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课课题:回归唐宋, 歌古代英雄----《古诗三首》内容分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本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喜欲狂”的表现和原因,从而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会认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思维能力: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学会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子任务之一:回归唐宋, 歌古代英雄 活动流程:活动一:走近诗人,解读诗题 活动二:初读古诗,粗知大意 活动三:合作互补,初探情感 活动四:品读“狂喜”,走进内心 活动五:表达实践,升华情感 活动六:对比阅读,整体回顾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活动一:走近诗人,解读诗题1. 新课导入 (出示视频) 随着悠扬的古乐我们这堂课将走进古诗的画卷, 谁先来吟诵一两句杜甫的诗句? 读着杜甫的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今天, 我们要学的是他另一种风格的一首诗, 是他“生平第一快诗”, 它就是——出示课题。 3.了解作者,补充简介。 它的作者是杜甫。你对杜甫有哪些了解呢? (相机出示) 4.解读诗题,猜测诗意。 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诗题,猜一猜诗的内容。 预设:杜甫听说朝廷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消息以后发生的事情。 相机点拨:“官军”指唐朝军队,“河南河北”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交流资料,了解背景。全班交流课前查找的安史之乱的资料。 .小结过渡。出示: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八年之后,诗人在剑外听到了官 军收复失地的喜讯,冲口唱出了这首诗……欣赏视频,分享诗句。 忧国忧民,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读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介绍 自由读古诗。 展示分享朗读。 了解作品背景活动意图:复习关于诗人的相关诗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活动二:初读古诗,粗知大意1.初读古诗 (1)齐读课题, 解题。 从课题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2)过渡: 由于战乱, 杜甫一家在他乡异地流浪了八年之久, 收复蓟北的消息传来,此时, 诗人心情会怎样? 诗人一听到这胜利的喜讯不禁大喜若狂, 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中。 学生自由读诗, 要求读正确、 流利。 学生评价朗读。 (3)小组讨论,完成学习单。 3.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预设:这首诗写了诗人听说蓟北被收复后,心情十分激动,想立刻出发回到家乡去。 重点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妻子”指妻子和孩子,“青春”指春天,均为古今异义。 (2)借助地图,了解诗中地名的大致位置,初步感知杜甫返乡路程遥远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齐读古诗。 预设:(1)关于打仗的诗。打赢了收复失地--河南、河北 (2)心情:欣喜若狂 自由读古诗。 展示分享朗读。 结合任务单自读古诗,并填写下图。 借助注释谈大意 初步知人论世。 齐读,读出节奏和韵味来。活动意图:以“喜欲狂”作为体会诗人情感的切入点,并以此为情感线索串起全诗,便于学生捕捉关键词的能力以及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活动三:合作互补,初探情感1. 过渡: 通过完成学习单我们已感受到了诗人那份喜悦的心情,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诗句。 2. 找出诗中“喜欲狂” 的句子交流后, 学生反复读。 交流中相机出现路线图让学生感受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3. 深切体会“喜欲狂” 心情。 (1) 过渡:既然如此疯狂,那么,为什么诗人会“喜欲狂”呢?现在请你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想一想: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是什么? (2) 听着杜甫这浸透血泪的心声, 你们有什么感受? 当你面对这一切, 你的心情是什么? 请怀着这种心情读读这首诗吧! (3) 过渡: 真是“满纸忧愤言, 一把辛酸泪” 啊! 而今, 收复蓟北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 经历了八年之久的战乱终于平定了, 此时此刻, 诗人心情怎样? 会想到些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谈谈想到了什么。 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诗句。 学生观看背景资料。 反复朗读诗句。 预设:学生谈感受活动意图:让学生初步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活动四:品读“狂喜”,走进内心1.学习“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涕泪的意思是什么?这是怎样的涕泪? (激动、喜悦、感慨……) (2)从“满”字,你感受到什么?发挥想象,杜甫的眼泪会怎么流呢? (3)设置情境,想象补白:杜甫是怎样“初闻”到胜利的喜讯的? (4)入情入境,指导朗读。 2.学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拓展《春望》,理解“愁”绪。 杜甫一家的愁绪因何而来呢?请你读一读《春望》。 (2)小结。《春望》作于失陷后的长安城中,杜甫曾在安史之乱前见证盛唐的繁华,可如今的长安却已满目荒凉——诗人当时的悲痛和忧愁跃然诗中。 (3)情感对比,读出“狂喜”。 现在你能明白诗人为什么这么高兴了吗?请你用朗读来表达诗人的“喜欲狂”。 (4)想象表演,体会“漫卷”。 你觉得怎样卷诗书才能体现杜甫的狂喜之情?请你表演一下。 预设:学生用大幅度、快速、胡乱收拾诗书的动作表演。 (5)指导朗读。 3.学习“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模仿表演,品悟“放歌” “纵酒”。 杜甫怎样唱歌是“放歌”,怎样喝酒才是“纵酒”?动作表演。 预设:学生动作表演,手舞足蹈,大声唱歌,开怀畅饮,抱着酒坛子喝等。 (2)解读“作伴”,体会心情。 谁和谁作伴?诗人已经还乡了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诗人还没有还乡,但说正好可以和春天作伴返回家乡,表达了作者愉快、轻松的心情。 (3)动作表演,入情朗读。 4.学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板书地图,了解路线。圈出诗中的地名,找到在地图上的位置。 (2)交流反馈,感知路线。 看着地图说说杜甫返乡路线,感知回乡路线遥远。 (相机板书:剑外、巴峡 巫峡、襄阳、洛阳) (3)聚焦“即从” “便下”,体会心情。 这两句诗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预设:这两句诗让人感觉洛阳就在眼前, “即从” “便下”这两个词让人感觉距离并不远,从中感受到诗人的喜悦与归心似箭。 (相机板书:即从便下) (4)指导朗读。读出诗人的归心似箭。 5.指导朗读整首诗。读出诗人涕泪交集、欣喜若狂的心情。 学习每一句古诗。 有感情朗读古诗。 对比阅读欣赏杜甫的《春望》,体会情感。 融情入景。 表演感悟诗人内心。 集体交流反馈。 读古诗,领悟古诗感情。 指导小组朗读古诗。设计意图:同主题的诗句的整合中,引导学生将想象到的画面和诗人情感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活动五:表达实践,升华情感1.过渡。同学们,如果把杜甫的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剧本,一定很有意思,你想试一试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剧场。 2.了解要素,初识剧本。 (1)仔细观察,思考剧本由哪些要素组成。 (2)小结。剧本里,首先需要交代时间、人物、地点,还要简要叙述故事背景。为了丰富人物的情感,我们需要给角色加上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 (相机板书:动作 神态 语言) 3.范例引领,总结要点。 (1)范例指引。为了表现杜甫的内心情感,编剧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结合例子中杜甫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具体说一说。 (2)学生交流反馈。 预设:为了凸显杜甫初闻喜讯后的激动,编剧从他的动作“撩起”“擦去”,神态“满脸的泪水”以及他和妻子的对话——语言描写,来体现他的内心。对话中“好几个年头” “终于” “大喜之事”等词均能表达他的激动和急切。 4.发挥想象,创编剧本。 接下来剧情将会如何发展呢?请小编剧们发挥想象,开始改写剧本吧! 5.交流展示,修改提升。 投影展示互评,聚焦剧本里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修改提升。 小剧本尝试制作。 回顾第二单元的剧本表演。 总结反思。 交流反馈。 创编剧本。 交流修改。活动意图:让学生再读课文前,对古诗的字词掌握熟悉。活动六:对比阅读,整体回顾1.过渡: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学习了前两首诗,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自学了第三首诗。通过品读、理解、感悟,同学们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人表达的情感。现在,我们将这三首诗比较一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同桌竞背古诗。 (2)填写表格,比较异同。(教师出示表格) 诗名作者朝代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从军行王昌龄唐描写了唐朝戍边将士们生活的艰苦和战斗的惨烈,抒发了他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诗人满腔的爱国热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南宋由景抒情,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书写人民对南宋王朝的期盼。表达了诗人盼望尽快收复失去的大好河山、统一祖国的愿望,流露了他对南宋统治者无能的悲愤心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相同点:这三首古诗抒发的都是爱国情。 不同点:《从军行》的主题是表达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主题是表达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主题是表达听到胜利消息后的喜悦。 2.对比阅读,感悟情感上的差别。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体会三首诗的情感区别。 朗读三首古诗,填写表格。 说一说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阅读,感受差异性。活动意图:回顾三首古诗,深入了解诗人情感表达。作业: 基础性作业:背诵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拓展性作业:搜集作者其他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