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画版三下 爱的唠叨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画版三下 爱的唠叨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爱的唠叨》逐字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找到父母唠叨的原因,共同探讨面对唠叨的好方法。
3、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的品质,增加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唠叨,体会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学会应对唠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发现一个视频,非常有意思,名字叫妈妈的唠叨,这首歌曲,是网友用《达拉崩吧》的旋律改编的,她把妈妈经常唠叨的话,放进了这首歌曲中。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同学们认真听,歌曲中妈妈是怎么唠叨的。
这首歌曲有意思吧?你听出来了,1.这位妈妈都唠叨了什么呀?
2.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
3.你们的父母唠叨吗?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父母叮嘱我们一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到有一点点困惑和迷茫,那我们怎么与父母好好沟通呢?怎样正确认识唠叨,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唠叨”这个话题
二、学习新课
1吐槽大会:刚才同学们说到了歌曲中的麻麻很唠叨,那你们的妈妈呢?都是怎么唠叨你们的?谁来模仿一下爸爸妈妈唠叨你们的一句话
(ppt显示:1、快去写作业,别拖拉2.别老玩手机,快写作业3.吃饭别挑食,多吃菜长身体4早点睡,早睡早起身体好。5.今天冷,多穿点。6.你又粗心做错,能不能用心点。)
听到这些唠叨,你有什么感受?无奈,烦躁吧?
2.(ppt显示“我来当爸妈”并显示游戏要求)那今天我们要过个瘾,我来当爸妈,这个小游戏很简单:小组分角色,有当爸,有当妈,又当孩子的,我们来重现唠叨现场。
场景一:没完做作业,就看手机
场景二:吃饭只吃肉,不吃菜。
场景三:考试没考好
3.当爸妈过瘾吗?
游戏玩完,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这些年轻的父母们,你们唠叨孩子的时候,你们心情如何?其实当个唠叨者也不舒服,因为唠叨的同时,自己也不高兴吧?
那我们现在想想,这些唠叨令我们无奈烦躁,他们自己也着急生气,那他们为什么要唠叨呢?
4.(ppt显示从父母的角度看唠叨)
有个小朋友,一直嫌自己父母唠叨,他就是哪吒,哪吒叛逆,易怒,但母亲始终担心她的健康和教育。离别时,母亲担心他吃不好,不会照顾自己,好一大堆唠叨。母亲在临终前,也不放心,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不管你是魔是仙,娘只知道你是我儿。我们来听一听殷夫人的内心独白。
5、通过这一段视频我们知道。殷夫人是非常爱哪吒的,那我们的父母呢?父母也是爱我们的,而他们的唠叨是怕我们做不好。
比如说场景一,看手机。父母如果不唠叨你,你会怎么样?他们唠叨你,你又就会怎么样?当然是乖乖做作业去了。这样也能早做完作业,也能做到早睡早起身体好。
比如场景二,不吃菜,容易造成便秘,身体不舒服。
你觉得这两个唠叨对你来说有用吗?
还有一种唠叨是什么?是父母的期望,像场景三,你觉得你本身考95挺好的了,妈妈对你还是不满意,想让你有更好的表现,其实再努努力就能100分。努力是你对学习的一种态度,学习能努力,其他事就都不在话下,能为未来打好基础。,
三、提出沟通艺术
1、唠叨背后藏着很多关爱,因为父母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的感受发生了扭曲,才产生了冲突。这其实就是一种沟通艺术。
我们举个例子,玩手机时,你觉得下面哪一种回应,会让父母理解你的感受?
你猜不同回应有什么效果?
如果是前两种,父母会更生气,那应该怎么做?对,就是沟通,让父母理解我
2、那怎么沟通呢?有什么小诀窍吗?那我们还是从这句话里找答案。我真的很累了,这是在表达感受,我想休息十分钟再做,可以吗?这是提出请求。因此我们的沟通可以用表达感受+提出请求的方式,跟父母沟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商量的语气,你觉得行吗,。我想,父母应该会理解你。
四、(ppt展示小练习)我们试一下,
场景一:如果早上起太晚了,妈妈叫你起床,一遍不起,两遍不搭理,妈妈濒临发狂了,你该怎么说:表达感受+提出要求。
场景二:起床太晚,不想吃早饭了,怎么说?
同学们表达的都很好,我相信你们这么用心,一定会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好。
总结
我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父母对你的唠叨其实是一种爱,只是他缺少沟通技巧。那你学了今天这节课,可以把这种沟通技巧,教给父母,让父母知道,他怎么说能让你更理解。最后孩子们,也请你们记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要把妈妈的唠叨看成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这是她爱你的表现。不要像哪吒一样,长大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看妈妈的唠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爱的唠叨
视频
1、这位妈妈唠叨了什么?
2、听完有什么感受?
思考并回答问题
吐槽大会
我的家人很唠叨,经常说:
快去写作业,别拖拉
别老玩手机,快写作业。
吃饭别挑食,多吃菜长身体。
早点睡,别光玩。
今天冷,多穿点。
你又粗心做错。
剖析体验
面对唠叨,你是什么感受?
角色扮演:我来当爸妈
游戏要求:
小组分角色,有的扮演父母,有的扮演孩子。
场景一
没做完作业
就玩手机
场景二
吃饭只吃肉,
不吃菜。
场景三
考试没考好
分享体验
你唠叨孩子的时候,心情如何?
从殷夫人角度看唠叨
从父母角度看唠叨
没做完作业
就玩手机
吃饭只吃肉,
不吃菜。
考试没考好
早做完,
早休息。
身体会不舒服
期待
唠叨背后藏着很多关爱,
因为父母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的感受发生了误差,
才产生了冲突。
这时需要沟通艺术
认识--沟通艺术
方法总结--沟通艺术
玩手机时,你觉得哪一种回应会让父母理解你的感受?
哪有,我才没在玩。
我就是不想写作业。
我真的累了,想休息一下,然后再做作业,可以吗?
不说话,不搭理。
方法总结--沟通艺术
我真的累了,想休息一下,然后再做作业,可以吗?
表达感受
提出请求
商量语气
小练习:表达感受+提出要求+商量语气
早上,妈妈叫你起床,你一遍不起,两遍不搭理。妈妈濒临发狂。你该怎么表达,让妈妈理解你呢?
爸爸妈妈,我( )
我想( )
可以吗?
小练习:表达感受+提出要求+商量语气
你起床太晚,不想吃饭,怎么说?
爸爸妈妈,我( )
我想( )
可以吗?
总结
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