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董丽娜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病,只有微弱
的视力,10岁彻底失明。此后的人生
中,她在盲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
所有课程,22岁开始学习播音,被中国
传媒大学正式录取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
业研究生,成为中传首位盲人研究生。
给了我平等的考试的机会
2023年6月28日,她以中国传媒大学播
音硕士身份毕业,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
董丽娜
音硕士。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目录
CONTENTS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7.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0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911年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1860-1894年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1851年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探索。
1921年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成立
成功
失败
失败
失败
思考:宪法序言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思考: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
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了解)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脸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思考: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结合视频思考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背诵)
①宪法规定: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性质决定: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③地位
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苏共消失,苏联解体:
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年历史,拥有1500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却在一纸禁令下被解散,消失了。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复杂,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体制固化,法治涣散,脱离群众,腐败严重,没有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就。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共因此消失了。
结合苏联共产党的失败教训,思考我国应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了解)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领导一切的,法治又强调宪法法律至上。那么,党的领导和法律有何关系呢?
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背诵)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0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暖心的话语,道出了对人民的炽热情感。
思考:为什么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背诵)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公民
思考:“人民”和“公民”有何关系呢?权力和权利又有何关系呢?
人民
敌人
公民
权力≠权利
权力即“公权”。与服从相对应。
通常搭配:国家权力,人民权力
权利即“私权”。与义务相对应。
通常搭配:公民权利。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一章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思考: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指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土地、道路、河流等)属于全体人民共同享有
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第二条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思考: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背诵)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是什么?(背诵)
目的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要求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03尊重和保障人权
实施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院
开展再就业培训
以下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说明什么?
受教育权
生命健康权
文化权利
劳动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背诵)
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
也包括群体。
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民法典》
第一条规定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思考:国家如何尊重和保护人权?
①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如何看待这种执法方式?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此,司法机关必须积极履行责任,主动担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治理和司法实践中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司法机关只有彰显忠于法律、敢于实践、积极履职精神,培养不惧疑难险重、坚守法治原则、锐意改革创新能力,才能承担起自身责任和使命,不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材料对审判、检察机关保障人权有何启示?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结合以下图片思考,要把人权理想变为现实,国家应该怎么做?
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背诵)
①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普法: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党的
主张

人民
意志

统一
国家权力
属于人民
国家
尊重和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坚持
中国共产党
领导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课堂小结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