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人教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Step01Step02Step031.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了解宋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等史实。2.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知道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宋朝。3.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认识这一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得发展的原因,体会社会安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知道中国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南移。课程导入1.原因①南方社会安定,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2.农业发展的表现①宋朝时,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②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苏州湖州2.农业发展的表现⑤元朝建立初期,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忽必烈令人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呈大弯曲状;元朝运河截弯取直,直通大都,缩短了航程。2. 农业发展的表现④宋元时期,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福建和海南;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品饮之雅上自皇帝,下至民众,举国皆崇,茶到此时,方成国饮。1.纺织业①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一带丝织生产发达;②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③元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2.制瓷业①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各具特色。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②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景德镇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①北宋时,煤得到大量开采,广泛用于冶铁炼钢。②金的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③辽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镫等是铁器中的精品。④西夏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剑锋利无比。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西夏宝剑北宋煤开采《卖炭图》3.矿冶业4.造船业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高,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2)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和金的燕京也有发展。1.商业都市繁荣2.商业活动的突破性进展①北宋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与市的界限;早市和夜市进一步发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②都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发展为重要的商贸区。③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和金的燕京,商业繁盛,金在一些地方征收商税。占道经营,人口聚集或流动性大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店铺夜间经营,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清明上河图1)背景: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2)发展过程:③影响: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3. 纸币的出现②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③元朝时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四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李攸《宋朝事实》市罗(丝绸)一匹,为钱(铁钱)二万。 ——《宋史·食货志》北宋“交子”“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中期南宋经济重心 在北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都超过了北方,社会经济长期稳定,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至此,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2.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城内大小店铺比比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频繁且数量巨大,“动以万数”。这反映了南宋时期 ( )A.晋商、徽商活动较频繁 B.海外贸易领先世界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都市商业贸易繁荣1.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薅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A.变法成效显著 B.人力严重不足C.农业技术先进 D.耕地面积扩大DC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3.据南宋人李攸《宋朝事实》记载:“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难以携持。”价低体重的铁钱给贸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A.铜钱 B.交子 C.飞钱 D.银钱4.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C.商贸的繁荣 D.对外交往密切BC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5.宋朝时,四川成都“土宜桑桑柘,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太湖流域“平原沃土,桑柘甚盛”“巢车之声,连(屋)相闻”。这反映了( )A.江浙地区成为粮仓 B.南方丝织生产发达C.商业贸易呈现繁荣 D.科学技术成就突出6.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 )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C.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 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BD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新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同步课件).pptx 【课程引入】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境导入.mp4.mp4 纪录版:清明上河图.mp4 视频:宋朝的纸币.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