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苏州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指导案(八)中外重大改革要点归纳一、20世纪三次卓有成效的改革项目 改革开放(中国) 新经济政策(苏俄) 罗斯福新政(美国)开始时间 1978年 1921年 1933年领导人 邓小平 列宁 罗斯福内容 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用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复苏,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特点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相同背景 都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成功原因 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巩固了本国的制度认识 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生产力发展;关注民生,赢得人民的支持二、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三、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改革 性质 目的 影响洋务运动 一次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自强求富,维护清政府统治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最终在顽固派的阻挠下失败,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 社会主义性质 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使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当堂演练1.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其中康有为尝试的方法是( )A.创办洋务运动 B.倡导维新变法C.领导辛亥革命 D.建设新中国2.小说《大江大河》中说,“吉恩顾虑的国外投资能否被允许进入等问题可能因企业自主权的扩大而迎刃而解。他们都认定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是指(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厘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如图为中国对外开放时序示意图,其中“重庆的开放”应该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历史学家爱德华 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材料中“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改革( )A.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等C.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D.实现富国强兵,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5.1889年,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亦称“明治宪法”。宪法以德国宪法为蓝本制定,具有召开和解散议会、批准法令、任免官员、对外宣战讲和、统率陆海军的权力。这表明日本明治维新( )A.全盘向西方学习 B.实现了政治民主C.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D.保留了旧制度残余6.明治维新后,许多人穿西装,吃西餐;人们在社交场合,也都以西方的服饰礼仪为荣。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文明开化 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 D.地税改革7.1920年苏俄共产党员恰什金给中央的信中说:“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为改变这种局面,苏俄实行了( )A.农民赎买土地 B.征收粮食税C.余粮征集制 D.两个五年计划8.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遭到部分议员极力反对,该措施会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子女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职不干。反对者针对的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9.“他执政的年代,是苏联进行了真正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时期。尽管这些改革充满矛盾,而且效果是有限的,苏联社会生活的每一领域无不受到1953年至1964年这段时期变革的影响。”“他”可能是( )A.列宁 B.赫鲁晓夫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10.大化改新,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这说明,大化改新( )A.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B.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C.仿效隋唐制度进行改革D.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1.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需勇气]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改革遇问题]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改革谱新篇]材料三: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凝聚中国力量。(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本次会议的召开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是什么?(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不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调节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哪些?后来(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是怎样的路?12.国家在发展中要适时进行经济政策调整,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的道路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新政的首要任务。材料中“直接募工”是新政的哪一项内容?“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体现新政“新”在何处?材料二(2)识读图表,提取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和解读,是历史解释素养的体现。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图一:历史信息: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重的排名 ;说明: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图二:历史信息:苏联 产值增长最快。说明: 。材料三:1985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政府总理穆加贝时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他又在不同场合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等等。——摘编自龚云《社会主义发展史视域下当代中国的成就与经验》(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