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自然界的水 (含答案)2025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三 自然界的水 (含答案)2025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资源简介

专题三 自然界的水-2025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
(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下列有关爱护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B.为防止水体污染严禁施用农药、化肥
C.工业上循环利用冷却水
D.生活中我们提倡一水多用
2.湘东区广寒寨的清水豆腐远近闻名,以下是豆腐制作的流程,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点兑
3.如图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所示是地球咸水、淡水的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B.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
C.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
D.海水淡化成本高,目前还不能推广
5.学习小组设计了自制净水器,原理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英砂能除去部分不溶性杂质
B.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C.烧杯中的水为纯净物
D.离子交换树脂能降低水的硬度
6.图1是电解水的装置,图2是甲、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应接电源正极
B.气体M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8min时产生的和的体积比是2:1
7.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
D.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是纯净物
8.如图是水的蒸馏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水加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蒸馏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
C.图1取所得冷凝水,滴在玻璃片上,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观察到玻璃片上无任何物质,可认为该冷凝水是混合物
D.图2冷凝水应从a端口进入,使冷凝更充分
9.我国自主研发的多通道钯膜纯化组件,可以将99.92%的氢气提纯至99.99995%,实现了超纯氢气装置国产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1可知,氢分子无法透过钯膜
B.由图2可知,氢气压强差越大,钯膜透氢量越大
C.由图3可知,开始工作时须先通N2排净装置中空气,再通原料氢气,其目的是防止爆炸
D.由图4可知,氢气将从A出口排出
10.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如图实验均可制得少量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产生气泡速率比乙中快
B.试管乙与丁中气体化学性质相同
C.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乙中气体
D.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气难溶于水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水的净化是饮水安全的有力保障。
(1)《酒谱》(宋):尝乘舟於黄河中流,以匏瓠接河源水七八升,经宿色如绛。黄河水经一段时间静置,析出水中杂质沉于杯底,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
(2)《物理小识》(明):寻常定水,矾……皆可。明矾[]溶于水后产生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养生要集》(东晋):凡煮水饮之,众病无缘生也。煮水的目的是杀菌消毒和____。
(4)目前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包括:取水→加混凝剂→操作a→吸附→消毒→配水。操作a的名称是 ,消毒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2.水是一种宝贵资源,也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试剂。
(1)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活性炭可以用来除去水中的颜色与气味,是利用了它的_____性。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除去硬水中过多的和_____(填离子符号)就可以得到软水。
13.如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的设备是______(填字母)。
A.过滤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2)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含铜。……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填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3)上述过程所获取的自来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4.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Ⅰ.净化天然水为饮用水
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如图所示。
(1)图中双层纺织网的作用与实验室的_________操作相似,生命吸管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2)直径为0.5微米的微粒能被某超滤膜除去,该超滤膜的孔径大小可能为_________(填字母)。
A.3微米 B.0.1微米 C.6微米
(3)“生命吸管”使用一定时间后,流速会明显变慢,可能原因是 。
(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_____。
A.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纯净”的水
B.水易溶解许多物质,因而水也易被污染
C.在自然界中,不同状态的水处于不断循环中
D.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可持续不断大量开采
Ⅱ.从变化的角度认识水
(5)利用如图(甲)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与b管相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解水的反应可表示为 。
(6)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兴趣小组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上图(乙)所示,由此得知,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三、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4分)
15.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在通常状况下A、B均为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某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物质D的化学式为______。
(2)物质A具有可燃性,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物质B的用途是 。
(4)C和D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6.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皮和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杂质。实验装置图如下: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中看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杂质水蒸气。为了检验气体中还可能存在的杂质,可将E装置连接到上述装置_____(填序号)之间,E装置中观察到___ _ _,证明这种杂质存在。
(3)D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写出名称)。
(4)图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A.气体从m端通入,收集氢气
B.瓶内装有浓硫酸,气体从m端通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n端通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D.在m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n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17.古人云“水为食之先”,它塑造了人类的历史。某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水组成的揭秘史
(1)在拉瓦锡的实验中,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让水与铁发生反应,枪管内壁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同时得到了“易燃空气”,即氢气。请用符号表示这一化学反应:_______。
【任务二】探究水的电解
如图是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改装的电解水实验装置。两支注射器排尽空气后,均吸取20mL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电源。
(2)实验中观察到两支注射器内均有气泡产生,且左侧液面下降得比右侧液面快。经过检验,得知装置中正、负极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
【任务三】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氧气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氧气/mL 9.9 10.0 9.0 9.6 9.7
时间/s 54.6 234 15.0 46.2 35.4
(3)实验①②③可探究_________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4)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写1点)。
【拓展延伸】
(5)同学们查阅资料后还知道了使水分解的另一种方法: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究出太阳能和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促进水的分解制取氢气的方法。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一”表示催化剂)
下列选项表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①④⑤②③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②⑤③
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8.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中Zn的质量分数,取10.0 g锌样品逐滴加入稀硫酸,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药品,共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100.0 g。反应后测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9.8 g。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
(2)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可防止污染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农药、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要合理使用,不能禁止施用农药和化肥,故选项说法错误。C、工业上循环利用冷却水,可节约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D、一水多用,可节约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2.答案:C
解析:A.泡豆是将大豆放入水中的操作,故A错误;B.磨浆是将大豆研磨成碎料的操作,不包含过滤操作,故B错误;C.滤渣是将豆渣与豆浆分离的操作,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D.煮浆是将豆浆加热煮沸的过程,不包含过滤操作,点兑是加入电解质使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的过程,不包含过滤操作,故D错误;故选:C。
3.答案:D
4.答案:C
解析:淡水约占地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以冰雪等形式分布在两极、高山和永久冻土层中,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
5.答案:C
解析:A、通过石英砂可除去水中的部分不溶性杂质,故A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说法正确;C、净化后的水含有可溶性的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说法不正确;D、离子交换树脂能降低水的硬度,作用过程中钙、镁离子与钠离子进行交换,故D说法正确。故选:C。
6.答案:B
解析:A、由电解水实验结论“正氧一、负氢二”可知,甲中的气体体积较小,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故选项说法正确;B、M气体的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2可知,8s时产生的和的体积比是10mL:5mL=2: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瓶装纯净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才是纯净物,D错误。
8.答案:B
解析:A、给水加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说法错误;B、蒸馏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故说法正确;C、图1取所得冷凝水,滴在玻璃片上,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观察到玻璃片上无任何物质,可认为该冷凝水是纯净物,故说法错误;D、图2冷凝水应从下管口b端进入,使冷凝更充分,故说法错误;故选: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1)不溶性杂质
(2)
(3)降低水的硬度(硬水软化)
(4)过滤;化学
解析:(1)黄河水经一段时间静置,析出水中杂质沉于杯底,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故填:不溶性杂质;
(2)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则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故填:;
(3)煮沸能够使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则煮水的目的是杀菌消毒和降低水的硬度,故填:降低水的硬度;
(4)操作a的目的是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该操作为过滤,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过滤;化学。
12.答案:(1)ac
(2)吸附
(3)煮沸
(4)
解析:(1)a、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b、水的蒸发是一个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故选:ac;
(2)活性炭可以用来除去水中的颜色与气味,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3)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除去硬水中过多的和就可以得到软水。
13.答案:(1)B
(2)C
(3)混合物
解析:(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的设备是吸附池。故答案为:B。
(2)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含铜。……其中的“铁、铜”指的是元素。故答案为:C。
(3)上述过程所获取的自来水中仍然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14.答案:(1)过滤;吸附色素和异味等
(2)B
(3)难溶性杂质堵塞了生命吸管中的双层纺织网或超滤膜等
(4)ABC
(5)负;
(6)电压12V,10%的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1)图中双层纺织网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作用与实验室的过滤操作相似,生命吸管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等。
(2)直径为0.5微米的微粒能被某超滤膜除去,该超滤膜的孔径大小可能为0.1微米,故选B。
(3)“生命吸管”使用一定时间后,流速会明显变慢,可能原因是:难溶性杂质堵塞了生命吸管中的双层纺织网或超滤膜等。
(4)A.自然界中水,处于敞开的环境中,易混入可溶或不可溶性的杂质,不存在“绝对纯净”的水,观点正确;
B.水易溶解许多物质,因而水也易被污染,观点正确;
C.在自然界中,不同状态的水处于不断循环中,观点正确;
D.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但是有限的,不可持续不断大量开采,观点错误。
(5)由电解水的装置图可知,b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与b管相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电解水的反应可表示为:。
(6)由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图可知,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电压12V,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电解水的时间最短。
15.答案:(1)
(2)
(3)用于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4)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在通常状况下A、B均为气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过氧化氢,D是水,B是氧气,水和A可以相互转化,A会与氧气反应,所以A是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D的化学式为;
(2)物质A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3)物质B的用途是:供给呼吸;
(4)C和D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16.答案:(1)长颈漏斗
(2)BC;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浓硫酸
(4)AC
17.答案:(1)
(2)氢、氧
(3)外加电压;①④⑤
(4)相同条件下,外加电压越高,电解水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5)B
18.答案:(1)0.2 g
(2)65.0%(计算过程见解析)
解析:()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0 g+100.0 g-109.8 g=0.2 g。
(2)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