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皮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天使班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海洋与人类的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各项活动中不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A. 航运 B. 耕地 C. 晒盐 D. 捕鱼
2.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约为(  )
A. 8:2 B. 2:8 C. 7:3 D. 3:7
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 土耳其海峡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4.图中面积最大的洲是(  )
A. B. C. D.
5.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
A. 土耳其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英吉利海峡
6.位于南美洲的高原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东非高原   C. 巴西高原    D. 青藏高原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各种资源。下列开发海洋资源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大面积填海造陆 B. 大力捕捞近海生物资源 C. 大规模开采海底矿产 D. 防止海洋污染
9.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什么,位于哪里?( )
A. 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B. 落基山脉、北美洲 C. 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D. 阿尔卑斯山脉、欧洲
10.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 青藏高原 B. 巴西高原 C. 东非高原 D. 帕米尔高原
11.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  )
A. 100米以内 B. 200米以内 C. 300米以内 D. 400米以内
12.在酷寒的南极发现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可以用来解释该现象的学说是( )
A. 日心说 B. 地心说 C. 大陆漂移说 D. 环境决定论
13.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我国的青藏高原也曾发现海胆化石的踪迹。从海陆变迁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发现海胆化石的原因是()
A. 海平面上升 B. 海平面下降 C. 地壳运动 D. 人类活动
14.结合下图和板块构造学说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中海未来可能会消失 ②汤加多火山是因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③珠峰未来还会不断“长高” ④日本地壳稳定,火山地震很少发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5.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  )
A. 印度洋板块 B. 南极洲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阿尔卑斯山被称为“滑雪者的终极梦想”,读图完成下面27~28题。
16.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7.关于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B. 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C.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 阿尔卑斯山脉不再发生变化
18.最适合晾晒衣物的天气是(  )
A. B. C. D.
19.5月5日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局地出现强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A. B. C. D.
20.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12时左右 B. 14时左右 C. 日出前后 D. 日落前后
21.据统计,某年某地7月平均气温是27.6℃,1月平均气温是-4.8℃,据此可知,这一年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 22.8℃ B. 31.4℃ C. 23.8℃ D. 32.4℃
22.如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 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
B. 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盆地
C. 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 ④平原
D. ①丘陵②山地③高原④丘陵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题目。
23.如图甲地在乙地的(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24.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地最陡。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5.图中乙、丁两地的相对高度(  )
A. 10米 B. 20米 C. 30米 D. 40米
26.皮山县“昼夜等分”现象出现在(  )
A. 立春和立夏 B. 夏至和冬至 C. 小寒和小暑 D. 春分和秋分
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27.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 (70°N,170°E) B. (70°N,170°W)
C. (70°S,170°E) D. (70°S,170°W)
28.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 B. ①地位于南寒带
C. 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 D. ④地位于南寒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上
29.如图中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图中甲、乙、丙、丁中代表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读下图中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B. 乙大洲位于南半球
C. 丙大洲距离南极洲最近 D. 丁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______;F ______;C ______;D ______。
(2)G地的海拔高度为200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______米。
(3)D点在B的 ______方向。
(4)如果从山脚沿①②线路爬到D地,选择 ______线路更轻松,理由是?______。
3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结合“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航线描述:“鹦鹉螺”号从大洋①_______出发,经过大洲B______,在大洋②______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和大洲C______的分界线运河a_______,过地中海,到达大洋③______,南行到达大洲D______,北上途径大洲E______,最终到达大洲G______沿岸。
(2)途中在在b处海底参观了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这个地方发生了地壳_____________(上升 /下降)运动;当“鹦鹉螺”号到达南极大陆时,他们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对这一事实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____(植被迁移/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大陆漂移)。
(3)“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
A. 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 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 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 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皮山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监测试卷(11月)
七年级 地理 天使班
【答案】
1. B 2. D 3. D 4. A 5. B 6. C 7. B
8. D 9. C 10. A 11. B 12. C 13. C 14. C
15. D 16. A 17. D 18. A 19. A 20. B 21. D
22. C 23. C 24. A 25. B 26. D 27. C 28. D
29. C 30. B
31. (1)山脊;山谷;陡崖;山顶;
(2)100;
(3)西南;
(4)①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2. (1)太平洋 大洋洲 印度洋 非洲 苏伊士运河 大西洋 南极洲 北美洲 欧洲
(2)下降 大陆漂移
(3)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