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新增91种药品,平均降价63%,预计明年减负超500亿。这一措施体现了( )
①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②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③重民本的思想理念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3046公里生态屏障全面锁边“合龙”;浙江加快推广“以竹代塑”产品。这些措施体现了( )
①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则视频获众多网友点赞:一外卖员摔了一跤导致延误配送,主动给顾客买了一杯奶茶并道歉。顾客发现外卖员的伤口就拿着创口贴和酒精帮外卖员消毒,还给他五星好评。这启示我们要( )
①与他人和谐共处
②自信自强,任何事都不能求助他人
③讲仁爱,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④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歌曲《江山》中唱道:“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牵挂。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重民本②讲诚信
③惠民利民、安民富民④有责任担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讲话中强调,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这体现了弘扬____的核心思想理念。( )
A.尚和合、求大同 B.守诚信、崇正义
C.讲仁爱、重民本 D.要自尊、争自强
6.崇正义是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下列与之不相符合的选项是( )
A.万事莫贵于义 B.君子义以为上
C.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D.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7.下列名言警句与所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崇正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求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守诚信——“以信待人,不信思信”
D.重民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8.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我们常常能从名言警句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下列名言警句与启示一致的是( )
选项 名言警句 启示
①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② “君子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
③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崇正义
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求大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人类共处一个地球,各国人民命运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求大同 B.讲仁爱 C.重民本 D.崇正义
10.实现中国梦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这体现了我们“重民本”的思想理念。下列对该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②要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
③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④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由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而来,是中央网信办主办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活动主要评选精品网络正能量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和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正能量激励人、鼓舞人、引领人的重要作用。举办该活动有利于( )
①奏响主旋律,使社会更加美好
②杜绝不文明现象,提升公民道德水平
③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④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养正则一身安,平天下则万事顺。”“君子义以为上。”这两句名言启示我们要弘扬的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 )
A.讲仁爱 B.求大同 C.尚和合 D.崇正义
13.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向上向善就会蔚然成风。一个个感动中国的故事,一个个感动中国的人物,一个个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好青年、好公民、好榜样,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要求我们青少年( )
①放下学业、投身实践,积累善行
②积极进取,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
③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④勇担使命,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该讲话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有( )
①尚和合②重民本③崇正义④谋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国好人”为红军烈士守墓的志愿军老兵王茂贵说:“这些烈士年纪轻轻就为革命牺牲了,大部分只有20多岁,作为一个老兵,守护烈士墓是我的责任。”为了这句承诺,他已经坚持了55年。王茂贵的行为( )
①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诚信的核心理念
②践行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俭约自守的思想
③树立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④锤炼了自己的高尚人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科学家蔚保国率队实现北斗室内定位导航服务“从0到1”的突破;设计师李东与团队披荆斩棘,打破了“新航天器上新技术占比不超过三成”的国际惯例。这些科技工作者( )
①做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不断创造与创新
②践行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的思想
③证明了只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团结协作,就定能成就事业
④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坚持道义 恪守诚信】
材料一 战国时期,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若想让百姓遵循新推出的法令,就必须要取信于民,得到百姓的支持。于是,商鞅想出一个办法,他命人把三丈高的木头立在国都的南门,并发布命令,表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予他十金的赏赐。百姓感到非常奇怪,不相信这么容易就能得到十金,所以没有人去搬这根木头。商鞅于是又发布命令,将给予搬动木头者的赏赐提高到五十金。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这根木头从国都南门搬到了北门,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政府诚信不欺。商鞅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让秦国的百姓相信他言而有信,从而使新法得以顺利地推行实施。
材料二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构建正义的大厦。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一核心理念 这一核心理念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追求正义的理由以及要求。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的智慧令人深思,其核心思想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材料一 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吕氏春秋·贵公》
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
③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新书·大政上》
(1)请你从上述古语中任选两句,指出其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并谈谈你对这些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
材料二 某校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漕泾的盐业史可追溯千年。该地沿海滩地延绵,先民很早就懂得基于地理条件与劳作经验从海水中提炼食盐。从唐朝到清朝期间,制盐技术因移民的不断加入及自我需求的不断提升得到改良革新。勤劳的中国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盐文化。
(2)结合材料及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的内容,说明中国人书写盐文化体现出怎样的思想理念。
材料三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正义,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孟子;“铁骨铮铮,正气浩然”的文天祥;“一颗赤心,精忠报国”的岳飞;“两袖清风,留下清白”的于谦……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先贤崇尚正义的理解。
(4)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如何坚守道义、弘扬正气?
19.材料一 回顾世界近现代史,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损人利己,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我们党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1)请指出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并分析弘扬这些核心思想理念对中国人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立根塑魂。结合材料,运用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2024年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在世界开放指数呈下滑趋势面前,来自东方的信诺,始终不变。犹记2018年秋,筹备一年有余的进博会在此召开,各国宾客纷至沓来,习近平以铿锵有力的话语郑重许下大国之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数载光阴,进博会成绩单愈发亮眼:本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是历届之最。东方之约,中国之诺。开放融通的东风吹拂不息,合作共赢的怀抱始终敞开。
(1)请你说说对“守诚信”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
(2)谈谈以上材料对中学生的启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A D A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B B A
1.D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①②:中和泰和、尚和合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2024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药品品质和平均降价的幅度等,有利于减轻患病人群的经济负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A
【详解】本题考查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尚和合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③:题干描述了两个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屏障“合龙”表明在沙漠治理中,通过构建生态屏障来防止沙漠扩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浙江推广“以竹代塑”产品的措施旨在减少塑料污染,推广环保材料,体现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因而,此三项均与题干主旨相符,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④:题干未能体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故④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B
【详解】本题考查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①③④:题干内容启示我们要与他人和谐共处,要讲仁爱,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①③④正确;
②:任何事都不能求助他人,说法过于绝对,与现实实际不符,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①③④:根据所学,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据此,题文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重民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有责任担当,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讲诚信,在题文中未涉及,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A
【详解】本题考查对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的认识和理解。
A: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讲话中的内容,强调对话、包容、减少对抗和隔阂,这体现了“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故A说法符合题意;
BCD:此三项说法正确,但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C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6.D
【详解】本题考查崇正义。
A :意思是大义、正义是最可贵的事情,体现崇正义,故A说法正确;
B:意思是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体现崇正义,故B说法正确;
C:意思是说话必须真诚诚实,做事必须忠于正义,体现崇正义,故C说法正确;
D:意思是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不符合崇正义的要求,故D说法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
7.A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强调推己及人的“恕道”,属于“仁爱”的范畴,而非“崇正义”,故A说法错误;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描述理想社会的大同景象,与“求大同”理念一致,故B说法正确;
C:“以信待人,不信思信”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与“守诚信”直接相关,故C说法正确;
D:“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强调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符合“重民本”思想,故D说法正确;
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
8.B
【详解】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
①:“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意思 是“中”是人人都具备的本性;“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准则,体现出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①说法正确;
②:“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之间交往表面虽有不同,但他们因为相互理解而尊重对方而能和睦往来,体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②说法正确;
③:“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意思是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与崇正义无关,③错误;
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体现求大同,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9.A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A:根据所学可知,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据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思想理念是求大同,故A符合题意;
BCD:讲仁爱、 重民本、 崇正义,在题文中未涉及,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C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①③④:根据所学,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据此,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不是一切,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B
【详解】本题考查做核心理念的传承者。
①④:举办该活动有利于奏响主旋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使社会更加美好,①④正确;
②:说法太绝对,这并不能杜绝不文明现象,故②说法错误;
③: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③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本题选B。
12.D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D:题文中,“养正则一身安,平天下则万事顺。”意思是通过培养正直的品质,个人的身心才能得到安宁,当天下太平,社会和谐时,各种事务都会顺利进行;“君子义以为上。”意思是君子以义作为行事的根本原则,因此,这两句名言启示我们要弘扬的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正义,故D符合题意;
ABC:讲仁爱、 求大同、 尚和合,在题文中未涉及,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D
【详解】本题考查做核心理念的传承者。
②③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要求我们青少年积极进取,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勇担使命,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作为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放下学业”是错误的,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4.B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体现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尚和合的思想;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弘扬了社会正义,体现崇尚正义的思想,故①③说法符合题意;
②④:此二项说法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②④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5.B
【详解】本题考查做核心理念的传承者。
①④:分析题干可知,王茂贵为红军烈士守墓55年的行为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诚信的核心理念;同时锤炼了自己的高尚人格,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②③与题干主旨不符;
故本题选B。
16.A
【详解】本题考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正确认识核心思想理念。
①②:“实现北斗室内定位导航服务突破”、“打破国际惯例”体现科技工作者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彰显中华民族面对困难和挑战自强不息,践行敬业乐群、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脚踏实地的思想,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只要,就定能”说法过于绝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团结协作,有助于成就事业,故③说法错误;
④:材料主要体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并未体现“讲仁爱、重民本”,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7.(1)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2)理由: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
要求: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分析】考点考查:守诚信的要求、崇正义的要求。
能力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详解】(1)小问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守诚信的要求相关知识,从体现类题目的角度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商鞅立木取信的做法,让秦国的百姓相信他言而有信→守诚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
本问考查守诚信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小问1:
本问考查崇正义的理由,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小问2:
本问考查崇正义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18.(1)选①,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选②,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选③,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先民秉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利用沿海地理条件,提炼食盐;一代代先民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改良制盐技术,体现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解决了人民的用盐问题,丰富了盐业文化。
(3)中国古代先贤圣人坚守道义,弘扬正气,崇尚正义,坚守民族大义。这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
(4)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分析】考点考查: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坚守道义、弘扬正气的要求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核心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可链接求大同;求大同的要求;
关键词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可链接讲仁爱;讲人爱的要求;
关键词③: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可链接重民本;重民生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人,需要运用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该地沿海滩地延绵,先民很早就懂得基于地理条件与劳作经验从海水中提炼食盐→可链接秉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关键词②:制盐技术因移民的不断加入及自我需求的不断提升得到改良革新。勤劳的中国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盐文化→可链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人,需要运用崇尚正义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孟子;“铁骨铮铮,正气浩然”的文天祥;“一颗赤心,精忠报国”的岳飞;“两袖清风,留下清白”的于谦等英雄人物→可链接坚守道义,弘扬正气,崇尚正义,坚守民族大义的表现及原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4)本题考查如何如何坚守道义、弘扬正气,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19.(1)①材料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②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2)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分析】考点考查: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考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核心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可链接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本题考查弘扬核心思想理念的意义,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可链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0.(1)①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而成的具有主导性和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②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2)①积极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核心思想理念。②传承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做诚实守信的人,信守承诺。③胸怀天下,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分析】考点考查:守诚信的要求、求大同的要求。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问题。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政治认同。
【详解】(1)本题考查说说对“守诚信”核心思想理念的理解,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核心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可联系积极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核心思想理念作答。
关键词②:在世界开放指数呈下滑趋势面前,来自东方的信诺,始终不变→可联系传承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做诚实守信的人,信守承诺作答。
关键词③:开放融通的东风吹拂不息,合作共赢的怀抱始终敞开→可联系胸怀天下,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