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三十)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一、时空观念二、考点梳理【考点1】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联合国与国际安全(1)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2)地位: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安理会)、联合国秘书处等。(4)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5)作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2.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经济全球化①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世界贸易组织成立。②波折: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5年1月1日,瑞士日内瓦宗旨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职能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作用 ①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考点2】冷战后的世界格局1.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3)主要表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叙利亚等进行军事干涉。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发展趋势: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表现美国 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 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 通过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俄罗斯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形成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2)建立国际新秩序①不结盟运动:1961年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②七十七国集团: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③中国的主张:政策 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立场 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行动 a.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力量【考点3】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1.计算机网络(1)发展概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2)意义积极 互联网渗透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消极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妇女地位的提高选举权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妇女有了选举权就业率 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平等权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3.生态与人口问题生态问题 温室效应、化学污染、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等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三、课堂训练1.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问题正摆在国际社会面前,只有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才能有效加以应对。这说明( )A.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B.联合国发挥着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C.现代社会不断丰富人类的生活D.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2.2009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次年,四国领导人又在巴西召开领导人会议,商定加强合作与协调。不久,南非加入,“金砖四国”改名为“金砖国家”(BRICS),它们的经济保持协调增长,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金砖国家”(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构建了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C.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化解了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3.英语每年都会增加一些新词汇,如近些年增加了“The Belt and Road”(一带一路)、“Multilateral Free Trade System”(多边自由贸易体制)“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应链)等一些词汇。材料中这些新词汇反映出( )A.英国的世界地位不断提高B.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英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4.1989年,香港《信报》列举一些数据:每日全球外汇交易平均超1万亿美元;国际上流动资产超83兆美元;全球经济讯息,可在数分钟内全球分享;资本的进出,可通过一个电话,甚至一个按几秒钟内完成。这些主要现象反映的是( )A.区域集团化 B.经济全球化C.多极化趋势 D.文化多样化5.电商丰富的商品选择,能够为远离城市、购物不便的农民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是带动农村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反映了计算机网络( )A.尚未影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B.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C.极大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D.使网络销售完全取代市场销售6.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全球化 B.多极化 C.科技化 D.多元化7.据统计,自1948年至2023年底,全球共签订了区域贸易协定591项。其中,20世纪共签署274项,21世纪以来全球共签署区域贸易协定317项。这表明( )A.政治多极化显现 B.贸易保护主义兴起C.经济全球化加速 D.国际竞争日益激烈8.自“9 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打着反恐旗号,在世界多地发动侵略战争,共造成460万人死亡,人民流离失所,政局动荡,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由此可见( )A.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头号敌人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生逆转C.美国对外战争都具有侵略性D.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9.“十分钟定制意大利高级丝巾”“在线定制AI虚拟主播”“人形机器人‘李白’‘杜甫’现场作诗”……这些是来自2023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成果缩影。据此说明,科技发展( )A.改变了消费观念 B.促进了文化交流C.丰富了人类生活 D.推动了经济发展10.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A.扩大了技术工人收入的差距B.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C.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11.材料题:从“机器轰鸣”到“数据流动”——工业革命与人类社会的变迁。材料一:“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第一次掌握了把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技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材料二:“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天河三号’E级超级计算机投入使用,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亿亿次,标志着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25日)材料三:“工业革命在带来生产力巨大飞跃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挑战,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摘编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提出建议。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建立了无限制的全球贸易机器(关贸总协定)。1948﹣1966年世界自由贸易增长了6.6%,1966﹣1977年增长了9.2%,20世纪90年代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公司已大大取代传统的跨国合作企业。——摘编自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三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摘编自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并概括推动这一趋势形成的因素。(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人类发展遭遇到了哪些挑战?(3)结合上述探究,请你为当今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提出建议。参考答案1-10 AADBC ACDCC11.(1)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等。(2)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发展绿色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科技成果,趋利避害等。12.(1)趋势:经济全球化;因素:减少贸易壁垒;建立全球性经济组织;世界自由贸易的增长;全球性公司的推动。(2)挑战:经济危机;环境恶化;疫情蔓延;贫富不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3)建议: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会推进各国间协调合作,为建设和平安全、繁荣开放、清洁美丽的新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