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新版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春新版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PDF版)

资源简介

2025 春版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2025新课标)
第 1课《运动和位置》
(1)相对另一物体来说,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物体是运动的;
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物体是静止的。
(2)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一物体在另一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第 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摆动、
滚动、振动,学会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2)许多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运动形式的叠加。
第 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
动。
(2)生活中大多物体的运动路线是两种运动的结合。
第 4课《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1)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方式:滑动、滚动、静止不动。
(2)在同一斜面上,物体的形状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
样。
(3)在同一斜面上,物体的放置方式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有一定关系。
(4)同一形状的物体,放置方式相同,斜面坡度不同,则物体
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
第 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距离,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用秒表测量小
球运动的时间。
(2)运动相同距离,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短,则运动快;物体
运动所需的时间长,则运动慢。
(3)实验测量时,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一种小球应测
量 3次。若实验数据相差较大,则重新实验;若实验数据相差不
大,则可以选择中位数。
第 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相同时间内,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式:比较物体运动的
距离长短。
(2)相同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长,则运动快;小球运动的
距离短,则运动慢。
(3)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速度的大小。
第 7课《我们的“过山车”》
(1)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
完善等。
(2)制作“过山车”的过程:设计、制作、评价三个部分。
(3)“过山车”的搭建方式应该由低到高,在搭建过程中,应
该按照设计图纸搭建,并适当进行微调修改。
第 8课《测试“过山车”》
(1)比较“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快慢,需要利用秒表和软尺,
分别测量时间和距离。
(2)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需要在“过
山车”的最高处释放或者改变轨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状态。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2025新课标)
第一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蚕卵的外部特征:颜色:淡黄色紫黑色;形状:中间凹陷的扁
圆形;大小:与小米、芝麻差不多,约 1毫米长。观察时可以借
助感官及放大镜观察外部特征。
2.蚕卵孵化的需要适应的温度和水分。
3.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4.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成为蚁蚕。观察时使用毛笔、羽毛
轻取轻放。
第二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不同动物的
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都不一样。
2.鸡蛋的内部结构(由外到内):卵壳、卵白、卵黄、气室。
卵壳:保护作用;
气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
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
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的氧气。
3.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在适宜的
条件下会发育成小动物。
第三课《蚕长大了》
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食物。
2、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
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蚕在结茧前要蜕 4次
皮。蚕的一生一共要蜕皮六次
4、蚕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
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
作用是呼吸。
5、蚕总共有 13个体节,有 8对足,其中胸部有 3对足,腹部有
4对足,尾部还有对 1足。
6.我们在观察时可以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虫的生长变
化。
第四课《蚕变了新模样》
1、蚕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一般为白色或黄色,具有保护蚕蛹
的作用,一个蚕茧通常是由一根丝组成的。
2、蚕蛹纺锤形,深褐色,分头、胸、腹三部分,长有复眼和触
角,胸部有胸足和翅的雏形。蚕蛹有生命,一般不动,受刺激时
会动。
3、像蚕这样出现蛹这一阶段的动物还有许多,比如蜜蜂、蚂蚁、
蝴蝶等。
第五课《茧中钻出了蚕蛾》
1、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蚕蛾虽然有翅膀,但
不会飞也不用进食。
2、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复眼和
口器;口器退化,不再进食。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翅比较短
小,没有多少飞行能力。腹部:有环节,有气门,足消失,末端
体节外生殖器官。
3、具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的这种身体结构的动
物叫做昆虫。
4、雌蛾、雄蛾区分:雌蛾体型大,腹部肥大、灰色,翅短小,
振动慢,爬行慢。雄蛾体型小,腹部狭长、黑色,翅稍大,振动
快,爬行快。
5、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第六课《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经历卵(2-5天)、蚕(幼虫 33-35天)、蛹(10-13
天)、蚕蛾(成虫 6-8天)四个阶段,一生一般经历 49-56天。
2.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的幼虫共蜕皮 4次,变蛹 1次,变蛾 1
次,一生共蜕皮 6次。需要空白+答案+可编辑版本请关注公众号
一只爱学习的猫→菜单获取免费资料即可
3、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空气。
第七课《动物的繁殖》
1.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
2.卵生:像蚕和鸡,产卵繁殖后代。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
般都是卵生动物。
胎生:像猫、狗,直接生出小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
法喂养小动物。
第八课《动物的一生》
1、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四个阶
段生命历程。
2、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3、像狗那样,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
乳动物。
4、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都是动物为了生存和繁殖对
环境作出的变化。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2025新课标)
第 1课《仰望天空》
(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 140 万
千米。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
反射太阳的光。
(3)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4)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
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第 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
影子变化的规律。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东西南北。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一根小短杆。
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
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4)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太阳在东边,阳
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
东边。本资料更多版本+其他相关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学海无涯甜
作舟→菜单获取免费资料
(5)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第 3课《影子的秘密》
(1)要产生影子,必须具备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2)光源指的是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如:打开的手电
筒、点燃的蜡烛。
(3)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影子的变化规律:
1.光源位置低,影子长;光源位置高,影子短。
2.物体离光源近,影子大;物体离光源远,影子小。
(4)我国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影子来进行创作的。
第 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
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
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
朔月,亮面在左侧。
第 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2)月球小档案:1.年龄:约 45亿年;2。直径:约 3500千米;
3.与地球距离:约 38万千米。
(3)月球地貌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4)普遍认为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有火山喷发说和撞击说,现在
的科学家主张的是撞击说。
(5)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不适宜人类居住。
(6)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
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第 6课《地球的形状》
(1)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
的地球也是球体。
(2)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帆顶,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圆形。
(3)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4)1519 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 年
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
是球形的观点。
第 7课《地球——水的星球》
(1)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
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3)地球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 29%,海洋
占 71%。
(4)我们可以采用数格子的办法比较出世界地图上海洋和陆地
面积的大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