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章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19
新课标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明确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大致分布。(区域认知)
2.结合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现状,分析土地退化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区域发展
1.生态脆弱区
①概念:
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②分布:
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2.土地退化
土地沙化: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粉粒而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
2.土地退化
石漠化: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持续退化乃至消失导致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的土地退化过程,多发生在西南石灰岩地区。
2.土地退化
土壤侵蚀:由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土地退化
土壤盐碱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3.我国生态脆弱区
①特点:
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②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区
南方丘陵区
西南山区
青藏高原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图
一、生态脆弱区--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
阅读课本P23-P24,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出现大面积的石漠化的原因。
(2)分析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的原因。
①亚季,全年降水量大,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②而且喀斯特山地多陡坡;
③石灰岩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薄;
④破坏植被,植被覆盖度低,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思考:
(3)石漠化的危害有哪些?
案例探究——石漠化
耕地破坏,生产力降低。石漠化使土层变薄,土壤层次缺失,土体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肥力降低。随着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旱涝灾害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植被破坏,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差,石漠化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旱涝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日趋脆弱。
思考:
(4)石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案例探究——石漠化
促进高产优质农业的发展。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
封山育林,恢复植被。
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生态移民。
加大资金投入。
不同时期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界变迁示意图
气温变化(℃)
3
2
1
0
-1
-2
-3









前 公元 后
3000
2000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1950
2000(年)
我国近5000年气温变化曲线



农进牧退
牧进农退
暖湿
冷干
气候变化
政策引导
+
农牧交错带向西北移
农牧交错带向东南移
1.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况
④现象变化:
1961
1967
1973
1979
1985
1991
1997
2003
2009
100
200
300
400
500
降水量/mm
年降水量的变化
多年平均年内各月降水量
案例探究——鄂尔多斯
1、自然原因:阅读课本第25页思考:
(1)鄂尔多斯的降水有什么特征 (提示:降水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2)鄂尔多斯降水的变化特征如何影响该地的土地退化
(3)鄂尔多斯地区为什么冬春季节多大风
(4)鄂尔多斯地区土地极易遭受风蚀和沙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鄂尔多斯的降水有什么特征 (提示:降水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2)鄂尔多斯降水的变化特征如何影响该地的土地退化
①鄂尔多斯的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
②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夏季多暴雨;
③降水年际变化大。
①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水分利用率低,且土壤侵蚀强烈;
②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降水较多时农耕业发展较好,但集中的暴雨会导致土壤侵蚀严重,
降水量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自然原因:②多大风
(3)鄂尔多斯地区为什么冬春季节多大风
(4)鄂尔多斯地区土地极易遭受风蚀和沙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
②春季受亚洲高压影响,气温较低,而南方气温回升快,
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③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所以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
①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 ② 降水稀少,因此表土层裸露、疏松。
3.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①过度开垦
降水多的年份,适宜农耕的条件好,农区向牧区扩展:降水少的年份,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且由于农作物长势差,对土壤保护作用弱,一遇大风、 暴雨,易加重土壤侵蚀。为了维持生计而增加作物产量,人们进一 步扩大耕地面积,期望来年降水多,农作物产量高。这样,使得农耕区逐渐向西、向北扩展。由于该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开垦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作物产量逐渐降低,土地不断退化。
不合理采矿
过度樵采
道路建设
3.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③其他
(一)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原因
土地退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2)多大风,多大风且集中于冬春季节
(1)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3)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潜在威胁)
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④水资源利用不当
①过度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樵采
⑤其他(如工程建设)
(主要原因)
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1)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自然特征:
①地理位置: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
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
②气温: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③降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
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地处撒哈拉沙漠的南部边缘容易受到沙漠侵袭;
气候较为炎热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
土壤多沙质沉积物,极易沙化。
案例探究——草方格沙障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
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砂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植树种草
打坝淤地
修建梯田
修建水库
案例探究——小流域综合治理
1、多发地区: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2、水盐运动的特征: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相对稳定。
3、自然原因:①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人为原因(最主要):
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水位上升,由于蒸发旺盛,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分的蒸发,而上升到土壤的表层,盐分在地表聚集,形成次生盐渍化。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③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
4、危害:①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下降;
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5、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从机井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既可满足作物需水,又能淋洗土壤盐分和降低地下水位,故称井灌井排。③合理的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等。④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⑤生物措施:种植耐盐碱的作物。
一、生态脆弱区--次生盐渍化
鱼塘--台田模式,降低地下水位——低洼地区挖泥成塘、堆泥成田,通过提高台田高度降低地下水位,可抑制蒸发返盐;又利于雨季时台田雨水下渗淋盐,使土壤脱盐。
【活动】华北平原盐渍地的综合治理
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荒漠化的成因(以西北地区为例)
(1)自然条件——荒漠化的基础
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或其他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
草方格(稻草、芦苇等扎设)的作用:
①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3)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措施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4)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5)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渍化 C.森林减少 D.荒漠化
D
随堂检测
A
3.图中的草方格沙障( )
A.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B.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4.石羊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毁林开荒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工业规模扩大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5.为恢复石羊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下游修建水库 ④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石羊河流域示意图”(下左图)及“该地区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完成问题。
C
B
D
随堂检测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