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D(偷梁换柱。“上达于天”是西方建筑屋顶的含义。)
2.B(A偷换概念。“在木架构建筑表面涂上油漆”错误,应是“在木架构建筑的木材表面
涂上油漆”。C曲解文意。“最主要的优点”错误,应是“榫卯结构最显著的优点”。D以偏概
全。“形式自由,有灵活性”是南方建筑斗拱的特点,不是所有斗拱的特点。)
3.D(移花接木。“显得富丽堂皇光彩照人”是“彩绘壁画”的装饰作用。)
4.①木构架建筑居主要地位。
②建筑艺术与绘画、书法、文学等艺术融合。
③院落式布局,注重对称和均衡。
④与自然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赋分。)
5.①建筑的外在形式注重对称和均衡,体现儒家的伦理观念。
②建筑的空间架构利用地势和环境,追求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
③榫卯结构按需应用,因需而变,体现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④建筑材料重用木材,体现顺应自然的思想。
⑤院落式布局,给人以艺术之美感。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的情赋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制造时间上的混乱感和故事的神秘感”有误,文中回忆参加拖依和当下村子见闻交
替叙述,充实了文章内容,让情感在过去与现在的切换中更加丰富。)
7.C(“一汪蓝天蓝得令人心碎”只运用了夸张,“鲜艳的金色落叶从蓝天上旋转着飘落”
未使用拟人。)
8.①平凡中的诗意:文本描绘的喀吾图乡村生活,如秋天的村庄景象、孩子在院墙里玩耍、
男孩翻土坯、与小库兰相遇等,皆是平凡日常。但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赋予这些场景以诗情
画意。描写蓝天“蓝得令人心碎”,写落叶“从蓝天上旋转着飘落”,将平凡的秋日景色描绘得
极具美感,营造出充满诗意的氛围,让读者在平凡生活中感受到美好与浪漫。
②琐碎中的深情:哈布德哈兰的羞涩、库兰的笑容、“我”勾销虾条赊账的宽容、深夜独处的
舞蹈幻想、拖依的热闹、在院门口用落叶擦鞋、被人群筷拥进舞蹈等细节,展现着草原生活的温情
新噩雏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图景,饱含着人性的温暖、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憧憬与作者对乡村文化的深情回望。
9.①环境塑造人:本文中喀吾图僻远隔绝、纯净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哈布德哈兰等人
物善良淳朴、热情纯真的性格:《边城》中湘西偏远闭塞、宁静优美的山水自然与淳朴民风,孕
育了翠翠、傩送等人单纯质朴、善良美好的性格。
②人影响环境:本文中村民的生活劳作展现出的朴实和热情,也让喀吾图充满了生机和希
望:《边城》里的人们单纯质朴,真诚友善,使得茶峒这座小镇也充满了安宁祥和的人文气息。
③人物与环境互相依存:无论是《边城》还是《我的阿勒泰》,都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物
形象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人物与环境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成就了各自的独特风情。
(答出概括及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DG(原句:从王文友读书,文友死,殓葬不计所费,一如其亲。)
11.A(“尘埃”在这里是“世俗、尘俗”的意思。)
12.D(“才高自傲”不是墓志铭里的内容。)
13.(1)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听说倪瓒的名气,带着丰厚的礼物、拿着绢帛想要求倪瓒作
画。
(2)战事发生以后,各个富豪家被掠夺盘剥废弃了田产,这时人们才开始赞赏他有远见。
((1)采分点:“币”“将”各1分,句意2分。(2)采分点:被动句、“见”各1分,句意2分。)
14.①倪瓒不愿做王门画师,又不从事让家产富裕的事务,这些是其“懒”的表现。②倪瓒
有洁癖,又在被殴打时为免俗而一声不吭,这些是他“迁”的表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D(“构成意境递进”错误,此诗两章是并列关系。)
16.①《鹤鸣》以鹤鸣起兴,以鹤鸣九皋暗喻优秀人才之声名远扬,引出治国用贤的道理,
富有哲理性。②《氓》以桑叶起兴,以桑叶沃若与黄陨比喻女子容颜盛衰,引出女子婚恋状态
的变化,具有抒情性。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澄江一道月分明/唯见江心秋月白/江月年年望相似/何处春江无月明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①活灵活现/淋漓尽致②一清二楚
19.语病:“不仅宇网H1”关联词语序不当:“让强大的集群协同控制系统”主客颠倒。
宇树H1不仅能依靠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等技术,确保在舞台上精准定位和稳
新噩雏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面对一些国家在 AI 领域故意设置技术壁垒、闭关锁国的现象,DeepSeek(“深度求索”)
的创始人梁文锋 2025 年 1 月 20 日在总理座谈会上提出:开源是根本,跑得快是护城河。
开源,即开放源代码,允许任何人查看、修改和维护;跑得快,即要在快速变化的技
术环境中快速响应,迭代创新,持续升级和完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要点】
本题是引语类题目。包括三部分:
1. 材料部分:由两段组成,第 1 段是引题,交代引语的的背景、来源及引语内容;
第 2 段对引语的概念内涵进行解释说明。这从以下三方面给考生以提示:
(1)“面对一些国家在 AI 领域故意设置技术壁垒、闭关锁国的现象”和“2025 年 1
月 20 日在总理座谈会”,正是引语提出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设置壁垒、封锁技术是我
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而总理座谈会正是针对这一局面探讨我国科研人员对待创新
发展的深度思考。
(2)“开源是根本,跑得快是护城河”是引语内容:它是 DeepSeek(“深度求索”)的
创始者对其大模型特点的精要概括,也是对其产品的高规格要求,更显示了其开放包容的
博大胸怀和技术不断迭代创新的专业追求。而这也是我国科研工作者对时代挑战的有力回
复。“开源”与“跑得快”的二元思辨关系是:前者是根本,是推动技术不断进步的必要态
度;后者是保证,是前者保持优势的基础条件和动能原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相
互促进,共同推动技术和社会螺旋式进步和发展。
(3)“开源”的概念内涵,是指对于技术专利而言,我们不是以牙还牙,而是关注发
展本身;不是设置壁垒、封锁技术,而是开放共享、共同开发;不是实施技术霸权,而是
追求共进共赢。“跑得快”的概念内涵,是指对于未来必然面临的新挑战:我们不倨傲、不
躺平、不停滞,而要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快速做出响应,及时迭代创新,持续升级完
善。
2. 提示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从两段材料中受到触动、引发联想、进行思考,并据此立
意行文。
鼓励学生由个案引发丰富联想,进行深度思考:在面临困境和挑战时,我国各个领域
的工作者们所展现的开放态度和创新努力,比如一带一路建设、高铁走出国门、华为技术
的突破与推广、AI 在我国的井喷式发展和应用等。还可据此引发相关的理性思考:二者兼
顾,厘清关系;不可偏废,只论一面。
3. 要求部分从立意角度、问文体标题、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说明。
【参考立意】
1. 开源彰显开放胸襟,快跑赢得发展升级
2. 居领先应敢开放,跑得快方处优势
3. 心胸广博得助力,创新领跑赢主动
4. 开源推动进步,创新促进升级
5. 开源+快跑:创新时代之双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缩影,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
的特色。
我国的古建筑离不开“木”,所以木构架技术相当早熟,所谓木构架就是指古建筑的基本
结构和基本构架是木材做成。早在7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榫接木构架房屋。
春秋时代,已出现木构架与土台结合的巨大台榭。到秦汉时期,木构架技术已完全成熟并基本
定型。木构架建筑的外观分为三大部分:台基、屋身和屋顶。台基的使用,可以使建筑物免遭
雨水冲刷,保护建筑物。由于木材取得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廉,使得木构架建筑在中国古代
一直居主要地位,但它的最大缺点是易燃易腐易受潮。
木构架建筑需要在木材表面涂上油漆以防潮防腐防虫蛀。彩画最初的功能就是为了保护
建筑物,后来才逐渐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
如果说彩绘壁画把古建筑装饰得富丽堂皇光彩照人,那么匾牌楹联则使古建筑显得更加
高贵典雅诗意盎然。殿堂庙宇亭台楼阁的门柱上,总会看到左右两边工整对仗的诗句,这就是
楹联;而挂在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和室内堂壁上的标题牌是匾牌。彩绘壁画、匾牌楹联等装饰使
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融为一体,使古建筑意境更为深远,内涵更为丰富。
古建筑中的院落就是庭院。由“间”组成房屋,由房屋加上回廊、围墙组成矩形院落。古
建筑迎面横向展开的间数称为“面阔”,也叫“开间”;纵深间数称为“进深”。面阔进深都是单
数。开间越多,建筑物等级越高。故宫太和殿在明代面阔9间,进深5间,象征帝王的九五之尊。
新疆维语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院落式布局十分注重对称和均衡,有明显的中轴线,严肃、方正、井井有条。院落式布局还
十分讲究主次分明,显示出封建宗法伦理观念对古建筑布局的影响。院落式布局使古建筑的
空间组合十分丰富,其艺术表现就像一部小说或戏剧一样,有序言有开篇,有展开有悬念,有高
潮有结尾,有始有终,起伏跌宕,使身临其境者得到完整的艺术享受。
古建筑往往还会利用高峻险要的地势、幽静秀丽的风景,使建筑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相
映生辉,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艺术领域中的体现。
(摘编自周永卫《漫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的一种接合方式。榫卯结构中,榫是指凸出部分,也称榫头。卵是指
凹进部分,又称榫眼。最基本的榫卯就是将榫插入卯中,榫卵咬合。这一接合方式顺应了自然
规律,利用了木的特性,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和发展历史。
榫卯以错位、限位、避让为设计理念,它让构件柔性组合在一体,达到“牢而不固”的效果。
错位,简单理解就是留间隙,这也是榫卯结构最显著的优点。木材会因为温度、湿度的变
化而形变。榫卯的间隙,正是为了适应木材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对于建筑,榫卯间隙让建筑
连接的节点如同弹簧一样,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当地震发生时,建筑通过变形吸收一部分地
震波带来的冲击,尽管看似因摇晃产生了结构变形,但只要不折榫、不拔榫,就能“晃而不散,
摇而不倒”。限位,可以理解为限制榫卵构件的位置移动。避让是指榫卯构件彼此避让,不在
一个交点相遇,以免影响建筑的美观和坚实。
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榫卯结构逐渐应用于不同材质,如石桥上用于连接石块的腰铁、
牌坊上的石斗拱结构等,但无论是何种材质与形式,本质上都是“错位、限位、避让”理念的体
现,人们抓住榫卯的基本构造原理,按需应用,因需而变。
时至今日,榫卯的设计思路依旧被应用在众多场景中一小到人们常用的笔盖、大到现代
航空发动机,榫卯结构其实一直在人们身边。
(摘编自吴叶凡《榫卯:凹凸之间藏智慧》)
材料三: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以榫卯结构、祈年殿等为灵感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成
为一大亮,点。该节目通过视觉设计,将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转化为三维立体建
筑模型,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建筑虽属物质文化,却蕴含了浩瀚无涯的精神
文化。
儒、释道影响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建筑背后的哲学与法则亦不脱离其思想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