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第四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毕业质量检测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第四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毕业质量检测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第四十八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毕
业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如图,用同样大小的三角板比较∠ 和∠ 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 ∠ B. ∠ < ∠
C. ∠ = ∠ D.没有量角器,无法确定
2.如图是用 12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正方体用胶水相互紧密粘连),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有 7 个正方体,则“?”一部分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3.2021 年 9 月某超市零售额为 500000 元,2022 年 9 月份比 2021 年 9 月份增长了 20%,则 2022 年 9
月份的零售额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 × 105元 B. 5.2 × 105元 C. 6 × 105元 D. 6 × 106元
4 1.计算33+33+33 = 9,则“?”表示的是( )
A. 1 B. 3 C. 6 D. 9
35 .化简分式 2 2 +1 ·______的结果为单项式,则“______”上填的式子可以是( )
A. 1 B.
1 C. +1 D. +1 1 1
6.若数据 ,2,5,7,1,4, 的平均数为 4,则 , 的平均数为( )
第 1页,共 17页
A. 7.5 B. 5.5 C. 2.5 D. 4.5
7.如图是 2025 年 6 月的日历,某同学要在该日历上圈出三个数 , , ,使得它们的和为 63,则这三个数
在日历中的位置不可能是( )
A. B. C. D.
8.一篇文章,嘉淇输入完成时间 (分)与每分钟输入字数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嘉淇原来 20 分钟输入完成,
改变输入方法后,嘉淇每分钟输入 100 个字,则改变输入方法后( )
A.提前了 5 分钟 B.提前了 10 分钟 C.提前了 15 分钟 D.落后了 5 分钟
9.用三块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纸片“甲、乙、丙”和一个面积为 2 2的矩形纸片“丁”紧密拼接形成一个大
矩形,如图,已知一块“丙”纸片的面积为 2,则一块“甲”纸片的边长为( )
A. 2 2 B. 2 + 2 2 C. 3 D. 4 + 2 2
10.已知直线 和直线 外一点 .求作:直线 .使得 // .对于甲、乙两位同学尺规作图的过程,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甲同学:如图,
第 2页,共 17页
①在 上取不重合的 , 两点,作射线 ;
②在射线 上截取 = ,作射线
③在射线 上截取 = ;
④作直线 ,直线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乙同学:如图,
①在 上取点 (点 在点 的左下方),作射线 ;
②以点 为圆心, 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和线段 的延长线于点 , ,连接 ;
③作∠ 的平分线 ,直线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A.甲、乙同学的都正确 B.甲、乙同学的都不正确
C.只有甲同学的正确 D.只有乙同学的正确
11.如图,⊙ 的半径为 3,边长为 2 的正六边形 的中心与 重合, 、 分别是 、 的延长线
与⊙ 的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3 B. 32 3 C.
9 9 3
4 3 D. 4 2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和图形 在第一象限内,过点 作 轴和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 ,
若图形 中的任意一点 , 满足 ≤ 且 ≤ .则称四边形 是图形 的一个覆盖, 为这个覆盖的特
征点.如:如图, 1,2 , 4,1 , 2,3 , 3,5 ,四边形 是线段 的一个覆盖, 为这个覆盖的特
征点.若在直线 : = + 7 < 0 上存在图中 的覆盖的特征点,则 的值可以是( )
A. 12 B.
3
2 C. 2 D. 3
第 3页,共 17页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3.已知 4 = × 8 ≠ 0 ,则 = , 的倒数为 .
14.在古代,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计数.即“结绳计数”,当时有位父亲为了准确记录孩子的出生天数,
在粗细不同的绳子上打结(如图),由细到粗(右细左粗),满七进一,那么孩子已经出生了 天
15.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小明先将直角边长为 5 个单位长度的等腰直角三角板 摆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其两条直角边 , 分别落在 轴负半轴、 轴正半轴上(如图所示),然后将三角板
6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小明发现 , 两点恰好都落在函数 = 的图象上,则
的值为 .
16.某单位现有一块形状为三角形的建筑用地,其中∠ = 90 , = 3, = 5.现单位要求施工方将
扩建成一个正方形用地(周围有足够的用地),要求原来位于 , , 三个顶点的三棵树在正方形的边
上.甲、乙两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请对比两种方案并求出面积较小的正方形的面积 .
三、解答题:本题共 8 小题,共 6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 8 分)
已知数 , 表示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第 4页,共 17页
(1)在数轴上表示出 , 的相反数的位置,并将这四个数从小到大排列;
(2)若数 与其相反数相距 16 个单位长度,则 表示的数是多少?
(3)在(2)的条件下,若数 与数 的相反数表示的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则 表示的数是多少?
18.(本小题 8 分)
+1 2
已知: = 2 , = +1.
(1)当 > 0 时,判断 与 0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 2设 = + .若 是整数,求 的整数值.
19.(本小题 8 分)
在大课间活动中,体育老师随机抽取了九年级甲、乙两班部分女学生进行仰卧起坐的测试,并对成绩进行
统计分析,绘制了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分组 频数频率
第一组(0 ≤ <
3 0.15
15)
第二组(15 ≤ <

30)
第三组(30 ≤ <
7 0.35
45)
第四组(45 ≤ <
0.20
60)
(1)频数分布表中, =________, =________,并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如果该校七年级共有女生 200 人,估计仰卧起坐能够一分钟完成 30 或 30 次以上的女学生有多少人?
(3)已知第一组中只有一个甲班学生,第四组中只有一个乙班学生,老师随机从这两个组中各选一名学生谈
心得体会,请你用列表或树状图的方法,求所选两人正好都是甲班学生的概率.
第 5页,共 17页
20.(本小题 8 分)
小杰在学习了“仰角、俯角、坡比”后,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区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小杰利用小区中的一
个斜坡 ,首先在斜坡 的底端 测得高楼顶端 的仰角是 60 ,然后沿斜坡 向上走到 处,再测得高楼
顶端 的仰角是 37 ,已知斜坡 的坡比是 = 1: 6,斜坡 的底端 到高楼 底端 的距离是 20 3米,且
、 、 三点在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假设测角仪器的高度忽略不计,请根据小杰的方案,完成下列问题:
(1)求高楼 的高度;
(2)求点 离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 0.1 米). (参考数据:sin37 ≈ 0.60,cos37 ≈ 0.80,tan37 ≈ 0.75,
3 ≈ 1.73)
21.(本小题 8 分)
如图, , , 三点在⊙ 上,直径 平分∠ ,过点 作 // 交弦 于点 ,在 的延长线上取一
点 ,使得 = .
(1)求证: 是⊙ 的切线;
(2)连接 交 于点 ,若 = 4, = 5,求 的长.
22.(本小题 8 分)

如图,反比例函数 = ≠ 0 与一次函数 = + 的图象交于点 1,3 ,点 , 1 ,一次函数 = +
与 轴交于点 .
第 6页,共 17页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
(2)连接 , ,求 的面积;
(3)如图 2,点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点右侧一点,连接 ,把线段 绕点 顺时针旋转 90 ,点 的对应
点 恰好也落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点 的坐标.
23.(本小题 8 分)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 10 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以 425.60 分的总分夺得金牌.在精彩的比赛过程中,
全红婵选择了一个极具难度的 207 动作(如图 1),为了分析这个动作我们可以建立如图 2 所示的平面直角
坐标系 ,将她从点 3,10 起跳后的运动路线看作抛物线的一部分,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她的竖直
高度 (单位: )与水平距离 (单位: )近似满足二次函数关系.
(1)下表为平时训练中完成一次 207 动作,全红婵的水平距离 与竖直高度 的几组数据:
水平距离 / 3 4 4.5
竖直高度 / 1011.25106.25
根据表中数据,求 与 近似满足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并求出 的值;
(2)某一次 10 米跳台练习中,如果 与 之间近似满足二次函数 = 4 2 + 35,则全红婵完成跳水动作
入水时的入水点到 点的距离是多少?
24.(本小题 8 分)
如图,四边形 中, = 8, = 2 11, = 12, = 6,∠ = 90 .点 从点 出发沿折线
向点 运动,连接 ,将 绕点 顺时针旋转得到 ,旋转角等于∠ ,作 ⊥ 于点 ,设点 运动
的路程为 .
第 7页,共 17页
(1)∠ = °.
(2)若点 在 上( 除外).
①求证: = ;
②当点 落在 上时,求 的值.
(3)作 的中线 ,若 与线段 有交点,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
第 8页,共 1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2 1,2/0.5
14.516
15.2 或 3
16.25617
17.(1)
解: , 的相反数的位置表示如图:
∴ < < < ;
(2)
∵数 与其相反数相距 16 个单位长度,则 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8
∴ 表示的数是 8;
(3)
∵ = 8,而数 表示的点与数 的相反数表示的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
∴ 8 + 4 = 4
∴ 表示的数是 4.
第 9页,共 17页
18.(1)
解: ≥ 0,理由如下:
+ 1 2
= 2 + 1
2 +2 +1 4
= 2 + 1
( 1)2= 2 +1 ,
∵ > 0,
∴ + 1 > 0, 1 2 ≥ 0.
∴ ≥ 0;
(2)
= 4 + 2 = 4+2 = 2( +1)+2解: +1 +1 +1 +1
= 2 + 2 +1,
∵ , 是整数,
∴ + 1 是 2 的因数.
∴ + 1 =± 1,±2.对应的 值为:
∴ = 2 + 2 = 4 或 = 2 + 2 = 0 或 = 2 + 1 = 3 或 = 2 1 = 1.
∴ 的整数值为:4,0,3,1.
19.(1)
解: = 1 0.15 0.35 0.20 = 0.30,
抽取学生总数为:3 ÷ 0.15 = 20
= 20 × 0.20 = 4,
第二组频数为:20 × 0.30 = 6,
补充完整后的统计图如下:
第 10页,共 17页

(2)
解:200 × 7+420 = 110(人),
答:估计仰卧起坐能够一分钟完成 30 或 30 次以上的女学生有 110 人
(3)
解: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 12 种等可能的结果,所选两人正好都是甲班学生的有 3 种情况,
∴ 3 1所选两人正好都是甲班学生的概率是12 = 4.
20.(1)
解:由题意得:在 中, = 20 3米,∠ = 60 ,
∴ = tan60 = 20 3 × 3 = 60(米),
∴高楼 的高度为 60 米;
(2)
解:如图,作 ⊥ 于 , ⊥ 于 ,

则∠ = ∠ = ∠ = 90 ,
∴四边形 是矩形,
第 11页,共 17页
∴ = , = ,
设 = 米,
∴ = = 60 米,
∵斜坡 的坡比是 = 1: 6,
∴ = 6 米,
∴ = + = 20 3 + 6 米,
在 中,∠ = 37 ,
∴ tan37 = 60 = 20 3+6 ≈ 0.75,
解得: ≈ 6.2,
经检验, 是原方程的解,
∴点 离地面的距离为 6.2 米.
21.(1)
证明:∵ 平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0 ,
∴ ∠ = ∠ + ∠ = 90 .
∴ ⊥ . ∵ 是半径,
∴ 是⊙ 的切线.
(2)
解:连接 ,
∵ 是⊙ 的直径,
第 12页,共 17页
∴ ∠ = ∠ = 90 . ∵ ∠ = ∠ , = ,
∴△ ≌△ .
∴ = = 4, = .
∵ = 5,
∴ = 2 2 = 3, = = 5.
∵ ∠ = ∠ ,
∴ = = 5. ∴ = + = 10, = + = 8.
∴ = 8. ∵ // ,
∴△ ∽△ .

∴ = .
∴ = 4. ∴ = = 1.
22.(1)

解:将 1,3 代入反比例函数 = ,
解得 = 1 × 3 = 3,
∴ = 3 ,
将 , 1 3代入 = ,
得 = 3,
将 1,3 ,点 3,1 代入 = + ,
+ = 3 = 1
3 + = 1,解得 = 4 ,
∴ = + 4;
第 13页,共 17页
(2)
解:设一次函数 = + 4 与 轴交于点 ,
令 = 0,则 = 4,令 = 0,则 = 4,
∴ 的面积=
= 12 × 4 × 4
1 1
2 × 4 × 1 2 × 4 × 1 = 4;

(3)
3 3
解:设点 , , , 又 1,3 ,
由旋转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 2 3 2
1 2 + 3 = 1
2 + 3
∴ 2 2 ,
2
3 3 3
+ = 2 1
2 + 3
= 6
解得 = 3 ,2
∴ 6, 12 .
23.(1)
解:根据表格得,函数图象过点 3,10 , 4,10 ,
∴ 3+4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 2 = 3.5.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3.5 2 + ,
将点 3,10 , 4.5,6.25 代入,
10 = 3 3.5 2 +
得 ,
6.25 = 4.5 3.5 2 +
= 5
解得 = 11.25 ,
∴ = 5 3.5 2 + 11.25.
第 14页,共 17页
将 = 11.25 代入,可得 = 3.5.
(2)
解:∵ 与 之间近似满足二次函数 = 4 2 + 35,
∴将 3,10 代入,可得 10 = 4 × 32 + 3 35.
解得 = 27.
∴ 与 之间近似满足二次函数 = 4 2 + 27 35.
当 = 0 时,0 = 4 2 + 27 35,
解得 1 = 5, =
7
2 4 (舍).
答:全红婵完成跳水动作入水时的入水点到 点的距离是 5 .
24.(1)
90
(2)
①证明:由题意,得 = ,∠ = ∠ ,
∴ ∠ ∠ = ∠ ∠ ,
即∠ = ∠ ,
又∠ = ∠ = 90 ,
在 和 中,
∠ = ∠
∠ = ∠ = 90 ,
=
∴ ≌ ,
∴ = ;
② ∵ ∠ = 90 ,∠ = 90 ,
∴ // ,
若点 在 上,则 ∽ ,
∴ =


而 = 2 11, = = 6, = 10,
∴ 62 11 = 10,
∴ = 6 115 ,
第 15页,共 17页
∴ = = 6 115 ,
= 6 11即 5 ;
(3)
1 1
如图 1,过点 作 ⊥ 于点 ,则 = 2 = 11, = 2 = 5.
而 = = 10 6 = 4,
点 在 上时,∵ ⊥ , ⊥ ,
∴ ∠ = ∠ = 90 ,
又∵ ∠ = ∠ ,
∴ ∽ ,

有 =


∴ 11 =
4
5,
4 11
则 = 5 ,
= = = 4 11此时, 5 ;
如图 2,过点 作 ⊥ 于点 ,过点 作 ⊥ 于点 .
点 在 上时, = = 12 = 5,
根据题意可得:∠ = ∠ , = ,
∴ ∠ + ∠ = ∠ + ∠ ,即∠ = ∠ ,
∵ ∠ = ∠ = 90 , = ,
第 16页,共 17页
∴ ≌ ,
∴ = = 5, = = 6 5 = 1,
∵ ∠ = ∠ = ∠ = 90 ,
∴四边形 是矩形,
∴ = = 1,∠ = 90 ,即∠ + = 90 ,
∵ ∠ = 90 ,∠ + ∠ = 90 ,
∴ ∠ = ∠ ,
∵ ∠ = ∠ = 90 ,
∴ ∽ ,
∴ = ,
∴ = 110 8,
= 5解得: 4,
此时, = + = 8 + 5 = 374 4,
∴ 4 11 ≤ ≤ 375 4.
第 17页,共 1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