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北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五四学制)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的一项填入下面表格。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1分)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____。( )A.4.5%左右 B.5.5%左右 C.5%左右 D.6%以上2.(1分)202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____》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 )A.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保护的意见B.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C.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集中管控的意见D.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的意见3.(1分)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2024年3月26日在海南博鳌举行,2024年年会的主题是“_____”。( )A.未来的世界:新时代共享未来B.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C.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D.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4.(1分)2024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公布。( )A.消费者 B.妇女 C.网络 D.未成年人5.(1分)2024年5月8日下午3时,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____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 )A.山东舰 B.广东舰 C.辽宁舰 D.福建舰6.(1分)无数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为党的理想信念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共产主义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1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因为( )A.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B.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C.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很广泛D.我国保障公民的一切权利8.(1分)2024年3 15晚会曝光了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引起小思同学的关注,他认为应该把食品安全问题写入宪法。对此你的观点是( )A.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B.不赞成,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C.赞成,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写入宪法中D.不赞成,宪法的修改程序更加严格,一经通过就不能进行修改9.(1分)关系图示是认识关系、理清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图示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D.10.(1分)2024年2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0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只要有了保守国家秘密法,就可以杜绝一切泄密事件发生B.国家主席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有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C.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公布和施行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D.只要不泄露国家秘密,该法律就与我们未成年人没有关系11.(1分)以下四位同学对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赵同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钱同学:公民享有合法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C.孙同学:承担义务是大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D.李同学:公民权利就是公民义务,二者相互统一12.(1分)小华的妈妈拿到了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证(如图)。对此,下列家庭成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小华:等我年满十六岁周岁使我也可以有选民证②姐姐:体现了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③爸爸:选举人大代表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④爷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咱们当家作主的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1分)群众在哪儿,居委会就要到哪儿去。某居委会把办公桌摆进社区,搬到居民身边,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帮助他们切实解决问题。“移动居委会”的设置旨在( )①发挥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②服务社区居民,发扬基层民主③方便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④扩大基层人民群众的选举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1分)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以下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是( )A.中央委员会 B.国家主席C.人民政协 D.共青团中央15.(1分)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说明( )A.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B.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C.彻底解决了民营经济遇到的突出问题D.巩固了民营经济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16.(1分)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提示,选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职权 决定权 授予荣誉权 监察权 检察权对应国家机关 ① ② ③ ④A.①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④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C.③由①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D.①②③④的权力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17.(1分)2024年5月17日,记者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女子遛狗牵绳太长,狗窜到公路上吓到电瓶车主致摔伤骨折!法院最终判决狗主人赔偿19万余元。该案告诫我们( )A.诉讼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唯一手段B.法律保障我们每个人的所有权益C.公民个人养宠物是一种违法行为D.珍视自由,必须要依法行使权利18.(1分)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因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于是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人挑,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A.改变规则,就可以实现公平B.实现公平,需要更多人参与C.规则合理,才可能实现公平D.守护公平,一定要多出主意19.(1分)观察漫画《提供法治保障》,从中可以明白( )①法治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②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③法律给一些群体赋予了特权④平等是指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20.(1分)春节期间电影《第二十条》热映,影片以艺术性的角度向观众释放国家支持正当防卫、鼓励见义勇为的信号。“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电影中的这些金句旨在强调( )①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才能确保公平正义的实现②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的共同心声③司法机关应依法办案,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④公平正义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美好梦想,不可能实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情境现场题21.(8分)【走近人大代表认识国家制度】情境一 某学校邀请一人大代表到校作报告,讲述人大代表及我国国家制度的相关知识。该人大代表说:“各位同学好,作为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我今天不仅带来了相关知识,还带来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们互动一下。”任务一:类别 内容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①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 ③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 ⑤ (1)请结合所学知识,在上面表格内填上相关制度名称。情境二 该人大代表接着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任务二:(2)请结合情境一、二及所学知识,在下面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三、材料分析题22.(10分)【走近国家机关了解权力运行】材料一 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我国根据宪法建立起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既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又是人民意志的捍卫者。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具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1)阅读材料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②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③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是 ④国家司法机关主要包括 材料二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材料二中,体现了哪些国家机关在行使怎样的国家职权?(3)材料二中发挥作用的两个国家机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四、生活在线题23.(12分)【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为提高同学们法治意识,增进法治观念,某班准备以“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分组开展系列活动。诚邀你的参与。一组:主题板报组。该组同学准备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出一期黑板报,版面内容涉及以下问题,请你完成。法律知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宪法的这一规定,是否意味着自由可以不受法治的限制?请用自由和法治的关系加以解释。二组:生活实践组。该组同学了解到发生在淄博博山的一件事,并实地进行了考察。典型案例解析:2024年5月3日,在青岛工作生活的小伙王龙在淄博旅游时,为营救一对落水母子,奋不顾身跳进河中。母子两人脱险,36岁的王龙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深水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用生命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托举。事发后,淄博市、博山区相关部门追授王龙市级“见义勇为模范”、区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王龙舍己救人的事迹经社交媒体广为传播,感动了无数人。“小伙真英雄,舍身救人,最后献出了年轻的性命。社会楷模,有正义感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向他致敬。”(2)“社会楷模,有正义感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向他致敬。”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三组:故事续写组。该组同学了解到当今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需要我们践行平等、坚守公平。(3)请列举生活中损害平等的两个实例。(4)坚守、维护公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坚守公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C B B A D B A B D C A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A B D C D C二、情境现场题21.(8分)【走近人大代表认识国家制度】情境一 某学校邀请一人大代表到校作报告,讲述人大代表及我国国家制度的相关知识。该人大代表说:“各位同学好,作为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我今天不仅带来了相关知识,还带来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们互动一下。”任务一:类别 内容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请结合所学知识,在上面表格内填上相关制度名称。情境二 该人大代表接着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任务二:(2)请结合情境一、二及所学知识,在下面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答案为:(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③负责。三、材料分析题22.(10分)【走近国家机关了解权力运行】材料一 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我国根据宪法建立起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既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又是人民意志的捍卫者。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具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1)阅读材料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③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是 国家行政机关 ④国家司法机关主要包括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材料二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材料二中,体现了哪些国家机关在行使怎样的国家职权?(3)材料二中发挥作用的两个国家机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答案为:(1)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③国家行政机关。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2)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3)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四、生活在线题23.(12分)【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为提高同学们法治意识,增进法治观念,某班准备以“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分组开展系列活动。诚邀你的参与。一组:主题板报组。该组同学准备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出一期黑板报,版面内容涉及以下问题,请你完成。法律知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宪法的这一规定,是否意味着自由可以不受法治的限制?请用自由和法治的关系加以解释。二组:生活实践组。该组同学了解到发生在淄博博山的一件事,并实地进行了考察。典型案例解析:2024年5月3日,在青岛工作生活的小伙王龙在淄博旅游时,为营救一对落水母子,奋不顾身跳进河中。母子两人脱险,36岁的王龙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深水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用生命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托举。事发后,淄博市、博山区相关部门追授王龙市级“见义勇为模范”、区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王龙舍己救人的事迹经社交媒体广为传播,感动了无数人。“小伙真英雄,舍身救人,最后献出了年轻的性命。社会楷模,有正义感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向他致敬。”(2)“社会楷模,有正义感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向他致敬。”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三组:故事续写组。该组同学了解到当今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需要我们践行平等、坚守公平。(3)请列举生活中损害平等的两个实例。(4)坚守、维护公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坚守公平?答案为:(1)不是。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2)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3)就业歧视、性别歧视。(4)①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②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