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J12联盟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J12联盟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J12共同体联盟校学业质量检测2025(初三下)
语文试题卷
考生细知: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聚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
点:
1.全卷共8页,共17题。全卷满分120分,含卷而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里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考生须知》,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卷面书写(3分)
根据相关内容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走进非遗,开阔眼界】
班级将开展“传承为根,创新为翼”的主题班会课,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15分)
1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1)以下是关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对联,不小心被同学打乱了,请你帮忙整理。(2分)
①科技创新添锦绣②传统文化焕新生③智能机器呈异彩
④文化传承续辉煌
第一对:上联:▲一下联:
(填序号)
第二对:上联:
下联:
(填序号)
(2)班长找来四张图片作为主题班会的宣传画,你认为哪一张最合适?请陈述理由。(3分)
非地A1变革低绘梦
N

天空交响曲
B
C
D
2.收集素材,丰富内容
有同学找到以下材料,他想用更为简洁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请你根据小贴士缩写。(3分)
杭州市余杭区和浙江大学联合共建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运用VR数字科技,
将《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进行三维建模。观众戴上V℉设备后,仿佛置身于北宋汴京的街
头巷尾,可以自由地在画而中走动,查看不同店铺的经营内容、人物的种态动作等。同时,
配合语音讲解,介绍画而中的历史文化和人物故事。V展示使《清明上河图》从一幅静态
的画作变成了一个生动的北宋社会场景,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同时也对北宋文化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
小贴士
缩写原则:①“保持主干,别除枝叶”,②保持结构完整:③语言简洁明了;④不改变原意
3完善开场白
同学们,非遗是祖先用智慧与双手编织的文化密码,它承载(AziB.zi)着民族的
记忆,流淌着文明的血液。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2025年央视春晚节目(▲)
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科技人扭秧歌的创
意节目成为热议焦点。机器人身穿东北大花袄,手持红手绢,在舞台上①pi▲然起舞,
②xu加▲酷的科技感里有点可爱。这个节且将传统文化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得恰到好处,
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视觉。非遗传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承载
A.zai
B.zai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pian_▲_然
②xuan▲酷
(3)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为(▲)(2分)
A.因为…所以
B.只要…就
C.既…又
D.不但…甚至
(4)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走进自然,打开视界】
班级开展“中国乡村旅游”调研活动,小组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活动。(13分)
材料一:
图1:2024年-一季度中国乡付旅游不同年龄游客分布
图2:2024年一季度中国乡村游不同年龄游客同此增速
00后21%
90月31%
其他15%
80目23%
70后10%
60后
70后
80后90后
00后J12共同体联盟校学业质量检测2025(初三下)语文答案
1.(1)①④③②或③②①④
评分标准:共2分。选对一联得1分,上下联位置不能换。
(2)示例1:我选B。B图介绍的是我国的非遗文化皮影,海报以化蝶为主要图案,传递
了中国古代民间文化。从海报标题可以得知,在展示这一传统艺术时,运用了AI技术,这
是非遗与科技的结合,符合班会“传承为根,创新为翼”的主题。
示例2:我选D.D图介绍的是我国的非遗文化纸鸢(风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海报标题“天空交响曲”意示着纸鸢在科技智慧的推动下,在空中呈现出更美的姿态,这是
非遗与科技的结合,符合班会“传承为根,创新为翼”的主题。
评分标准:共3分。分析文化元素,1分;分析科技力量,1分;结论,1分。选A或C,
不得分。
2.“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利用V向市民展示了生动的北宋社会场景,大大增强了
观众的参与感,加深了对北宋文化的理解
评分标准:共3分。写出对象以及过去的情况,1分;运用技术以及效果,2分。
3.(1)B
(2)①翩②炫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选错、写错,均不得分。
(3)c
评分标准:共2分。结合语境,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故选C。
(4)在“视觉”后面加上“效果”或“盛宴”等词。
评分标准:共2分。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1)材料四、材料六
评分标准:共2分。材料四和材料六的位置可以互换,选择其他材料不得分。
(2)80后、90后和00后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游客群体;其中90后是游客群体中占比最大
的;00后是乡村游中同比增长最快的群体,表明这个群体对乡村旅游越来越感兴趣。
评分标准:共3分。分析图1、图2,写出三点结论,一点结论1分。
(3)材料三、材料五
评分标准:共2分。材料三和材料五的位置可以互换,选择其他材料不得分。
(4)示例:村长您好!根据我们对中国乡村旅游微报告研究的结果,建议您可以从以下三
方面振兴本村的乡村旅游:一是因为年轻人热衷乡村旅游,可以围绕茶文化,多设计、推出
他们喜欢的文创产品;二是因为村民大多不会使用电子产品,可以教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技
能,通过短视频等渠道宣传本村;三是建议坚持城乡融合,整合区域资源。希望我们村的乡
村旅游能大火!
评分标准:共6分。能根据材料解决问题6分(一条建议2分)。若能结合材料,有其他
合理的建议也可得分。
5.示例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示例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示例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示例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错字、别字、漏字均不得分。
6.(1)①概括了这个层面的内容:于敏先生没有留学经历,但他却带领同事们知难而进
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②小标题中鲜明的对比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共3分。写出概括内容的作用,2分;写出对比并分析效果,1分。
(2)“沉默”既指于敏喜欢安静,为人内敛、低调的性格,同时也指他从事的研究工作需
要长期保密,连身边的亲人都不能告知。于敏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必须不为物欲所惑,
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应该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献身宏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为国防做出了重大贡献。作者把“沉默”比作“金”,这是对于敏默默无闻、坚定执着的高
贵品质的赞颂。
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文本分析“沉默”的内涵,3分;分析比喻的效果,1分。也可以
根据实际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7示例一:A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风”比成“刀削”,写出风力的威力大;将“冻
住的道路”比作搓衣板,写出道路的崎岖不平;用数字直接点出温度的低,表现了环境的恶
劣,衬托出于敏工作条件的艰辛,表现了于敏不畏艰难、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
示例二:B句一棵大树象征着于敏先生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
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正在长出一片森林”则象征着先生的家国精神正影响了一代代人,
他的精神在不断被传承.
评分标准:共3分。任选一句作答,能抓住句子中的生动之处并结合内容赏析,得3分。
也可以根据实际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8.①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说的话听上去很平静,也很平常,但联系下文中他妻子的话,
可以感受到他“为大家舍小家”的工作态度;②当听到测试结果时,他的话语简洁又充满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