)202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于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此次会议是金砖国家扩员后的首次峰会。截至2024年7月,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共十个国家。【炙热非洲】(1)从纬度位置上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 (特殊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多彩非洲】(2)读图1可知,非洲中部分布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盆地 ;图2非洲气候具有独特的分布规律是 ;图3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主要位于 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 。【奋进非洲】非洲是人类主要发源地之一,但因各种原因发展速度和时间都落后于其他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以矿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贸易,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长久以来形成了以 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贸易逆差不断增大,不利于经济发展。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由图可知,大洋洲被 穿过,主要由澳大利亚和 两个发达国家构成。汤加境内多火山地震,为恢复经济,汤加可利用热带海岛风光,大力发展 业。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地形区A是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这样分布的好处有: (答1点即可)。18.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经济大国;澳大利亚采矿业发达。下图分别为“日本工业区分布图”、“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6分)(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 (发达/发展中)国家。(2)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地带。(3)澳大利亚的最大城市是 。(4)澳大利亚的地势特征是 ,中部的大自流盆地水是微咸水,为 (种植/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5)日本的最高峰是 ,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5分)材料一: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与肯尼亚拥有良好的双边关系,以“萦内铁路”为代表的新时代中肯合作项目,给肯尼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肯尼亚是世界第三火鲜花出口国,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一枝早上7点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一年四季均可以产玫瑰,但每年的6-9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奈瓦沙湖畔(图3)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企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神奇的大陆】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高、富”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B.黑——黑土地分布广泛C.高——地形以高原为主D.富——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友谊之路】很多野生动物为蒙内铁路的“动物通道”点赞,下列动物不可能在肯尼亚的察沃国家公园穿越蒙内铁路的是( )A. B. C. D.(3)如果乘火车从蒙巴萨至内罗毕驰骋在东非高原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沙漠C.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鲜花的国度】(4)肯尼亚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荷兰,运输方式主要选择 运输。(选填“航空/铁路/海洋/公路”)【经济快速发展】(5)读上图,分析非洲很多国家(如肯尼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 。答: 。三、材料分析题。(请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共7分)20.【传统聚落价值大】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民俗等信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聚落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影响尤为突出。某中学兴趣小组组织“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云上研学,下图是该小组收集的气候资料图。(1)图甲民居能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选填“湿热/寒冷/干旱”)。(2)甲、乙、丙三幅民居图中,能反映出B地民居的地理环境特点的是 图,据此推测当地气候对应下图中的 (填数码)。A为独占一块大陆的图家,当地居民以 人种为,主畜牧业和 业发达。(4) C地的传统民居主要为木质结构,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木质房屋凉爽通风 B.木质房屋高大美观C.木质房屋修建方便 D.木质房屋抗震性强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并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意义重大。(5)不少传统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保护起来。就其保护的意义,玲玲与贝贝发表了以下看法,你选择支持 的观点,理由: 。B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A D C B D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B A C二、读图综合题(共24分)16.(1)赤道(2)刚果盆地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草原 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3) 农矿17. (1)南回归线 新西兰(2)观光旅游业 (3)大分水岭(4)沿海 距离港口较近,海运便利,利于对外出口18. (1)发达 (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3)悉尼 (4)东西高,中部低 畜牧 (5)富士山19. (1)B (2)D (3)C(4)航空(5)单一商品经济,由于长期殖民统治,工业基础落后,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三、材料分析题。(共7分)20.(1)干旱 (2)乙(3)白色 采矿 (4)D(5))支持贝贝的观点,要高度重视传统聚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传统聚落的发展和保护不仅是政府要尽力,个人也要积极参与。(言之有理即可)ABCD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