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全国版高考政治一轮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五年高考1.(2024广西,6,3分)广西民族文化多元且繁荣,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京族的琴、汉族的戏等汇集于此,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符号。赶歌圩、抛绣球、抢花炮等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人心归聚,亲如一家。这表明( )①发展各民族文化是广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方向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④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浙江1月选考,21,2分)1 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开创了橄榄梯田耕作系统;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独特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与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统……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这表明 (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③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④每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土壤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江苏,11,3分)有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会用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这一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 ( )A.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B.在交流交融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D.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4.(2021湖南,11,3分)2020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参观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等赞不绝口;来自意大利的55个世界文化遗产被浓缩成5个主题,通过五面氛围大屏展示,给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意式审美体验。中外文化遗产在进博会上的展示说明( )①不同文化凝结着各自民族的智慧②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③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增进了文明互鉴④文化的内涵因现代科技而不断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湖南,20(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敌视甚至战争。中国式现代化破解“文明冲突论”,紧紧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华文明发展逻辑,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以辩证方式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破解“文明冲突论”,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的。(6分)三年模拟1.(2025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一,14)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代表队凭借《共生共舞》《凤鸣凌霄》两套节目问鼎冠军。《凤鸣凌霄》以汉唐国风为主题,通过运用彩带模拟造型,表现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味;《共生共舞》则演绎天地合气、四时流变、万物相生的规律,引发人们对世界环境的思考,更具国际化视野。这表明,中国艺术体操( )①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实现了融合发展②在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中实现了创新发展③在艺术表现上超越现实性束缚追求唯美表达④在创作理念上强调节目的价值性服从技术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5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月考三,18)2024年7月27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西班牙梅迪播集团在巴塞罗那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共享媒体设备和技术资源,开展专业人员交流,联合制播新闻、电视剧、纪录片、专题节目等,加强体育等产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拓展传播市场,搭建起中西文明互鉴的友谊之桥。由此可知( )①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②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③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统一④文化的呈现要借助一定物化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2025届河南安阳调研,10)一位外国博主在游览长城时拍摄短视频中的一句“city不city”(可以理解为洋不洋气),让这句中英文混搭词成为网络热词。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始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来华旅游的点点滴滴,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被这些博主们以更为感性、亲切、自然的方式直观分享。网络热词“city不city”的走红 ( )①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②展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④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强大传播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江西九校联考,11)2024年1月,“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该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建筑、雕塑、玻璃、金属、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符合本次展览主旨的是 ( )①展示璀璨文明,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②推动博采众长,描绘中外文明互动图景③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④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5届海南海口10月摸底考,12)以古鉴今,对话世界。2024年5月18日,“以传承见未来”2024第二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两地(北京—曼谷)连线的方式举办。此次活动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全面展示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果与贡献,推动中国古建文物的保护、活化利用,同时通过中泰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此次活动 ( )①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②认同其他民族文化,促进各国文化交流③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全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五年高考1.(2024广西,6,3分)广西民族文化多元且繁荣,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京族的琴、汉族的戏等汇集于此,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符号。赶歌圩、抛绣球、抢花炮等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人心归聚,亲如一家。这表明( )①发展各民族文化是广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方向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④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 2.(2023浙江1月选考,21,2分)1 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开创了橄榄梯田耕作系统;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独特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与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统……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这表明 (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③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④每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土壤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 3.(2023江苏,11,3分)有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会用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这一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 ( )A.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B.在交流交融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D.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答案 D 4.(2021湖南,11,3分)2020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参观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等赞不绝口;来自意大利的55个世界文化遗产被浓缩成5个主题,通过五面氛围大屏展示,给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意式审美体验。中外文化遗产在进博会上的展示说明( )①不同文化凝结着各自民族的智慧②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③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增进了文明互鉴④文化的内涵因现代科技而不断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 5.[2023湖南,20(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敌视甚至战争。中国式现代化破解“文明冲突论”,紧紧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华文明发展逻辑,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以辩证方式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破解“文明冲突论”,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的。(6分)参考答案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在交流中找到共识,在互鉴中实现发展,破解“文明冲突论”,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三年模拟1.(2025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一,14)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代表队凭借《共生共舞》《凤鸣凌霄》两套节目问鼎冠军。《凤鸣凌霄》以汉唐国风为主题,通过运用彩带模拟造型,表现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味;《共生共舞》则演绎天地合气、四时流变、万物相生的规律,引发人们对世界环境的思考,更具国际化视野。这表明,中国艺术体操( )①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实现了融合发展②在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中实现了创新发展③在艺术表现上超越现实性束缚追求唯美表达④在创作理念上强调节目的价值性服从技术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 2.(2025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月考三,18)2024年7月27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西班牙梅迪播集团在巴塞罗那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共享媒体设备和技术资源,开展专业人员交流,联合制播新闻、电视剧、纪录片、专题节目等,加强体育等产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拓展传播市场,搭建起中西文明互鉴的友谊之桥。由此可知( )①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②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③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统一④文化的呈现要借助一定物化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 B 3.(2025届河南安阳调研,10)一位外国博主在游览长城时拍摄短视频中的一句“city不city”(可以理解为洋不洋气),让这句中英文混搭词成为网络热词。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始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来华旅游的点点滴滴,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被这些博主们以更为感性、亲切、自然的方式直观分享。网络热词“city不city”的走红 ( )①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②展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④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强大传播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 4.(2024江西九校联考,11)2024年1月,“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该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建筑、雕塑、玻璃、金属、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符合本次展览主旨的是 ( )①展示璀璨文明,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②推动博采众长,描绘中外文明互动图景③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④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 5.(2025届海南海口10月摸底考,12)以古鉴今,对话世界。2024年5月18日,“以传承见未来”2024第二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两地(北京—曼谷)连线的方式举办。此次活动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全面展示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果与贡献,推动中国古建文物的保护、活化利用,同时通过中泰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此次活动 ( )①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②认同其他民族文化,促进各国文化交流③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全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