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川区第五实验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 把 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党会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 B.党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国家常强 D.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
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
经险紧密相连。下列对这两个“紫密相连”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并且实施宪法和法律 ②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范
围内活动 ③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是被动参与者 ④我国宪法是党和人
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3.在“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议题学习中,老师出示了一组图片。
老师出示以上图片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哪一内容
A.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D.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2024 年 3 月 5 日,国芬院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从住房、
教育、就业、养老,到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有关“人”的问题几乎做到
“全覆盖”。这表明
①我国保障人民的一切权利 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③在我国,人权
的主体非常广泛 ④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下列事件能体现尊重 和保障人权的是
①某市健全残疾儿童招生入学机制②全国各地积极建立宪法主题公园③某市开展技能培
训为失业人员提供帮助④某社区禁止老年人使用体育器材以防受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完成后,都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修改,
然后再听取社会各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在全国人大会 议上经全国
人大代表审议,修改、通过。由此可见,我国国家机构
A.依据法律授权行使权力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D.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7.“好差评”制度是指政府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的制度,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 分,服务不好是失职,对政府也要“强监管、立规矩”。这样做的原因是
A.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要减少权力的行使 B.权力若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C.政府工作人员常常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D.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执政
8.某校耍出一期以“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漫画不能入选的是
9.某国有建设投资公司原总经理胡某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将手中的权力变成了为 “围 猎”者谋取利益的工具。最终,胡某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十 一个月,并处罚金 60 万元。胡某的结局说明
①法定职责必须为,不得懈怠、推诿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行使权力不能任性
③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④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
应承担刑事货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八年级学生小丽在某部法律中看到以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
污染和其他公害。根据上述条文可知,这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根据下表内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宪法效力最高,能够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D.宪法监督是公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12.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一些基本信息
▲2024 年 2 月 27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灰修订通过了保守国家秘密法。为
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
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法是对国家生活某一方面的规定②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③该法的内容不能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④该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3.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
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
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通过。这一规 定
①说明宪法修改程序更加严格②无法保障宪法的与时俱进性③可使宪
法内容更具民意基础 ④可以使宪法体现全民的意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某校研学小组对当地人大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到近期人大开展了两项工作.
▲结合宪法对当地政府出台的新法新进行审查,对其不合理的部分要求相关部门修改或
废除。
▲依法行使人大代表职责,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宪法审查,发现有违宪
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
聚焦这两项工作,研学小组这次调研学习的议题可能与哪一内容有关
A.坚持以德治国 B.加强宪法监督 C.增强宪法意识 D.弘扬宪法精神
15.同学们在学习“加强宪法监督”一课后交流了各自的学习心得,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②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
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③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 律④宪法监督
的内容就是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小明为社区做宣传板报时,对照宪法梳理出下图,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是
A.宪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公民维权的一把利剑
C.宪法—法律界的百科全书 D.宪法—伴您一生的忠诚卫士
17. 202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迎接国家宪法日的到来,某校开展了
“宪法晨读” “模报宪法宣誓” “宪法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学
校开展这些活动能让同学们
A.维护宪法权威,提高宪法地位 B.监督宪法实施,纠正违宪行为
C.丰富宪法内涵,推进依宪治国 D.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
18.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只有让法治信仰植根于人民心中,形成全民守法的氛 围,才能共建法治国家。因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①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精神 ②参与宪法宣传,监督宪法实施
③理解宪法内容,认同宪法价值 ④接受宪法指引,坚持依宪执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9.(6 分)下面是某校八年级(1)班法治教育宣传栏的内容设计。
学习法律
① ② ③
该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 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 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
质、根本制度、根本任 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 犯罪,保护人民,根据
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 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
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 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
题。 价位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际情况,制定本法。
【考考你】
I.从上述②③两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中寻找共性,并说明具有该共性的原因。
II.国家机关为什么要依据宪法行使权力?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1)请你帮助该班同学完成宜传栏,在①②③处填写对应法律的名称。(3 分)
(2)请你任意选择【考考你】中的一个问题作答。(3 分)
20.(6 分)某法院刑事审判庭开庭了,八年级学生小江经法院批准后到庭旁听。以下是 被告人刘某陈述的节选。
“我在 X 地担任县委书记时摘掉了 X 地‘贫困县’帽子,后来忘记了权力姓‘公’
姓‘私’,走上这条不归路。在担任市长之后,我利用职务之便,不顾法规法纪,为相
关公司在项目审批、费用减免等方面谋取利益。随着权力的增大, 没有意识到责任也增 大了,而是慵懒无为,触犯了国家法律。”
请结合材料,分析被告人刘某的陈述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
三、概括与评析(共 12 分)
21.(12 分)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宪法的诞生】在我国现行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 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全国 80%左右的成年公 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 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 1982 年 12 月 4 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
▲【“宪”给你守护】出生: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人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学: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成年:第四十二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
和义务,老年:第四十四条规定, 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宪法的威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扶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 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
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
神,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方式确立 了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亮 法修正案增加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 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重要修改,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实行宪法宣誓 制度的决定所确立的宣誓制度上升到宪法层面。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3 分)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每一角度 3 分,共 9 分)
四、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20 分)
22.(8 分)新时代孕育新思想.小江和同学们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开展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时,小江制作了两张 学习卡和同学们交流.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两张卡片中观点的认识。(4 分)
活动二:在开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议题活动中,老师展示了以下时政素材
2024 年 1 月,中国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各方积极评价中国人权
事业成就的声音在会场成为主流。中国代表团在会议发言中全面宣介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和巨大成就,强调中国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 的重要工作,走出了 一条顺 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120 多个国家积极评价中国人权事业进展,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人权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新时代,我国应该怎样走好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4 分)
23.(12 分)为了弘扬宪法精神,让宪法更加深入人心,某中学开展了 “宪法进校园”活 动,请你参与.
【宪法诵读】
上午 7 时 30 分,“宪法诵读”活动正式开始。各班对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 部分章节、条 款集体朗读。
(1)如果你想竞选“宪法诵读”的领读人,请谈谈你的优势.(4 分)
【宪法调查】
调查小组的同学以“我与宪法的关系”为主题向同学们展开调查,拟订了 以下调查程序:
①向学校相关部门提交调查建议。②制定调查计划,拟订调查 提纲。③整理调查资料,
进行分析。④撰写调查报告。⑤开展调查活动,搜集相关资料。
(2)为使调查活动能够科学有效开展,请你对上述活动的程序进行排序。(2 分)
下面是调查小组调查“我与宪法的关系”的调查结果.
(3)你想对认为自己与宪法“关系不大”和“毫无关系”的同学说些什么?根据上述调 查记录,请你向学校提交调查建议。(6 分)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B
  7.B
  8.D
  9.C
  10.B
  11.A
  12.B
  13.C
  14.B
  15.A
  16.D
  17.D
  18.C
  二、简要回答
  19.
  (1)①宪法;②民法典;③刑法。
  (2)选择问题 I:共性是都依据宪法制定。原因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选择问题 II: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只有依据宪法行使权力,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依据宪法行使权力,有助于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
  20.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刘某利用职务之便为相关公司谋取利益,最终触犯法律,体现了权力被滥用的危害。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滥用职权。刘某不顾法规法纪,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没有做到依法行使权力。③法定职责必须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刘某在担任市长之后慵懒无为,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
  三、概括与评析
  21.
  (1)题目:《宪法:凝聚人民意志,守护公民一生》(答案不唯一,围绕宪法相关内容拟定即可)
  (2)①从宪法的制定角度:我国宪法是在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意见,发动广大群众全民讨论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体现了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充分发扬了民主,保证了宪法内容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②从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角度:宪法规定了公民从出生到老年各个阶段享有的权利,如受教育权、劳动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等,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保障公民权利贯穿人的一生。
  ③从宪法宣誓制度角度:宪法宣誓制度从党的决定到立法确立,再上升到宪法层面,体现了对宪法权威的维护。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向宪法宣誓,有助于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探究与实践
  22.
  (1)卡片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卡片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2)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②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人权发展模式,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③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人权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让人权保障有法可依。④积极开展人权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人权意识,营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良好氛围。
  23.
  (1)①我对宪法内容较为熟悉,平时认真学习了宪法,能够准确朗读宪法条文。②我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发音清晰、语调准确,能够富有感情地带领同学们朗读,增强大家对宪法的理解和感受。③我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能在领读过程中维持秩序,保证诵读活动顺利进行。
  (2)②⑤③④①
  (3)对认为与宪法 “关系不大” 和 “毫无关系” 的同学说: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从出生起,宪法就赋予我们公民身份,保障我们的权利,如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等;我们在生活中行使的各种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都受宪法规范和保护。建议学校:①加强宪法教育,开展多样化的宪法学习活动,如宪法主题班会、宪法知识竞赛等,提高同学们对宪法的认识。②在校园内设置宪法宣传栏,张贴宪法知识海报、宣传标语,营造学习宪法的氛围。③邀请法律专家来校举办宪法讲座,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宪法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