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题由济南市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市中区教研室编语文试题(2025.4)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一、(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学校组织“中国传统文化之侠义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追溯侠义之源①侠义精神在我们的民族血脉里传承了千年。侠义精神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司马迁所著的《游侠列传》,颂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的行为:梁山好汉惩恶扬善,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②时至今日,我们读着这些故事,依然热血沸腾。侠义精神代表着临危不惧,伸张正义;代表着义薄云天,取义成华;代表着悲天悯人,心系天下。平凡身影中亦有侠骨,他们于危难时挺身而出,于困厄中施以援手,兀兀穷年不改赤诚。他们处心积虑地守护弱者,以凡躯铸就人间大义。③侠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④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深蒂固B.惩(chěng)C.悯(min)D.困厄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临危不惧B.取义成仁C.兀兀穷年D.处心积虑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任务二:明辨侠义之神4.学校开展“现代社会是否需要侠义精神”的辩论会,有同学认为“现在是法治社会,法律足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不需要侠义精神了”,下面是某同学对此言论的批驳,请你帮他补充完整。(4分)(1)侠义精神并不与法治相悖,而是对法治的有力补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难以触及的细微之处。比如有人在公共场合欺负弱小,或者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视而不见。(2)。像“最美司机”吴斌,他在危急时刻保护乘客安全:“最美教师”张丽莉,不顾自身安危救学生。这些行为正是侠义精神的体现。侠义精神让社会充满温暖和力量,它与法治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现代社会。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第1页试题由济南市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市中区教研室编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25.4)一、(16分)1.B2.D3.C评分意见:每小题3分。4.示例:(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现代社会依然需要侠义精神。(2)侠义精神能够激励人们挺身而出,维护正义。评分意见: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5.示例1:侠义犹如一簇炽热的火焰,温暖了人间的寒冬。解析:续写诗句需保持与原作"侠义犹如"的比喻结构对仗,选用“火焰"意象与”星辰“形成自然呼应,前句"璀璨星辰照亮历史"对应"炽热火焰温暖人间”,“天空“与“寒冬"形成空间与时间的意境呼应。通过明暗冷暖的意象对比,既延续了原作的侠义精神传承,又拓展了温暖现实生活的内涵层次。示例2:犹如一把明亮的火炬,照亮了迷茫的征途;示例3:犹如一片温暖的阳光,驱散了灰沉的阴霾。评分意见:3分。句式、修辞1分,语句内容表达效果2分。6.D评分意见:本题3分。7.B评分意见:本题3分。8.C(3分)评分意见:本题3分。9.BD评分意见:本题2分。10.(1)示例:倾听意见也不算难,难的是考察这些意见并加以采用。(3分)(2)示例:皇帝高兴地接纳了他的意见,想要任命他担任谏官、御史之职。(3分)评分意见:每句3分,关键字“听”“察”“欣然”“欲”翻译正确,句意正确通顺即可给分。11.示例:①广开言路②直言进谏(直谏)③察纳雅言(虚心听取各种意见)④任人唯贤评分意见:共4分。一点1分。符合文意,意思对即可。12.C评分意见:本题3分。13.示例:"一"需重读,通过”一灯"与"十年"的时空对比,凸显孤灯独对的苍凉意象,表达诗人漂泊十年、心事凝结于寂寥长夜的深沉慨叹。评分意见:共4分。分析2分,情感2分。14.(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受任于败军之际(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评分意见:8分。每空1空,出现错别字不给分。三、(7分)15.(1)①弃医从文②尼摩船长③鹦鹉螺号或诺第留斯号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空1分。示例1:《简·爱》中简·爱自幼反抗命运:面对舅母虐待与表哥欺辱,她怒吼“不公平”并奋力回击:以独立意志对抗压迫,表现她对自由和平等的坚守的性格。这启示我们:我们自己自由和尊严要靠我们自己斗争和争取。示例2:《简爱》中简爱简爱在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毅然选择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尽管深爱罗切斯特,但她拒绝以情妇身份妥协,坚守道德底线与人格尊严。这一选择迫使她独立谋生,最终获得经济自主与精神成长,并为后来与罗切斯特平等重逢奠定基础。这启示我们:人生的精彩源于对原则的坚守,自尊自爱方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幸福。评分意见:本题4分。故事情节2分,分析2分。四、(31分)16.B评分意见:本题3分。17.A评分意见:本题3分。18.示例:1学生只了解哪吒形象的部分特征,对原著情节知之甚少。2.哪吒形象难以在青少年的文化认知中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象。3学生更关注哪吒二创角色的印象,忽略了原著核心意象。4速读经典类的视频影响了学生对原著的沉浸式阅读。5.学生过度关注娱乐化解读而忽视原著精神内涵。6.短期活动热度难以转化为长期文化认知评分意见:本题6分,答出3条即可,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19.c评分意见:本题3分。20.示例:暗示“小八哥”复学回到了学校,表现了邵老师教育扶贫工作的卓越成效:突出了“小八哥”的音乐天赋与纯真性格,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其参加红歌比赛获奖埋下伏笔。评分意见:共6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21.示例: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刘七婶眼中的希望比作火苗,“比火苗还亮”与前文“抹泪”形成对比,突出人物情感转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扶贫政策点燃了她对未来的信心,燃起了她心中的对未来新生活的希望。评分意见:共4分。手法1分,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22.示例:文章第一次写唱国歌,写出了孩子们唱国歌时的肃穆庄严,表现了孩子们的淳朴,简陋的设备侧面展现了山村的贫困,表现了山村村民听到孩子们唱国歌时的触动,为下文写山村的变化埋下伏笔。文章第二次写唱国歌时参与人数众多,以及村民们的激动神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pdf 九年级学业检测语文答案2025.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