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学习目标1. 能列举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2. 知道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并分析其表现;3. 知道这一时期的经济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明白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新课导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动态图描绘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繁荣景象阅读材料,分析宋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材料一 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材料二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抗御灾害的作用。材料三朝 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材料四 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 相对稳定;②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经济因素: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政策倾向:政府的扶持与鼓励;⑤南北人民的智慧与努力。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农业的发展的表现(粮食作物面积、品种、产量、粮仓(谚语)、技术、工具)、经济作物。任务一:阅读教材P64-65第一子目,找出以下信息。一、农业的发展1.宋元时农业发展表现农业 粮食作物技术经济作物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秧马、复种宋元时期,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苏湖(常)熟,天下足”一、农业的发展看图说史牛耕灌溉插秧收获扬场入仓此图存于故宫博物院,采自《宋人画册》。描绘了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展现了宋代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秧马:拔秧工具宋代《耕获图》一、农业的发展找出元朝新开凿的两段运河和主要的海运航线回答下列问题。元朝为什么要开凿两段新的运河?有何作用?想一想: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作用:①为了便利南粮北运②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变化:裁弯取直,中心城市在大都,新开凿会通河与通惠河,航运更加便利。一、农业的发展2.水利设施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找出辽宋夏金元时期手工业各行业(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造船业)发展的表现。任务二:阅读教材P66-67第二子目,找出以下信息:二、手工业的兴盛手工业 北宋 时 丝织业南宋 后期 棉纺织业元朝时毛纺织业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棉纺织业在海南岛兴起。毛纺织业是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江南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1.纺织业二、手工业的兴盛号为冠天下的蜀锦南宋棉毯人物扫描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元朝时期,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归来,将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的乌泥泾,改进棉纺织工具,提高了棉布的质量和印染工艺水平。她对棉纺织业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江从事棉布生产的有1000多户,织出的“乌泥泾被”远近畅销。黄道婆2.制瓷业二、手工业的兴盛北宋南宋辽金元朝五大官窑:官窑、哥窑、均窑、汝窑、定窑。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辽的瓷器鸡冠壶。金的耀州瓷以青瓷为主。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官窑(粉青淡白)汝窑(天青色)辽绿釉鸡冠壶金耀州窑青釉盖钵元青花釉里红盖罐二、手工业的兴盛北宋辽金西夏3.矿冶业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得到大量开采,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辽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金的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西夏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剑锋利无比。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二、手工业的兴盛4.造船业北宋南宋金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水密隔舱),还配备了指南针。造出撞冰船南宋海船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1.商业繁荣的的表现。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任务三:阅读教材P67-68第三子目,找出以下信息:三、商业的繁荣1.表现商业城市:商业活动:东京、临安、元大都、上京、兴庆府、燕京①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②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③商业活动辐射到乡镇。材料: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三、商业的繁荣北宋汴梁城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三、商业的繁荣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纸币 北宋南宋元朝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2.纸币三、商业的繁荣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朝至元宝钞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形象说明钱币属性说明价值和使用范围风俗画:纸币防伪标识①商贸繁荣促进货币交易量的增长。②原有的金属货币携带不便。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纸币出现原因。2.纸币三、商业的繁荣3.经济重心南移三、商业的繁荣结合图片和材料分析我国经济重心的变化?思考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范祖禹传》魏晋南北朝唐朝中期南宋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随堂练习1.宋朝的全国总人口突破了一亿,大体是盛唐的两倍。宋朝的粮食亩产量特别是长江流域的亩产量达到了两至三石,也基本是唐代的两倍多,超过了唐朝。由此可见( )A.宋朝时生产力有显著进步B.唐宋的经济部门仅限于农业C.唐朝的开元盛世是虚假繁荣D.宋朝粮食增幅低于人口增长A2.史书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这发生在(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唐朝时期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C随堂练习3.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宋朝南北方户籍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人口北迁C.北方财富增长D.城市生活繁荣A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