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州高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二道德与法治3月月考卷第Ⅰ卷(客观题,共22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2分。)全国两会开辟“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在我国,全体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 我国的人权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C.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全面建设稳步前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这说明( )①我国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②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③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非常广泛 ④我国是世界上最有人权的国家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3.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 )A.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B. 依宪治国 党的领导C. 党的领导 依宪执政 D. 党的领导 依宪治国4. 习近平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下面对中国共产党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公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 2024年12月4日——第11个“国家宪法日”,我市某中学组织了宪法知识竞赛、宪法诵读等主题教育活动。如果给本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标题,最恰当的是( )A. 家校密切配合,共育时代新人B. 杜绝违宪行为,珍惜美好生活C. 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D. 学习党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6. 围绕右侧我国现行宪法的图片信息,同学们有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小道: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人民法院②小德:宪法设置国家机构,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③小法:第三章第七节的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检察机关④小治: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我们要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说明我们要( )A. 学习宪法 B. 践行宪法C. 认同宪法 D. 宣传宪法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高质量做好宪法监督工作,修改法律9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这反映了我国( )①不断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宪法监督职责③通过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④地方各级人大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 “躺平式干部”是指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实干不担当。拒绝躺平,需要( )A. 公民通过各种手段举报躺平式干部 B.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C. 追究躺平式干部的刑事责任 D. 削弱机关干部的权力10.未成年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 未成年人保护法 B. 校纪校规C. 宪法 D. 民法典11. 2025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3周年,各区县计划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计划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这是因为( )A. 宪法包含普通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B. 宪法最严厉,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C. 宪法最重要,应优先遵守宪法的规定 D.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2. 为积极响应宪法宣传周活动,某校制作了一期宣传报。在做宣传报时对照宪法内容梳理出如图,请你为如图拟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宪法与公民的一生息息相关 B. 贯彻党的主张,体现公民意志C. 理解认同宪法,自觉执行宪法 D. 增强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1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 规定国家基本制度以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B.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C. 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政府清正廉洁 D. 规定权力分配以保障各国家机构密切配合14.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是要( )A.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B. 保证人民当家做主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人民全部利益15. 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分析正确的是( )A. 八年级学生小德参加班委会选举——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C. 王女士退休后可以领取到养老金——保证公民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D. 李先生积极参与爱心捐赠活动——依法行使自己对财产的使用权16. 下列几组概念,能用第二种关系来表达的是( )A. 基本权利和义务 B. 言论自由和政治权利C.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 D. 人身自由和监督权17. 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这些自由( )A. 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B.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意愿C.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D. 表明公民可以为所欲为行使自己的权利18. 公民权利受到不法侵害,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维护。维权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其中,最正规、最权威、最后屏障是( )A. 调解 B. 诉讼 C. 仲裁 D. 和解19. 非法出售、贩卖公民个人合法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 名誉权 B. 荣誉权 C. 姓名权 D. 隐私权2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这说明我国宪法是( )A. 国家的根本法 B. 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C.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D.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1. 下列是八年级学生中中一家关于宪法的讨论,你不赞同的有几个( )①爸爸:“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②妈妈:“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③哥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尊重和保障人权”④中中:“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⑤德德:“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是监督”A. 4个 B. 1个 C. 2个 D. 3个22. 下列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①和解 a.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②调解 b.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③仲裁 c.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④诉讼 d.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A. ①——b B. ②——d C. ③——a D. ④——c第Ⅱ卷(主观题,共28分)二、简要回答:本大题共2小题,23题6分,24题11分,共17分。23. 2025年1月12-15日,苏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会议上苏州市市长代表政府向市人大作工作报告。事后,苏州市人大也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经验成就,奋力推进新时代苏州人大工作再攀新高峰”。(1)请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角度说明苏州市政府向人大作报告的理论依据。(3分)(2)苏州市人大工作报告为什么强调“要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3分)24.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材料一:八年级(1)班班长在晨读中,点赞了同学们在生活中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努力的种种表现,同时也指出了同学们存在的疑惑。疑惑 教材观点小道困惑妈妈的工资被拖欠后可以依法追回 例:公民有劳动权,因为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小德困惑爸爸很忙却还去选举人大代表 ①小法对本班家庭困难学生每学年能拿到助学补助不理解 ②小治疑惑中学生可以在政务网站上举报公职人员的不作为。 ③(1)仿照示例,运用“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知识,为同学们答疑解惑。(6分)材料二:2024年12月,范某通过其个人抖音账号,发布“村支书李某伪造别人公司公章”“注意此人不要被骗”等词条。该词条浏览量6700余次,点赞量110余次,评论留言6条。李某认为范某的行为严重干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故将其诉至法院。法院最终裁决,范某应在同一平台公开向李某道歉。针对这一案例,小方这样评论:宪法规定公民有权在网上发帖,因此,公民在网络上发帖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结合案例,请你针对小方的评论和李某的处理方式加以评析。(5分)三、分析说明: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25.材料一:在学习法律过程中,同学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摘选了以下法律条文。① ② ③ ④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伤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上述法律条文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 。(2分)(填写序号即可)(2)上述相应的法律条文,是如何体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的”?(注:回答问题时,法律条文可以用序号代替!)(6分)材料二:美好生活,法治信仰。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馆,同学们纷纷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参观感受。(3)你觉得学校组织参观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馆有何现实意义?(3分)答案第2页,总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