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4月考.高一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示意2001~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增速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 )A.呈逐年上升趋势 B.增速始终慢于常住人口C.总体呈下降趋势 D.增速始终快于户籍人口2.图示期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逃离北上广”成为近几年我国的热门话题从整体上来看,“逃离人群”迁入地以周边潜力城市为主,但整体上出现了“北雁南飞”的趋势。重庆对“北上广”迁出人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迁入总量占比最高,其次为杭州、成都、厦门、苏州、南宁、南京、长沙、武汉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人口迁入城市比“北上广”( )A.基础设施好 B.工资水平高 C.生活成本低 D.就业机会多4.人口“逃离”后,“北上广”可能( )A.性别比例失调 B.死亡率下降C.出生率上升 D.老龄化加剧5.“北雁南飞”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南方( )A.潜力城市比北方多 B.交通比北方便利C.气候比北方温暖 D.资源比北方丰富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重。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下表是2013年该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判断,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 )A.2010—2020年 B.2020—2030年C.2030—2040年 D.2040—2050年7.如果保持表中的人口流动特点,对该省的影响是( )A.加剧老龄化问题 B.延长人口红利期C.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D.减轻就业压力扩展强度指数是指城市内某空间单元扩展面积占该城市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坦桑尼亚基戈马市主要以高密度低层建筑、大量贫困人口自发聚居形式扩展。下图示意2000~2020年基戈马市建成区扩展强度指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时期基戈马市城镇化处于( )①加速发展阶段 ②稳定发展阶段 ③郊区城镇化阶段 ④逆城镇化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推测基戈马市( )A.管理效率高 B.环境承载力大 C.城市污染少 D.土地利用效率低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某课题组对2019年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工作日9:00~10: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主要是因为人口( )A.从工业区向住宅区聚集 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C.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 D.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11.工作日高热区面积达到峰值时,中心城区主要的人口聚集区最可能是( )①住宅区②风景名胜区③中心商业区④餐饮休闲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工作日较休息日( )A.高度聚集时间更长 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晚C.晚出晚睡特征明显 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大“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下图为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13.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公园绿地 B.园艺苗圃C.商贸中心 D.交通枢纽14.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 )A.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B.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D.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我国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稳定居住工作,呈现“流而不动”的状态。下图示意广州市不同类型流动人口、本地市民的就业地和居住地距离的对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的职住距离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 )A.交通方式单一 B.家庭结构简单 C.租房比例较高 D.职业选择较少16.广州市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并未导致住房开支显著增加,主要得益于( )A.郊区城市化 B.就业地向外地迁移 C.城市郊区化 D.当地政府的补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碧门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紧邻省道,依山而建,与万亩毛竹相伴,森林覆盖率超过88%。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村竹制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到21世纪初,家庭作坊式工厂大量出现,(工)厂村(落)混杂。近年来,当地整治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将碧门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下图为碧门村规划图。(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概述“厂村混杂”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2)简述碧门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的有利条件。(8分)(3)说明碧门村生活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6分)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图甲)曾是一座依托铁矿资源的传统工业港口城市,因资源枯竭而逐渐衰落。随着城市的规划更新,现已成功转型为文化导向型旅游城市。它始建于1300年,随海上贸易因港口而兴,19世纪发现铁矿,成为著名的工业城市。20世纪中叶随着资源枯竭城市衰退。20世纪90年代初,毕尔巴鄂市沿内维翁河进行城市更新改造,通过建造一系列大型文化设施和打造文化项目来实现城市形象的转变,尤其是1997年竣工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图乙),是毕尔巴鄂城市转型的里程碑。一座博物馆救活了一座城市,形成“古根海姆效应”。如今毕尔巴鄂市已经成为艺术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创意城市和设计之都。材料二亚班德伊巴拉地区(图丙)占地34.85万平方米,曾是港口、火车站和造船厂的所在地,占据了毕尔巴鄂市最好的滨水界面。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源的枯竭,该地码头和工业纷纷外迁,逐渐走向衰退。随着港口和工业区的外迁,它被认为是城市更新中最具价值的“机会地区”。(1)推测毕尔巴鄂在城市改造初期面临的问题。(6分)(2)分析在城市更新中亚班德伊巴拉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原因。(8分)(3)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设促使毕尔巴鄂成功转型成为文化导向型城市,解释“古根海姆效应”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作用。(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房屋类型景观图,从左至右分别拍摄于我国山东胶东地区某渔村、新疆吐鲁番地区某村庄、海口骑楼老街民居。(1)比较海草房和晾房所在区域房屋屋脊的坡度大小,并说明原因。(6分)(2)在城市化进程中,骑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请分析在城市化背景下,骑楼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6分)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4月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D A C B C D C题目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B D C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20分)(1)家庭作坊多,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废弃物造成村落环境污染加重;干扰村民生活;破坏村落原有风貌。(6分)(2)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省道(公路),交通便利;多山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不断整治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支持。(8分)(3)生活区多地处产业区的上游,水质清洁,环境优美;远离产业区,环境污染小;靠近农田,便于依托田园风光,发展乡村旅游。(6分)18、(20分)(1)面临的问题:①环境污染严重;交通和基础设施落后;②企业外迁、失业率高,经济衰退;③城市知名度不高,缺少文化和旅游资源。 (6分)(2)①码头和工业区占地面积大,其搬迁为城市更新提供充足土地资源;②且土地价格低、拆迁成本低,投入低;③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便利,人流量大;④靠近河流,环境优美,有利于打造滨水景观。(8分)(3)①通过打造城市地标建筑,提升城市知名度;②博物馆带动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促进区域和城市发展,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信心和城市品位,吸引投资者;③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6分)19、(12分)(1)海草房坡度大。原因:①海草房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屋脊坡度较大,排水快;②晾房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屋脊坡度小。(6分)(2)①城市建设的冲击,如城市改造可能会拆除骑楼建筑;②功能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③维护资金不足,致使建筑损坏加剧。(6分)【答案】1.A 2.C【解析】1.图中显示2001~2017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始终是正值,可判定城市建成区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A正确,C错误。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曲线始终高于常住人口增速曲线,故增速始终快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速曲线在2014-2017年间高于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曲线,B、D错误。故选A。2.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得出“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常住人口”,从而判断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的变化取决于两者增速的大小。图中显示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始终快于常住人口增速,因此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望不断增加的趋势,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3.C 4.D 5.A【解析】3.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北上广”是我国城市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典型代表,生活水平和成本高,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最完善。而重庆、杭州、成都、厦门、苏州、南宁、南京、长沙、武汉等城市相对“北上广”来说生活成本较低、工资水平较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基础设施不如“北上广”完善。因此材料中人口迁入城市比“北上广”生活成本低,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往“北上广”的人口主要劳动力人口,年龄阶段属于青壮年。人口“逃离”后使得“北上广”的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会上升,老龄化加剧,相对应的死亡率会上升。人口的迁移不会导致性别比失调和出生率的上升。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5.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北雁南飞”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南方潜力城市比北方多,经济发展的势头比北方优越。而交通、气候和资源等因素不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6.C 7.B【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人口红利期是指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时期,即劳动人口(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6.7%的时期。由左图可知,约在2030-2040年,该省劳动人口所占比重开始下降到66.7%以下,人口红利期结束。故据图判断,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2030-2040年,C正确。故选C。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省流入的青壮年人口较多,而流出的0-14岁、60岁及以上的人口略多,这会导致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有利于延长人口红利期,减轻老龄化问题,A错误、B正确。表中是人口流动特点,不能反映对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C错误。流入的青壮年人口较多,不能减轻就业压力,D错误。故选B。【答案】8.C 9.D【解析】8.据图可知,与2010年相比,2010年后基戈马市扩展强度指数从市中心向外扩展,高值出现在距离市中心3km左右,表明出现了郊区城镇化现象,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又因其属于发展中国家,基本不会出现逆城镇化现象,①③正确。故正确答案是C。9.根据材料可知,基戈马市建成区扩展强度指数数值普遍偏低,且材料也提到高密度低层建筑扩展,因此土地利用效率低,故D选项正确。基戈马市由大量的贫困人口自发聚居,行政管理效率低,环境整治力度低,污染问题严重,A、C错误;环境承载力主要与资源有关,题意中未涉及,B选项不能判断。所以正确答案是D。【答案】10.C 11.B 12.A【解析】10.分析可知,工作日9:00~10:00处于上班高峰期,武汉市中心城区上班族离家去上班,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导致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C正确;从工业区向住宅区聚集、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都会使得人口密度下降,AD错误;早9点,人们应该是从住宅区外出,而不是休闲区,B错误。故选C。11.读图可知,工作日武汉市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在13:00~14:00达到峰值,此时段处于上班人群中午休息期间,上班人群此时最可能去餐饮休闲区就餐、休息,或就近到商业中心购物,导致中心城区的中心商业区、餐饮休闲区人口聚集程度大,高热区面积随之达到峰值,B正确。13:00~14:00人们很少返回家中,或者工作日外出风景名胜区。综上所述,排除①②,选③④,故选B。12.读图可知,工作日11:00~17: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较大,为高度聚集时间,而周末休息日高度聚集时间为13:00~17:00,工作日比周末休息日的高度聚集时间更长,A正确;工作日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早,B错误;周末休息日不需要上班,晚出特征更明显,C错误;休息日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较工作日大,D错误。故选A。13.B 14.D第13题,由材料“‘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可知,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公园绿地和园艺苗圃,公园绿地不是产业活动,故选B项。第14题,结合材料可知,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改变原有地貌形态,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故选D项。【答案】15.C 16.A【解析】15.从图中可以看到,流动人口比本地市民的职住距离更近,是因为流动人口大多没有固定房产,可自由租房,使得其工作和居住地点更近,与交通方式、职业选择并无关联,C正确,AD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除三代人同居的情况,绝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职住距离更近,并非因家庭结构简单,B错误。故选C。16.广州市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并未导致住房开支显著增加,可能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郊区大量住宅区建设,使得房屋成本在郊区并不高,使得开支并未明显增加,A正确;广州市城市化还主要处在郊区城市化过程中,并未出现城市郊区化现象,C错误;就业地向外地迁移,流动人口迁入会减少,但与家庭化迁移的住房开支并无关联,B错误;当地政府的补助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17、【答案】(1)家庭作坊多,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废弃物造成村落环境污染加重;干扰村民生活;破坏村落原有风貌。(6分)(2)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省道(公路),交通便利;多山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不断整治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支持。(8分)(3)生活区多地处产业区的上游,水质清洁,环境优美;远离产业区,环境污染小;靠近农田,便于依托田园风光,发展乡村旅游。(6分)【分析】本题以浙江省碧门村的图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涉及乡村区位条件、空间结构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可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维度来看“厂村混杂”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经济方面,家庭作坊式工厂规模小且分散,缺乏统一规划与专业分工,这使得生产环节难以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生态层面,众多家庭作坊式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缺乏完善的环保设施与意识,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干扰了村落原本宁静的生活环境,废弃物随意排放,造成村落环境污染加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社会角度,工厂与村落的混杂布局,使得工业活动与村民日常生活空间相互交织,严重干扰村民生活,而且大量工厂的无序建设,破坏了村落原有的自然风貌与传统布局。(2)结合材料分析,碧门村建设美丽乡村从区位交通看,它紧邻省道,公路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员往来与物资运输,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机遇;自然环境上,多山地且森林覆盖率超88%,生态环境优良,为打造美丽乡村提供了绿色底色;经济层面,长期发展竹制品加工业,积累了资金与技术,奠定良好经济基础;此外,当地积极整治村貌、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乡村品质。同时,国家乡村振兴等政策大力支持建设美丽乡村,为碧门村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方向指引。(3)读图分析,从水源和环境角度看,生活区多位于产业区上游,这样能优先获得清洁的水源,且远离产业区产生的工业污染,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度高;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生活区靠近农田,一方面村民从事农业生产便利;另一方面,田园风光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天然资源,有利于拓展经济收入渠道,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繁荣。18、【答案】(1)面临的问题:①环境污染严重;交通和基础设施落后;②企业外迁、失业率高,经济衰退;③城市知名度不高,缺少文化和旅游资源。 (6分)(2)①码头和工业区占地面积大,其搬迁为城市更新提供充足土地资源;②且土地价格低、拆迁成本低,投入低;③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便利,人流量大;④靠近河流,环境优美,有利于打造滨水景观。(8分)(3)①通过打造城市地标建筑,提升城市知名度;②博物馆带动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促进区域和城市发展,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信心和城市品位,吸引投资者;③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6分)【分析】本题目以毕尔巴鄂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城镇化问题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毕尔巴鄂在城市改造初期因发展重工业,环境污染严重;由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初,毕尔巴鄂市沿内维翁河进行城市更新改造,通过建造一系列大型文化设施和打造文化项目来实现城市形象的转变,说明当时交通和基础设施落后;20世纪中叶随着资源枯竭城市衰退,企业外迁、失业率高,经济衰退;改造后一座博物馆救活了一座城市,形成“古根海姆效应”,说明当时城市知名度不高,缺少文化和旅游资源。(2)码头和工业区占地面积大,码头和工业的外迁,为城市更新提供充足土地资源;随着资源的枯竭,该地码头和工业纷纷外迁,逐渐走向衰退,土地价格低、拆迁成本低,投入低;读图可知,亚班德伊巴拉地区位于市中心附近,有多条交通干线经过,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亚班德伊巴拉地区靠近河流,空气流通性好,环境优美,有利于打造滨水景观。(3)由材料可知,阿班多尔巴拿(图丙)占地34.85万平方米,曾是港口、火车站和造船厂的所在地,占据了毕尔巴鄂市最好的滨水界面,之后港口和工业区搬迁,为城市更新提供充足土地资源;当地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运营成本低;读图可知,其距离中心城区和老城区近,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便于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占据了城市最好的滨水界面,有利于打造滨水景观发展区域,从而促进区域发展。(4)由材料可知,1997年竣工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华尔巴鄂城市转型的里程碑,通过打造城市地标建筑,提升城市知名度;如今毕尔巴鄂市已经成为艺术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创意城市和设计之都,说明博物馆带动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促进区域和城市发展,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信心和城市品位,吸引投资者,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文化导向型城市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19、【答案】(1)海草房坡度大。原因:①海草房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屋脊坡度较大,排水快;②晾房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屋脊坡度小。(6分)(2)①城市建设的冲击,如城市改造可能会拆除骑楼建筑;②功能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③维护资金不足,致使建筑损坏加剧。(6分)【分析】本大题以三种传统民居为背景,设置2小题,涉及地域文化景观、城镇化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读图,观察图示,海草房所在区域房屋屋脊坡度大于晾房所在区域。由材料可知,海草房位于“山东胶东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多暴雨,所以屋顶尖,坡度大,水流速度快,利于排水。晾房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处西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不需要考虑屋顶排水问题,因此晾房屋脊坡度小。(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改造和更新项目频繁进行。为了建设新的高楼大厦、道路等基础设施,一些骑楼建筑可能被视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而面临拆除的风险。骑楼大多具有一定的历史,出现功能老化的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骑楼的维护和修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骑楼建筑因缺乏及时有效的维护而损坏加剧,加速其衰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地理答案.docx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