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教学 分析 《法律保障生活》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法治教育”,具体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法律的作用。
教学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责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重点 难点 重点:法律的作用。 难点: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情境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如果法律消失会怎样》,让学生理解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陷入混乱,由此引出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法律有什么重要作用 2.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3.法律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4.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三、探究平台 1.展示教材第79—80页的生活观察。 思考:(1)以上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点拨:(1)分别与退役军人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事诉讼法有关。(2)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展示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表明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 点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3.展示教材第80页的探究与分享。 某小区四楼的业主陈某听到楼下刘某家装修声音异常,便下楼沟通。陈某发现刘某屋内的承重墙已被拆掉,便向物业公司和其他业主告知了这一情况。之后,陈某发现家里的地板开始抖动,还出现了下沉,墙壁也出现了很多裂痕。200多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撤离。业主委员会要求刘某恢复原状,但刘某表示,他砸的是自家的墙,与他人无关。无奈之下,业主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举报了刘某。该部门依法责令刘某停止违法行为,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制订墙体恢复方案,并追究刘某的法律责任。 思考:(1)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评价案例中刘某的行为。 (2)结合上述案例,说说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点拨:(1)刘某的行为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2)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展示教材第81页的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管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法。 思考:结合以上法律条文,说说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 点拨: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5.展示教材第82页的启思导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公布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为每年的立法工作确定“施工图”,以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紧扣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提出的法律需求实际。 思考:查阅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据此谈谈本年度立法工作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哪些保障。 点拨:(例)制定学前教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修改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教育、就医提供更好的保障。 知识总结:法律有什么重要作用 点拨:(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2)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3)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教师随笔
要点 梳理 法律保障生活
教学 反思 本课时教学,运用了较多的图片、视频、法律条文、案例等素材,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法律的作用,增强了同学们的法治观念。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还要注意分层教学,并多用一些正向评价性语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2.培养权利义务观念,树立法律意识,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重点难点】
1.重点:法律保障生活。
2.难点:法律如何平和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法律是调整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 、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通过 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 ,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3.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 利益和 利益。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 ,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 ,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强调以 和 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
5.法律如何保障生活?
6.法律如何平和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
【课时达标】
1.四川省高县众安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高县分公司与梁某未按照约定支付货款,多次协商无果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人民法院调解,梁某同意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原告相应的欠款。这体现了法律( )
A.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B.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D.维护个人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2.漫画《扫黑除恶》告诉我们( )
A.法律只规范部分社会成员的行为
B.有了法律,就能铲除黑恶势力
C.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法律通过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3.2024年10月16日晚,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联合岔路口派出所开展广场舞噪声污染整治行动,要求广场舞的组织者依法控制广场舞的音量、规模和持续时间,在不影响其他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锻炼身体。这表明( )
①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损害个人利益
④个人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以上法律条文说明( )
A.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B.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C.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D.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5.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协商议政。大家认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托养照护、无障碍等公共服务质量,让残疾人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此我们感悟到( )
A.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B.法律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
C.法律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各项事业的矛盾和问题
6.【法律保障生活】
2024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据介绍,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党委领导下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诉前调解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功能凸显。诉至法院的民事、行政纠纷2421.6万件,其中经诉前分流调解成功案件1020.4万件,95.84%的诉前调解案件得到自动履行。人民法院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受理刑事一审案件91万件,判处生效被告人117.9万人。
据介绍,人民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积极服务保障我国跨境投融资以及进出口贸易,受理涉外合同类纠纷案件5810件。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36.1万件。受理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6.5万件。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服务保障。
以上材料表明法律体现了的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B
6.答案:(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3)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9张PPT)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1.在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有根据道路交通法设置的各种道路标识和红绿灯的存在,人们能够各行其道,穿梭有序,交通畅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交通规则的存在妨碍了人们的出行自由
C.法律就是专门的交通规则
D.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分层训练 提升素养
D
2.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该案例说明法律( )
①促进社会发展 ②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 ③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唯一准则 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赵某某、唐某某、杜某某三人非法捕捞青海湖裸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6个月和拘役6个月,支付生态修复费用4万余元,并责令三被告人通过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此案件说明( )
①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②法律不保护个人利益 ③法律禁止捕捞行为 ④公民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4.张女士因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导致银行卡上的2万元存款被盗刷。张女士遂报警求助,最终被骗钱款追回,诈骗者也受到了刑罚处罚。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B.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C.法律只打击网络电信诈骗行为
D.法律营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C
5.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下列说法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
B.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C.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D.有利于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C
6.粮食安全是“国之大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保障法从法律制度层面督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问题 ②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③维护粮食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④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7.阅读与思考:阅读材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事关个人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发展。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节选)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四十四条 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
第五十八条 ……明确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处理个人信息的规范和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合法律链接,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美好生活的。
答: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2)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3)法律促进社会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