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段考卷注意:本试卷分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35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共30小题,30分)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洲某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当普大陆竖气国■重热语孕以气候国热借沙议气旅热智林气侯签竖达符中d气都 高总山气候骑清間中风气架1.据图可知,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图中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3.如图所示为传统民居一高脚屋,多为竹木材料,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屋顶坡面长且陡。该民居底层高出地面,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当地()A.气候炎热干燥,便于通风透气B.森林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C.气候湿热,防潮且便于排水D.年温差大,便于防寒保暖如图为亚洲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104,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半球位置看,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位于太平洋东面C.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热、温、寒三带D.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位于印度洋东面第1页,共7页5.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其主要理由有()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跨经度最广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3④一旅行者在非洲大陆旅行,图1是他从北向南的旅行途中所看到的景象图2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是他在旅途中拍摄的丙地某部落的传统民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必沙漠景观草原景观雨林景观图16.旅行者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A.①②B.③—④c.⑤⑥D.⑦-⑧7.图2中丙、丁两地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差异很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差异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8.“象屋”以竹、草为主要用料,手工编织而成。其尖顶下方隆起似大象“鼻子”;两侧有两个供空气流通的孔。如今“象屋”编织手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开发该传统民居的合理措施有()①合理开发,发展特色旅游②注重保护,传承地域文化③培训专业人才,向世界推广建造④拆除重建,建设规模化小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马寄族是东非著名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最南到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S),最北到肯尼亚的基塔菜(101N)。下图左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马赛人迁徙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茅草屋9.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A.躲避天敌B.追逐水源和食物C.躲避炎热天气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