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民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高二地理教研组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读下面四幅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正值日出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丙图所示当日,③地的昼长为( )A.24小时 B.16小时 C.12小时 D.8小时2018年9月23日,是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中华大地共庆丰收。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农民节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于( )A.甲 B.乙 C.丙 D.丁4.关于农民节当天威海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昼夜长短几乎相同 B.正值夏季,气温最高C.农民们正欢欢喜喜收割小麦 D.正午时分,旗杆影子在阳光下消失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以下各题。5.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6.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受流水作用影响,河床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床的横截面,甲、乙、丙表示不同时期的河床横截面线。完成下面小题。7.符合该地河床一般发展过程的是( )A.丙一乙一甲 B.乙一甲一丙C.甲一乙一丙 D.丙一甲一乙8.这种河床演变现象一般发生在( )A.河流上游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C.河流入海口附近 D.河流出山口附近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下图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中的①~④所示(图例I~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A.I B.Ⅱ C.Ⅲ D.Ⅳ10.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海水侵蚀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2022年1月15日,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向空中升起。下图为1月15日汤加火山喷发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火山喷发后,火山灰最可能的漂移方向是(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12.图中火山( )A.地处东半球、赤道以南约2000千米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C.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D.喷发对当地地形没有影响2017年12月3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迎来全市范围的大雪降温天气,降温随大雪而至,牡丹江市气温最低降到一22℃至一24℃左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下列反映这次大雪降温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A. B.C. D.14.关于上图中AB天气系统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A过境时一般为微风,B过境时刮风现象明显B.A过境后气温上升,B过境后气温下降C.A过境后气压下降,B过境后气压上升D.A降雨区主要在锋后,B降雨区在锋前云贵准静止锋又称滇黔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云贵准静止锋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存在于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下图为冬季云贵准静止锋不同锋向型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准静止锋中暖气团势力最强大的是( )A.南北型 B.西北—东南型 C.东西型 D.无法判断16.关于南北型准静止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贵州西部处于锋前 B.贵州大部为阴雨天气C.每年出现天数最少 D.锋面两侧的温差不大二、综合题(52分)17.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上,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为 。(2)图中晨昏线EF线属于 (晨线或昏线)。(3)这一天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D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4)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 时。这一天,D点的日出地方时是 时,C点的昼长是小时。18.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1)图中甲、乙两处,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或“下沉”)。(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5)图中哈尔滨与长春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1)写出左图中字母所示气压带名称:A B C 。(2)左图中代表中纬西风带的序号是 ,并说出北半球中纬西风带的风向 。(3)读右图“亚洲某月风向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是 月的 (冬、夏)季风。(4)此时东亚吹 季风,形成的原因为 。(5)6个月后,南亚吹 季风,其成因为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石灰岩构成,是一个形成于第三纪的石灰岩台地,台地上局部地区覆盖有大理岩。石灰岩便于雕刻图案,是当地重要的资源和经济来源。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石灰岩与大理岩分布。(1)推测尤卡坦半岛上石灰岩形成时期的环境特点和其最主要的物质成分。(4分)(2)请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描述尤卡坦半岛上大理岩的形成过程。(8分)(3)说出尤卡坦半岛上石灰岩的开发利用方向。(8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A D c A B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A D C B1.C 2.B【难度】0.65【解析】1.根据图片分析可知,①②均位于昏线上,应正值日落,AB错误;③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C正确;④已经位于夜半球,在日落之后,D错误。本题应选C。2.根据图片分析可知,③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时刻,根据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可得出③点所在经线的右侧经线为6点,图中的半球分成6等份,则两条经线之间经度相差30°,则③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比6点晚2小时,故③日出为4点,由此可计算出日落为20点,则昼长为16小时,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点睛】晨昏线的判断:晨昏线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若位于昼半球西侧、夜半球东侧,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相反,若位于昼半球东侧、夜半球西侧,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即为昏线。根据日出和日落时刻计算昼长和夜长: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3.C 4.A【难度】0.65【解析】3. 2018年9月23日,我国第一个农民节当天是秋分日,依据阳光照射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判断图中甲为春分,乙为夏至,丙为秋分,丁为冬至。所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于图中丙位置。排除ABD。故选C。4. 农民节当天是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A正确;威海此时正值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适宜,农民们正种植冬小麦,排除BC;正午时分,阳光下旗杆影子投向北方且长度较大,排除D。故选A。【点睛】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2、轨道(黄道平面):近似正圆的椭圆。 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4、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5、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5.D 6.C【解析】5.根据图中岩层和地质构造的特征分析,该地最先发生沉积岩层的挤压,产生褶皱④;后岩层受张力作用,出现断层①;随地壳抬升,岩层受到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后随地壳下沉,在侵蚀面上堆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熔穿沉积岩和砂砾石层,喷出地面在砂砾石层上冷凝形成玄武岩台地③,综上所述,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砂砾石层的下界相对平坦,说明该区域地壳运动稳定,但砂砾石层的下界面有明显岩层缺失痕迹,可能是岩层遭受侵蚀,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一般后形成的地质构造可以破坏先形成的地质构造,先形成的地质构造不能破坏后形成的地质构造。7.A 8.B【难度】0.65【解析】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河床两侧不对称,较陡的河床受侵蚀会不断后退,较缓的河床接受堆积,会不断向河中方向推进,因此符合该地河床一般发展过程的是丙-乙-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8.图中河床两侧不对称,是河流侧蚀作用的结果。河流上游地区流经山区,落差大,水流急,以下蚀作用为主,A错误;河流中下游地区较为平坦,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流容易出现弯曲,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床两侧不对称,B正确;河流入海口附近和河流出山口附近以堆积作用为主,C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的侵蚀作用按侵蚀方向分为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一般河流上游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作用为主,中下游以侧蚀作用为主。9.C 10.A【解析】7.岩性最松软的岩石就是最容易遭受侵蚀的岩石。读形成过程图可知,嶂石岩地貌主要是下层岩石遭受侵蚀,上层岩石失去支撑坍塌形成,下方岩层Ⅲ最先遭受侵蚀,说明岩性最松软,故选C;岩层Ⅰ、Ⅱ在上方,遭受侵蚀较少,AB错误;由图可知,岩层Ⅳ被侵蚀较少,D错误。故选C。8.太行山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属于半湿润区,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A正确;风力侵蚀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区,B错误;地壳抬升属于内力作用,C错误;该地没有冰川,D错误。故选A。【点睛】外力作用主要分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起主要作用的外力是风力、流水、冰川和海水,风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流水作用主要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区,冰川作用主要发生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海水作用主要发生在海岸边。11.B 12.C【难度】0.65【解析】11.根据图中可知,火山喷发处纬度在20°S左右,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知该处受东南信风控制,在东南信风吹佛下火山灰飘向西北。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选B选项。12.根据图中可知,火山大致位于160°E-160°W之间,位于西半球,纬度在20°S左右,根据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km可计算计算火山喷发出约在赤道以南2220km左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故B选项错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故C选项正确;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火山,火山灰可能填平低洼地区,因此火山喷发对当地地形有一定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C项。【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划分成小板块。环太平洋板块边界的板块活动最为活跃;板块与板块之间形成的地形:板块之间的挤压运动,海洋中形成岛弧、海沟,大陆上形成高大的山脉;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海洋中形成海岭,大陆上形成裂谷。13.A 14.D【分析】12月份北半球是冬季,这次全市范围的大雪降温天气是由冷锋活动形成的,是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图A所示天气系统冷气团主动前进,是冷锋,降雨区主要在锋后。图B暖气团主动爬升,是暖锋天气系统,降雨区在锋前。13.12月份北半球是冬季,这次全市范围的大雪降温天气是由冷锋活动形成的,是冷空气南下形成的,与图A所示天气系统相符,A对。图B暖气团主动爬升,是暖锋天气系统,B错。图C是气旋活动形成,C错。图D是反气旋活动形成,D错。14.上图中A天气系统是冷锋,B天气系统是暖锋,A过境时一般为强风,B过境时风力弱弱,刮风现象不明显,A错。A过境后气温下降,B过境后气温上升,B错。A过境后气压上升,B过境后气压下降,C错。A降雨区主要在锋后,B降雨区在锋前,D对。15.C 16.B【难度】0.65【分析】1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锋面由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遇而形成,图示为云贵准静止锋,锋线的东(北)方为冷气团,锋线的西(南)侧为暖气团。暖气团势力强时,锋线位置更靠北,东西型的云贵准静止锋位置最靠北,因此推测其暖气团势力最强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锋面降水主要在冷气团一侧。贵州位于南北型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因此贵州大部分地区处于阴雨天气,B正确。准静止锋的移动幅度较小,位置属于锋前还是锋后,主要依据锋的移动方向,图示无法得知南北型准静止锋进一步如何移动,因此无法得知贵州西部位于锋前,A错误。相对于西北-东南型和东西型准静止锋而言,南北型准静止锋位置偏南,由此可推测其暖气团势力最弱,南北型准静止锋的出现天数取决于冷暖气团势力,不一定每年出现天数最少,C错误。锋面两侧气团性质不同,温差较大,D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点睛】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是一个在云贵高原的大气现象,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 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该天气现象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的一半。17.(1) 23°26′S 冬至日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2)晨线(3) C/C点 B/B点 昼夜等长/昼夜平分(4) 10 6 4【难度】0.94【分析】本大题以太阳光照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昼夜长短的计算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由图可知,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上,该日是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2)由图可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EF线表现为由夜入昼,说明EF线属于晨线。(3)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A、B、C、D四点中,C点离南回归线最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A、B、C、D四点中,B点位于南半球且纬度最高,白昼最长。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夜等长)。(4)图中每两条经线的经度差是30°。读图可知,C所在经线位于晨线EF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是6时)以东60°,地方时早4小时,可知C点的地方时是10时,可计算出C点当天的夜长是20小时,昼长是4小时。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日出地方时是6时。18.(1) 甲 反气旋 上升(2)甲(3) ① 后 前(4) 长春 偏南(南)(5) 长春 等压线密集【难度】0.65【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气旋与反气旋的判断、锋面气旋的判断、等压线图的判断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图中甲、乙两处,甲处四周向中心气压值越来越高,为高气压中心。气旋是低压系统,反气旋是高压系统,故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甲处应属于反气旋。图中乙处四周向中心气压值越来越低,为低气压中心,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上升。(2)甲受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乙处受低压系统控制,多阴雨天气。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故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甲。(3)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图中①位于气旋的左侧,应为冷锋,②为暖锋。冷锋雨在锋后,暖锋雨在锋前,故A雨区位于冷锋的锋后,B雨区位于暖锋的锋前。(4)长春位于暖锋锋后,此时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哈尔滨位于暖锋锋前,此时锋面正在过境,多阴雨天气,所以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长春。此时长春位于低压中心东南部,北半球近地面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此时长春刮偏南(南)风。(5)长春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图中哈尔滨与长春相比,风力较大的是长春。【分析】本题以河流阶地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阶地的空间分布、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孔雀河该河段河流阶地分布不均匀;西南岸只有3级阶地,东北岸有5级阶地,西南岸阶地数量少,东北岸阶地数量多;东北岸T4阶地距离广,阶地分布面积更广。(2)河流在地势较低平的地方,侧蚀和沉积增强,形成河漫滩;地壳抬升,落差加大,流速加快,河流下切;河流下切至地下含水层,地下水汇入,流速减慢,河流进行新的侧蚀和沉积,形成新的河漫滩;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洪水位,成为阶地。【点睛】河流沿岸阶地由河漫滩抬升之后形成,沉积作用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土壤肥沃;阶地地势平坦,沉积土层较深厚,有利于发展农耕;阶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利于灌溉。19.(1)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2) ②④ 西南风(3) 1 冬(4) 西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5) 西南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北移)【分析】本题以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季风环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A位于赤道附近,表示赤道低气压带;B位于30°N附近;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60°N附近;表示副极地气压带(2)中纬西风带大致介于纬度30度与60度之间,图中表示中纬西风带的序号为②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北半球中纬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3)读图可知,此时,南亚盛行东北风,东亚盛行西北风,表示北半球1月前后的冬季风。(4)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降温快,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即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降温慢,海平面形成低压,即阿留申低压,推动气流从陆地向海洋运动,此时东亚盛行西北风,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5)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来自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为西北风,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主要吹西北风,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移)。12月22日后,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风,因此6个月后南亚盛行西南风,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北移)。20.(1)环境特点:(温暖的)浅海环境。物质成分:碳酸钙。(2)海水中的碳酸钙在海底沉积、压实、固结,形成深厚的石灰岩地层;之后,岩浆侵入到石灰岩地层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石灰岩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转变为大理岩。(3)制造建筑材料;制作化工原料;开发旅游业(如洞穴潜水);雕琢艺术品。【难度】0.65【分析】本题以尤卡坦半岛石灰岩和大理岩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环境特点:石灰岩主要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中形成。浅海地区水温较为适宜,适合海洋生物生存,它们的遗体和分泌物等为石灰岩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温暖的环境有利于化学沉积作用的进行,促使碳酸钙等物质逐渐沉积。物质成分:石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在浅海环境中,海水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钙沉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压实,形成石灰岩。(2)首先,在地质历史时期,海水中的碳酸钙在海底不断沉积,随着沉积物的增多,在重力作用下被压实、固结,逐渐形成了深厚的石灰岩地层。随后,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使岩浆侵入到石灰岩地层中。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石灰岩与岩浆接触,发生变质作用。石灰岩中的碳酸钙等成分在高温高压下发生重结晶和矿物成分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大理岩。(3)石灰岩质地坚硬,可加工成石材,用于建筑的墙体、地面等部位。石灰岩可以用来制取生石灰、熟石灰等化工产品。尤卡坦半岛的石灰岩地貌丰富多样,有许多溶洞等奇特景观。可以开发洞穴潜水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探险和观光。石灰岩便于雕刻图案,可雕琢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