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5国家司法机关 课件(共30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5国家司法机关 课件(共30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4601.8万件
4541.9万件
1%
0.3%
猜一猜
409.96万件
75.3万人
163.1万人
4601.8万件
4541.9万件
1%
0.3%
猜一猜
409.96万件
75.3万人
163.1万人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409.96万件,
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5.3万人,提起公诉163.1万人。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收案34898件,结案32539件,同比分别增长65.5%、82.2%。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601.8万件,结案4541.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0.3%。
“两高”报告出炉,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分别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两份报告继续用披露具体数据与案例的形式,来回顾过去一年社会公众格外关注的多起重大事件,记录过去一年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不懈努力。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我国发挥着什么重要作用?
议一议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自学导航
1. 人民法院的性质、组成 P94
2. 人民法院的职权 P94
3. 人民法院应如何行使审判权? P95
人民法院
01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成 P95
2.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P95
3.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的原则 P96
人民检察院
02
第一部分
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通过典型案例彰显司法力度与温度: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的杨智渊分裂国家案,重拳反腐(孙志刚等中管干部、足球领域李铁等系列案),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余华英拐卖儿童、邯郸校园恶性案件),严惩暴力犯罪(驾车冲撞、校园行凶等死刑判决),强化民生安全(严惩食品安全隐患、跨境电诈),保护知识产权(种业侵权高额赔偿),并规范涉外法治实践,以司法刚性回应社会关切,维护公平正义与公共安全。
2025年最高法工作报告“以案说法”
这些案件的性质分别是?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最高法工作报告。2024年,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601.8万件,结案4541.9万件。
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2025最高法典型案例回顾:“余华英拐卖儿童案”
1. 据此回答法院是什么国家机关?
2022年6月,被拐30年的杨妞花向贵阳南明警方报案,警方立案侦查。6月30日,余华英在重庆大足被捕,刑事拘留。
2023年2月,贵阳南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转至贵阳市检察院审查。7月,贵阳中院一审开庭,指控余华英拐卖11名儿童,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余华英当庭上诉。11月,贵州省高院二审开庭,检方提交新证据,建议发回重审。
2024年1月,贵州省高院裁定发回重审,要求查清遗漏的6名被拐儿童事实。10月,重审一审开庭,拐卖人数增至17名儿童,检方建议死刑。贵阳中院重审一审判处死刑,余华英再次上诉。12月,贵州省高院终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死刑判决,并报请最高法核准。
2025年2月,经最高法核准,余华英被执行死刑。
议一议
审判机关
2.案件中提到了几个人民法院?分别是哪一等级的法院?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贵阳市高级人民法院
这个案件被写入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3.“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职权?
议学成果1:人民法院的性质及组成
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01
02
组成
高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海事法院
军事法院
法院上下级:监督与被监督
海事法院
军事法院
审判现役军人、军队在编职工的刑事案件和依照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案件。
主管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的海事、海商案件。如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海难救助、船舶污染、船舶扣押和拍卖案件,以及涉外海事、海商案件。
议学成果2: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 P94
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
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审判权
刑事审判权
民事审判权
行政审判权
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审理刑事案件,惩办犯罪分子。
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争议。
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分为两种
含义 社会危害 刑罚处罚
自诉 自诉人提起的诉讼的案件 相对轻微 一般都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公诉 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提起的诉讼案件 比较严重 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2025最高法典型案例回顾:“余华英拐卖儿童案”
1.“贵州省高院裁定发回重审,要求查清遗漏的6名被拐儿童事实”体现了人民法院哪一工作原则?
2024年1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出二审裁定,发回重审。法院认为,原判遗漏原审被告人余华英其他拐卖儿童的犯罪事实,部分事实不清楚,为查清上诉人余华英全部犯罪事实,应予重审。
10月,重审一审开庭,拐卖人数增至17名儿童,检方建议死刑。贵阳中院重审一审判处死刑,余华英再次上诉。12月,贵州省高院终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死刑判决,并报请最高法核准
2025年2月,经最高法核准,余华英被执行死刑。
议一议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余华英被执行死刑”有何重要意义?
此次重审,从司法程序上确保公平公正,从事实的层面看是因为发现了余华英遗漏的罪行。经查明,被余华英拐卖的人数增加了6人,共涉及4起案件。
“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议学成果3:人民法院行使职权的要求及作用 P95
①要求: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作用: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部分
用AI视角打开最高检工作报告,一起看法治中国美好愿景!
据此回答检察院是什么国家机关?如何组成?
议一议
议学成果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成 P95
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专门人民检察院
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01
02
组成
省级人民检察院
地级人民检察院
基层人民检察院
铁路运输检察院
军事检察院
检察院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中的检察力量
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地方检察机关的协同,在余华英案中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补充侦查、支持公诉等职能,确保案件事实彻底查清、法律正确适用、量刑精准严明。
在余华英案二审阶段,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发现其云南拐卖6名儿童的漏罪,导致原审事实不清,建议发回重审。重审中,贵阳市人民检察院追加起诉拐卖儿童数量至17名,并通过补充DNA鉴定、证人证言等证据完善证据链 ,最终为死刑判决提供了完整的法理依据。
严格审查犯罪事实,完善证据链以支持死刑量刑
监督审判程序合法性,推动死刑复核与执行监督
贵阳市检在重审中建议判处死刑,法院采纳其犯罪情节恶劣、危害极大的主张;死刑复核阶段,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前,检察机关派员临场监督,保障执行程序合规,并安排余华英会见近亲属,体现程序正义与人权保障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中的检察力量
在余华英案二审阶段,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发现其云南拐卖6名儿童的漏罪,导致原审事实不清,建议发回重审。重审中,贵阳市人民检察院追加起诉拐卖儿童数量至17名,并通过补充DNA鉴定、证人证言等证据完善证据链 ,最终为死刑判决提供了完整的法理依据。
严格审查犯罪事实,完善证据链以支持死刑量刑
监督审判程序合法性,推动死刑复核与执行监督
贵阳市检在重审中建议判处死刑,法院采纳其犯罪情节恶劣、危害极大的主张;死刑复核阶段,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前,检察机关派员临场监督,保障执行程序合规,并安排余华英会见近亲属,体现程序正义与人权保障。
议一议:“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体现了人民检察院行使什么职权?
议学成果2: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P95
①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
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③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检察院传说中的“三个规定”是什么?
检察院应当怎样行使职权?
议一议
议学成果3: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的要求 P96
①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区别 审判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
负责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 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联系 ①都是国家司法机关;②都承担着保护人民、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③办理刑事案件时,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人民检察院负责批准逮捕、审查、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负责审判。
人民检察院和监察委员会的区别
人民检察院 监察委员会
职责不同 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 国家干部在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犯有过错但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
处理方式不同 处理追究刑事责任,审查批准逮捕、决定起诉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处理监察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违纪行为。
法律依据不同 依据主要是刑事诉讼法,突出体现公安机关办案时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并重,公正与效率平衡。 依据是监察法,突出体现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
该案写入2025年“两高”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打击拐卖犯罪进入新阶段。从“坦白从宽”的传统理念,到“罪恶深重者必须严惩”的司法共识,余华英案的审判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17个孩子的命运,12个家庭的破碎,最终凝聚成刑法第240条最生动的司法解释——当犯罪后果突破社会容忍底线,死刑依然是捍卫正义的必要手段。
站在历史维度回望,余华英伏法不仅是个案的终结,更是法治文明的进步注脚。那些在寻亲路上耗尽半生的父母,那些在身份困惑中挣扎的受害者,用生命韧性验证了“正义可能迟到但绝不缺席”的法治箴言。这起跨越世纪的拐卖大案,终将成为中国法治进程中永不褪色的警示碑。
国家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组成
2.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
3.人民法院行使职权的要求及其作用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成
2.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3.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的要求及其作用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1. 学习了我国国家机构的知识后,同学们有以下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B.我国行政机关由法院和检察院组成
C.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D.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D
课后练习
2.人民法院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  )
①惩办犯罪分子
②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③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
④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课后练习
3.人民法院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应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关于“依法独立行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法”就是指宪法
②无须受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
③不受行政机关和个人干涉
④不需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⑤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⑤ B.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B
课后练习
4.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下列关于司法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实施法律监督职责
B.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人民检察院负责审理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
D.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