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第一节 化学键与物质共存2.1.1 离子键与共价键核心素养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上认识不同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形式,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与物质性质之间的联系。从微观角度深入分析化学键的本质,包括离子键中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共价键中共用电子的形成,构建起从微观结构解释宏观性质的思维模式。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相关实验现象、物质性质差异等证据的分析,推理化学键的类型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建立化学键判断、电子式书写等思维模型,能运用这些模型解决实际化学问题,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和结构特点判断化学键类型,正确书写电子式。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判断方法;电子式的书写规则及应用;能够根据化学键类型判断物质的类别和性质难点理解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实质及其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关系;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尤其是判断一些特殊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正确书写复杂离子和化合物的电子式,用电子式准确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课前导入课前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像食盐(NaCl)、水(H2O)、氧气(O2)等。这些物质性质差异很大,食盐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水是无色液体,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支持燃烧。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们的性质会如此不同呢?其实,这背后的 “大功臣” 就是化学键。化学键就像一把神奇的 “胶水”,把原子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物质,它不仅决定了物质的内部结构,还对物质的性质起着关键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键的奇妙世界,探索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奥秘,揭开物质构成的神秘面纱 。01化学键对微粒间结合方式的认识历程贝采里乌斯在对正、负电相互吸引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化二元学说,这一学说成为后来形成的离子键理论的基础。范托夫提出了甲烷分子的四面体假说,即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路易斯在德国科学家柯赛尔提出的“任何元素的原子都要使最外层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价键电子对理论。19 世纪初19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 20 年代微粒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1. 加热至 100 ℃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外界提供的能量的作用是什么?外界提供的能量破坏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2. 加热至 2 200 ℃以上时,水会分解。在这一过程中,外界提供的能量的作用是什么?外界提供的能量破坏水分子内氢原子、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微粒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3. 为什么使水分解需要加热到 2 200 ℃以上,而使水沸腾只需要加热到 100 ℃?水分子内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要破坏这种相互作用就要消耗足够多的能量,而破坏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需的能量则少得多,即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内氢原子、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弱的多。化学键化学键: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相邻原子强相互作用化学键只存在于直接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广义的原子,不仅指原子,也包括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较强,原子间较弱的相互作用不是化学键包括吸引作用和排斥作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 2H2 ↑ + O2 ↑在此反应中,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氢原子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氧原子之间也形成新的化学键。①以水的分解为例分析化学键的变化情况化学反应 断裂的化学键 形成的化学键H2分子中氢原子间和O2分子中氧原子间的化学键 H2O分子中H、O原子间的化学键H2分子中氢原子间和Cl2分子中氯原子间的化学键 HCl分子中H、Cl原子间的化学键N2+3H2 2NH3 N2分子中氮原子间和H2分子中氢原子间的化学键 NH3分子中N、H原子间的化学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会释放能量。离子键在氯化钠形成的过程中,钠原子最外层的 1 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 Na+ 和带负电荷的 Cl-(二者的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带相反电荷的两种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氯化钠。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作离子键。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钠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可以表示为:可以用电子式(一种由元素符号和用于表示该元素原子最 外 层 电 子 的“·” 或“×”组成的式子)表示氯化钠中的化学键:共价键在氯化氢分子形成的过程中,氯原子和氢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组成一对共用电子,使二者的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并使二者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氯化氢分子。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作共价键。一般情况下, 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氢原子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共价键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例如,二氧化碳分子呈直线形,水分子呈角形,氨分子呈三角锥形,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二氧化碳、水、氨、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示意图02电子式及其书写元素符号周围标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以单电子分布,多于4时多出部分以电子对分布。例如:原子的电子式镁原子:碳原子:氧原子:氖原子: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例如:Na+、Li+、Mg2+、Al3+等。单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以表示其所带的电荷。例如:氯离子:硫离子:复杂离子及化合物的电子式OH-氧化钙硫化钾H—O—ClH2O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NaClMgBr2NH3CO2书写电子式的注意事项(1)一个“·”或“×”代表一个电子,原子的电子式中“·”(或“×”)的个数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同一原子的电子式不能既用“×”又用“·”表示。(3)“[ ]”在所有的阴离子、复杂的阳离子中出现。(4)在化合物中,如果有多个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必须是间隔的,即不能将两个阴离子或两个阳离子写在一起(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时,由于不是化学方程式,不能出现“=”。“→”前是原子的电子式,“→”后是化合物的电子式。03课堂小结04课堂练习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氟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D2.从化学键变化的观点看,下列变化中化学键被破坏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于水 B.金刚石变成石墨C.氯化钠熔化 D.五氧化二磷吸水C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盐是A.NaN3B.Ba(OH)2C.ClO2D.MgBr2ADThanks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