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四)(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4·杭州高级中学高二检测)威尔逊的海绵实验表明,细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糖蛋白的海绵细胞相互识别并聚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的功能建立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B.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只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质C.外来器官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D.机体内部衰老、破损的细胞或癌变细胞会被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2.(2024·湖州中学高二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最广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结,淋巴结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尿液以较低的 pH 和冲洗作用使多数病原体无法在尿道中生存,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青霉素能杀死多种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D.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都由免疫细胞产生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C.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某种蛋白质移到细胞膜上作为受体分子D.效应B细胞识别特定的抗原,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4.(2023·湖州长兴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随着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B.青霉素是一种杀灭多种病原体的广谱抗生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是由某些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5.(2024·舟山高二校联考)免疫系统为人体构建出了三道防线。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三道防线,第一道为非特异性免疫,后两道为特异性免疫B.组织液、血浆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第二道防线C.前两道防线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第三道防线清除特定的病原体D.吞噬细胞既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参与第三道防线,没有识别功能6.(2024·温州中学高二期末)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A.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B.抗体C.巨噬细胞D.血清7.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种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对应一种或几种特殊结构的抗原分子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的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C.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MHC分子后被激活D.吞噬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许多病原体表面共同存在的组分8.人体内的杀伤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e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B.Te和Th都不是吞噬细胞C.Te和Th中编码CD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9.下列有关细胞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侵入机体可引起细胞免疫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辅助性T细胞可直接清除抗原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10.(2024·宁波余姚中学高二校考)下列表示抗原侵入人体后所发生的部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具有特异性B.甲细胞为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乙细胞通过过程a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群D.甲、乙细胞表面带有相同的受体1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最终都分布到血液中B.抗体分子的本质是蛋白质,分泌抗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本质上就是抗体分子D.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呈Y形,有同种抗原的两个结合位点12.(2023·嘉兴高二期中)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细胞的产生需要特定抗原的刺激B.丙细胞能根据需要合成各种抗原受体C.成熟的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都来自甲的分裂分化D.甲细胞发育为乙细胞的主要场所是骨髓13.如图为人体感染细菌后体内发生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 为吞噬细胞,B 为辅助性 T 细胞,F 为 B 淋巴细胞B.图中 a 为细胞因子,c 为抗体,每种细菌只能被一种抗体识别C.细胞 D 受到抗原的直接刺激便开始分裂分化D.图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 A 和 G14.如图表示人患某病毒性疾病时,感染和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在疾病痊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初次感染病毒后,机体只通过细胞免疫使疾病痊愈C.再次感染同种病毒后病症较轻,是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被激活,产生了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再次感染同种病毒后病症较轻,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2024·金华高二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5、16小题:某冠状病毒为具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目前研究表明,病毒通过S蛋白(刺突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吸附于人体细胞,再进入人体细胞。如图是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的过程:15.感染该冠状病毒以后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首先识别到病毒抗原的淋巴细胞为吞噬细胞B.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该抗原,并且一种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C.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B细胞受到特殊信息分子的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D.康复者产生的抗体可以与冠状病毒的RNA结合16.预防该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注射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注射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B.接种的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C.接种疫苗属于被动免疫,其免疫效果比注射抗体的免疫效果更短暂D.某人多次注射同种灭活疫苗主要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17.海鲜过敏的原因是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海鲜过敏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IgE抗体B.被异种蛋白直接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参与①过程C.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也能发生如图所示的②③过程D.过敏反应是机体二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18.(2023·杭州高二期中)如图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B.该病患者血浆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低C.引起B淋巴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抗原和活化了的辅助性T细胞及分泌的细胞因子D.通过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有减轻病情的作用19.(2024·杭州第二中学高二期末)感染HIV会引起艾滋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B.人体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C.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酶和原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HIV疫苗难以研制的原因之一是其为RNA病毒,极易变异20.(2024·湖州高二期末)HIV的抗体有两种:一种是能与抗原结合的中和抗体;另一种是抑制性抗体(NNIAbs)。NNIAbs的Fc片段能与某些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促进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或免疫细胞功能增强,进而抑制HIV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的抗体有两种类型,说明HIV抗体不具有特异性B.中和抗体与HIV相结合,可使HIV无法感染靶细胞C.NNIAbs与Fc受体特异性结合能激活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抗体D.NNIAbs通过抑制病毒自身RNA复制酶的活性来抑制HIV的复制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1.(12分)(2023·台州高二期中)科学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图中的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________细胞,其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物质 B 表示________,物质 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细胞内寄生菌,当它第二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次接触这种特定抗原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并裂解被同种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3)(5分)吞噬细胞将______________呈递给 T 淋巴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图中的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填“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疫苗需要接种2~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人接种该疫苗一段时间后仍患肺结核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点)。(4)(1分)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____________的优点。22.(8分)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科研人员通过研发疫苗来预防宫颈癌。有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是有效的疫苗佐剂,疫苗与热休克蛋白一起使用可使机体的免疫应答更强烈、持久。为揭示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问题:(1)(4分)如图所示,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蛋白质成分作为抗原被吞噬细胞______________形成吞噬小体。在R—G作用下,吞噬小体中的抗原被降解成______________,呈递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当细胞内的R—G过多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最终将________________,免疫应答受阻。(2)(1分)研究者推测热休克蛋白通过影响体内物质G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胞因子的释放量,最终影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为验证其作为疫苗佐剂时的功效,科研人员对实验组小鼠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分)若以上推测成立,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机体的免疫应答,推测热休克蛋白的使用有利于吞噬细胞对抗原的__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加强机体免疫应答。23.(10分)(2023·绍兴高二期中)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1)(2分)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靶细胞。该细胞的裂解需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之结合。(2)(3分)图2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图中④B淋巴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一是病毒直接提供信号,二是由病毒经过[①]__________________摄取处理后活化的[ ]提供信号。③⑦表示的免疫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_反应,它是针对____________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属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4)(2分)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的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免疫。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分)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0分)目前已经证实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为了更好地防治宫颈癌,深入开展HPV16型疫苗的研究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将HPV16的E7蛋白基因与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制成重组李斯特菌疫苗。研究表明,该重组疫苗能够对小鼠产生免疫保护效应,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请以小鼠平均肿瘤大小为测量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材料与用具:若干只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疫苗、TC-1肿瘤细胞(含有HPV16的E7蛋白基因且能表达该基因)、PBS缓冲液、一次性注射剂等。(1)(4分)实验思路: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机分为三组,编号甲、乙、丙组。②甲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组,乙组注射100 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减毒的李斯特菌作为对照,丙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③一周后,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每隔1周对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连续观察4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平均肿瘤大小在小鼠体内能得到抑制。请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3)(4分)分析与讨论:①接种重组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②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时,相应抗原物质引起实验组小鼠的记忆细胞群迅速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细胞,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③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市面上的疫苗有传统的和新型的。传统的疫苗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灭活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新型的疫苗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章末检测试卷(四)1.B [免疫系统的功能建立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即能够识别“敌我”,A正确;所有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称为抗原,抗原多数为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质,有时也可能是多糖或脂类,B错误。]2.B3.D [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4.B [青霉素是一种外源性物质,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因此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5.C6.A [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巨噬细胞既可以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可以参与第三道防线;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7.D8.C [糖蛋白CD位于Te细胞膜表面,而Th细胞膜表面没有CD,因此Te中编码CD的基因正常表达并发挥免疫功能,但Th中编码CD的基因没有表达,C错误。]9.C10.C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没有特异性,A错误;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B错误;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乙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甲、乙细胞表面带有的受体不同,D错误。]11.A [效应B细胞(又称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广泛分布于血浆和组织液中,以及外分泌液中,A错误。]12.D [乙细胞(成熟B淋巴细胞)的产生不需要抗原刺激,A错误;丙细胞(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不能合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巨噬细胞不是来自甲(淋巴干细胞)的分裂分化,是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C错误。]13.D14.B [由题图可知,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和抗体的量都增加,干扰素在疾病痊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疾病痊愈,A正确,B错误。]15.B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且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具有特异性,不同效应B细胞分泌不同的抗体,一种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B正确;效应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C错误;该冠状病毒是带有包膜的RNA病毒,RNA位于包膜内,康复者产生的抗体与包膜上的抗原结合,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并不能与冠状病毒的RNA结合,D错误。]16.A17.D [a细胞为效应B细胞,不具备识别异种蛋白的能力,A错误;辅助性T细胞细胞膜上是抗原-MHC受体,识别的是抗原-MHC复合体,不能直接识别异种蛋白,B错误;②中抗体分布在肥大细胞的膜表面,③过程表示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在体液中,与图中过程不一致,C错误。]18.B [该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高,B错误;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可起到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的作用,D正确。]19.C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通过特异性免疫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由于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随着辅助性T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A正确;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人体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B正确;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逆转录酶由HIV提供,所需的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C错误;由于HIV 为RNA病毒,RNA为单链结构,极易发生变异,因此HIV疫苗难以研制,D正确。]20.B21.(1)造血干(或淋巴干) 胸腺 细胞因子(或白细胞介素-2) 抗体(免疫球蛋白) (2)记忆 T 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3)特定抗原(或抗原-MHC 复合体) 主动免疫 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提供对机体的长期保护 体内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含量较少、病原体容易发生变异、特定疫苗引起机体产生的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合理即可) (4)(对癌细胞)特异性强22.(1)胞吞 肽段(多肽) 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 抗原完全降解 (2)注射疫苗和热休克蛋白,并检测细胞因子的释放量 (3)热休克蛋白的功效是抑制吞噬细胞内物质G的合成 (摄取、)处理和呈递23.(1)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或黏膜受损会导致病毒直接突破第一道防线) 效应细胞毒性T (2)吞噬细胞 ② 细胞因子和抗体 (3)过敏 非致病性(4)主动 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5)机体内针对VZV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会下降24.(1)①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 ②100 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疫苗 100 μL PBS缓冲液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2)如图所示(3)①E7蛋白 ②增殖分化 效应细胞毒性T ③减毒的微生物(共59张PPT)章末检测试卷(四)第四章 免疫调节<<<1.(2024·杭州高级中学高二检测)威尔逊的海绵实验表明,细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糖蛋白的海绵细胞相互识别并聚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的功能建立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B.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只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质C.外来器官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D.机体内部衰老、破损的细胞或癌变细胞会被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免疫系统的功能建立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即能够识别“敌我”,A正确;所有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称为抗原,抗原多数为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质,有时也可能是多糖或脂类,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024·湖州中学高二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最广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结,淋巴结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尿液以较低的 pH 和冲洗作用使多数病原体无法在尿道中生存,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青霉素能杀死多种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D.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都由免疫细胞产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分布最广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结,淋巴结是免疫器官的一种,免疫器官中骨髓是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A错误;尿液以较低的 pH 和冲洗作用使多数病原体无法在尿道中生存,属于保卫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青霉素能杀死多种细菌属于药物治疗,不属于免疫反应,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效应B细胞产生)、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溶菌酶(大多数细胞均可产生)等,不一定都由免疫细胞产生,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C.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某种蛋白质移到细胞膜上作为受体分子D.效应B细胞识别特定的抗原,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4.(2023·湖州长兴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随着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B.青霉素是一种杀灭多种病原体的广谱抗生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是由某些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青霉素是一种外源性物质,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因此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2024·舟山高二校联考)免疫系统为人体构建出了三道防线。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三道防线,第一道为非特异性免疫,后两道为特异性免疫B.组织液、血浆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第二道防线C.前两道防线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第三道防线清除特定的病原体D.吞噬细胞既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参与第三道防线,没有识别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针对多种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清除特定的病原体,A错误,C正确;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B错误;吞噬细胞既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参与第三道防线,有识别功能,只是不能特异性识别,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2024·温州中学高二期末)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A.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B.抗体C.巨噬细胞D.血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巨噬细胞既可以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可以参与第三道防线;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7.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种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对应一种或几种特殊结构的抗原分子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的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C.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MHC分子后被激活D.吞噬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许多病原体表面共同存在的组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每一种淋巴细胞的受体对应一种特殊结构的抗原分子,这是免疫应答有针对性的结构基础,A错误;相应抗原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B淋巴细胞致敏,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与致敏的B淋巴细胞相互接触并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淋巴细胞,此时B淋巴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开始增殖,B错误;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C错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无特异性,吞噬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许多病原体表面共同存在的组分,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人体内的杀伤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e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B.Te和Th都不是吞噬细胞C.Te和Th中编码CD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糖蛋白CD位于Te细胞膜表面,而Th细胞膜表面没有CD,因此Te中编码CD的基因正常表达并发挥免疫功能,但Th中编码CD的基因没有表达,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下列有关细胞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侵入机体可引起细胞免疫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辅助性T细胞可直接清除抗原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2024·宁波余姚中学高二校考)下列表示抗原侵入人体后所发生的部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具有特异性B.甲细胞为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乙细胞通过过程a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群D.甲、乙细胞表面带有相同的受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没有特异性,A错误;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B错误;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乙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甲、乙细胞表面带有的受体不同,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最终都分布到血液中B.抗体分子的本质是蛋白质,分泌抗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本质上就是抗体分子D.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呈Y形,有同种抗原的两个结合位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效应B细胞(又称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分子,广泛分布于血浆和组织液中,以及外分泌液中,A错误。A.乙细胞的产生需要特定抗原的刺激B.丙细胞能根据需要合成各种抗原受体C.成熟的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都来自甲的分裂分化D.甲细胞发育为乙细胞的主要场所是骨髓12.(2023·嘉兴高二期中)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乙细胞(成熟B淋巴细胞)的产生不需要抗原刺激,A错误;丙细胞(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不能合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巨噬细胞不是来自甲(淋巴干细胞)的分裂分化,是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如图为人体感染细菌后体内发生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A 为吞噬细胞,B 为辅助性T细胞,F 为 B 淋巴细胞B.图中 a 为细胞因子,c 为抗体,每种细菌只能被一种抗体识别C.细胞 D 受到抗原的直接刺激便开始分裂分化D.图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 A 和 G√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图中A为吞噬细胞,可以摄取处理抗原, B为初始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F为初始或记忆B淋巴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A错误;图中 a为细胞因子,c为抗体,每种细菌上可能有多种抗原,因此可能被多种抗体识别,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细胞D为记忆T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T细胞感受信号的刺激后,可以再次恢复增殖分化能力,清除靶细胞,C错误;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 B(初始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D(记忆T细胞)、细胞E(辅助性T细胞)、细胞F(初始或记忆B细胞)和细胞 H (记忆B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 A(吞噬细胞) 和 G(效应B细胞),D 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如图表示人患某病毒性疾病时,感染和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在疾病痊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初次感染病毒后,机体只通过细胞免疫使疾病痊愈C.再次感染同种病毒后病症较轻,是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被激活,产生了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再次感染同种病毒后病症较轻,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题图可知,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和抗体的量都增加,干扰素在疾病痊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疾病痊愈,A正确,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金华高二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5、16小题:某冠状病毒为具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目前研究表明,病毒通过S蛋白(刺突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吸附于人体细胞,再进入人体细胞。如图是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的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感染该冠状病毒以后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首先识别到病毒抗原的淋巴细胞为吞噬细胞B.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该抗原,并且一种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C.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B细胞受到特殊信息分子的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D.康复者产生的抗体可以与冠状病毒的RNA结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且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具有特异性,不同效应B细胞分泌不同的抗体,一种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B正确;效应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该冠状病毒是带有包膜的RNA病毒,RNA位于包膜内,康复者产生的抗体与包膜上的抗原结合,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并不能与冠状病毒的RNA结合,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预防该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注射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注射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B.接种的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C.接种疫苗属于被动免疫,其免疫效果比注射抗体的免疫效果更短暂D.某人多次注射同种灭活疫苗主要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接种疫苗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A正确;一种疫苗只能预防某种传染病,B错误;接种疫苗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而注射抗体的量是有限的,且抗体具有时效性,因此接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比注射抗体的免疫效果更长久,C错误;某人多次注射同种灭活疫苗主要增强了机体的特异性免疫,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海鲜过敏的原因是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海鲜过敏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IgE抗体B.被异种蛋白直接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参与①过程C.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也能发生如图所示的②③过程D.过敏反应是机体二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细胞为效应B细胞,不具备识别异种蛋白的能力,A错误;辅助性T细胞细胞膜上是抗原-MHC受体,识别的是抗原-MHC复合体,不能直接识别异种蛋白,B错误;②中抗体分布在肥大细胞的膜表面,③过程表示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在体液中,与图中过程不一致,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2023·杭州高二期中)如图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免疫系统自稳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病B.该病患者血浆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低C.引起B淋巴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抗原和活化了的辅助性T细胞及分泌的细胞因子D.通过药物抑制相应的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有减轻病情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该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高,B错误;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可起到改善、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的作用,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2024·杭州第二中学高二期末)感染HIV会引起艾滋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B.人体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C.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酶和原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HIV疫苗难以研制的原因之一是其为RNA病毒,极易变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通过特异性免疫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由于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随着辅助性T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A正确;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人体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B正确;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逆转录酶由HIV提供,所需的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C错误;由于HIV 为RNA病毒,RNA为单链结构,极易发生变异,因此HIV疫苗难以研制,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024·湖州高二期末)HIV的抗体有两种:一种是能与抗原结合的中和抗体;另一种是抑制性抗体(NNIAbs)。NNIAbs的Fc片段能与某些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促进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或免疫细胞功能增强,进而抑制HIV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的抗体有两种类型,说明HIV抗体不具有特异性B.中和抗体与HIV相结合,可使HIV无法感染靶细胞C.NNIAbs与Fc受体特异性结合能激活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抗体D.NNIAbs通过抑制病毒自身RNA复制酶的活性来抑制HIV的复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HIV的抗体有两种类型,是因为HIV病毒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了不同的抗体,A错误;中和抗体与HIV相结合,能阻止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和侵染,可使HIV无法感染靶细胞,B正确;能分泌抗体的是效应B细胞,C错误;HIV是逆转录病毒,在辅助性T细胞中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辅助性T细胞被激活后,复制出新的HIV,不是通过抑制病毒自身RNA复制酶的活性来抑制HIV的复制,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2023·台州高二期中)科学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_________________细胞,其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是_____。物质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造血干(或淋巴干)胸腺细胞因子(或白细胞介素-2)抗体(免疫球蛋白)(2)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细胞内寄生菌,当它第二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它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次接触这种特定抗原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并裂解被同种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记忆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吞噬细胞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递给 T 淋巴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图中的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填“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疫苗需要接种2~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人接种该疫苗一段时间后仍患肺结核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点)。特定抗原(或抗原主动免疫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提供对机体的长期保护-MHC 复合体)体内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含量较少、病原体容易发生变异、特定疫苗引起机体产生的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对癌细胞)特异性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科研人员通过研发疫苗来预防宫颈癌。有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是有效的疫苗佐剂,疫苗与热休克蛋白一起使用可使机体的免疫应答更强烈、持久。为揭示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如图所示,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蛋白质成分作为抗原被吞噬细胞_____形成吞噬小体。在R—G作用下,吞噬小体中的抗原被降解成__________,呈递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当细胞内的R—G过多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最终将_____________,免疫应答受阻。胞吞肽段(多肽)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抗原完全降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其作为疫苗佐剂时的功效,科研人员对实验组小鼠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者推测热休克蛋白通过影响体内物质G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胞因子的释放量,最终影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为验证注射疫苗和热休克蛋白,并检测细胞因子的释放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若以上推测成立,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机体的免疫应答,推测热休克蛋白的使用有利于吞噬细胞对抗原的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加强机体免疫应答。热休克蛋白的功效是抑制吞噬细胞内物质G的合成(摄取、)处理和呈递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2023·绍兴高二期中)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靶细胞。该细胞的裂解需要依靠______________细胞与之结合。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或黏膜受损会导致病毒直接突破第一道防线)效应细胞毒性T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图2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图中④B淋巴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一是病毒直接提供信号,二是由病毒经过[①]_________摄取处理后活化的[ ]提供信号。③⑦表示的免疫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吞噬细胞②细胞因子和抗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反应,它是针对_________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属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过敏非致病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的免疫方式属于_____免疫。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动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体内针对VZV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会下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目前已经证实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为了更好地防治宫颈癌,深入开展HPV16型疫苗的研究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将HPV16的E7蛋白基因与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制成重组李斯特菌疫苗。研究表明,该重组疫苗能够对小鼠产生免疫保护效应,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请以小鼠平均肿瘤大小为测量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材料与用具:若干只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疫苗、TC-1肿瘤细胞(含有HPV16的E7蛋白基因且能表达该基因)、PBS缓冲液、一次性注射剂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实验思路: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机分为三组,编号甲、乙、丙组。②甲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组,乙组注射100 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减毒的李斯特菌作为对照,丙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③一周后,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每隔1周对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连续观察4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100 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疫苗100 μLPBS缓冲液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平均肿瘤大小在小鼠体内能得到抑制。请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答案 如图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分析与讨论:①接种重组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的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②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时,相应抗原物质引起实验组小鼠的记忆细胞群迅速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细胞,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E7蛋白增殖分化效应细胞毒性T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③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市面上的疫苗有传统的和新型的。传统的疫苗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灭活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和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新型的疫苗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减毒的微生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检测试卷(四).docx 章末检测试卷(四).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