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4月份联合考试
物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
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
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2024年开发的一种新型纳米结构热电材料,利用分子热运动显著提高了热电转换效率,为工业
废热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下列与热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B.布朗运动不是悬浮微粒的分子热运动
C.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明显
D.扩散现象是外界作用(例如对流、重力作用)引起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缝衍射产生的图样

A,甲图中的单缝衍射现象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甲图中若是由同一平行单色光分别照射不同宽度狭缝产生的图样,则上面图片对应的狭缝
较宽
C.乙图中救护车鸣笛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鸣笛音调变低
D.乙图中救护车鸣笛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鸣笛音调变高
高二物理第1页(共6页)
3.科学家利用气体速率分布规律,优化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
↑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和气动外形,以应对极端高温条件。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

下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线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高于乙图线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
B.甲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大于乙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
分子的速率
C.甲图线对应的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图线对应的气体的温度
D.甲图线对应的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均小于乙图线对应的气体分子的速率
4.如图所示,铁架横梁上挂着两个摆长不同的单摆。其中,A摆的摆长为,B摆的
摆长为2l,使A摆偏离平衡位置后释放,A摆在振动中通过横梁对B摆施加周期
性的驱动力,则振动稳定后B摆的振动频率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12g
c腰
2r/7
5。“海蛇”波浪能发电项目是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能量发电的创新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浮体的运
动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浮体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漂浮在水中的、质量分布均匀的木块,水面足
够大,O、P、Q为木块上同一竖直线上的点,此时O点与水面平齐,P点为OQ的中点,用手将木
块缓慢下压,使Q点与水面平齐后松手,木块会上下运动,且不翻转,从松手开始计时,P点经过
0.2$第一次与水面平齐,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
B.木块的振动周期为1.0s
C.在t=0.9s时O点第二次与水面平齐
D.木块在振动过程中受到重力、浮力和回复力的作用
6.如图所示是小球和轻质弹簧组成的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x/cm
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14s
10 t's
B.t=0时刻,小球的位移为2√2cm
C.t=4s和t=8s两时刻,小球的位移相同,速度相同
D.0~2s内,小球的动能增加,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系统的机械能减小
高二物理第2页(共6页)参考答案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4月份联合考试物理
说明:
本解答给出的非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的解法(或回答)与本解答(答案)不同,但
只要合理,可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
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域或不
选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答案
B
D
C
D
AC
BD
AB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1)A(2分)
(2)=△4(2分)
(3)偶然误差(2分)
L
12.(1)C(2分)(2)4πn
(2分)
+”(2分)
b
(3)2元
2(2-1DL(2分)
13.解:
(1)光线在4C边发生折射,已知入射角为60,则由折射定律有n=s血60
(2分)
sinθ
解得6=30°(2分)
(2)光路图如图所示,
临界角满足smC=1_
(2分)
7n3
由几何关系可得AB边的入射角a=60°,sina>sinC,
所以在AB边发生全反射(1分)
且AB=AC
=103cm
c0s30°
设全反射点为F,AF=6√5cm,(1分)
所以BF=AB-AF=45cm(1分)
设出射点为E,BE=BFsin:30
解得BE=2V3cm(1分)
14.解:
(1)物块A移开前,弹簧弹力F1=(m4+s)g=30N(2分)
物块A移开瞬间,弹簧弹力不变,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1-mg=mBa(2分)
解得a=20m/s2(1分)
-1
(2)当B运动到最高点时,C对地面压力最小。
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得B此时的加速度向下,大小a=20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2+mg=m(2分)
可得F2=10N(1分)
物块C平衡,有mcg=+F2(2分)
得到Nc=20N(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Nc'=Nc=2ON(1分)
15.解:
(1)由图像可知,波长元=16cm(1分)
质点P再过I会到达最高点,所以工=1.5s,解得1=12s(1分)
8
故该列波的波速=之=4m
73m/s(2分)
(2)P、Q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的中点的坐标为x=7m(1分)
当该中点的位移等于零时,质点P、Q的速度相等。
又因为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0中点第一次运动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为,==5.25s
1月
(1分)
T
所以质点P、Q的速度相等的时刻为t=t。+n5=(61+5.25)s(其中0,1,2,…)(2分)
2
(3)波源S的振动形式传播到M点用时为=24m=18s(1分)
1
波源S的振动形式传播到M用时为5,=8皿=6s(1分)
又由于两波源距M点的波程差为△r=24m-8m=16m=,故M为振动加强点。(2分)
在06s内,质点M并未振动。
在6~18s内,只有S2的振动形式传播到质点M,质点M经过的路程s1=4A=40cm(1分)
在18~30s内,质点M的振动加强,振幅变为2倍,质点M经过的路程s2=4×2A=80cm(1分)
在30-32s内,质点M只振动乙,质点M经过的路程5=105cm(2分)
6
故质点M振动32s的总路程s=51+s2+53=(120+10V3)cm(2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